【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9月19日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香港今年前七個月的港口貨物吞吐量,按年大跌近16%,已落後於深圳港口。有觀點認為,香港正失去轉口港的功能,而造成這種現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大灣區港口受惠於當地政策支持,使得香港港口處於不公平的營商環境。
香港海事處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香港港口貨櫃吞吐量按年減少17.9%至約120萬TEU(標準貨櫃);今年1-7月的貨櫃吞吐量則按年下跌15.8%至約832萬TEU。
中國交通運輸部的數據則顯示,靠近香港同處珠江三角洲的深圳港口,今年7月份的貨櫃吞吐量卻是按年增加7.6%至282萬TEU;1-7月的貨櫃吞吐量累計按年僅減少4%至1635萬TEU。
換言之,集裝箱吞吐量曾經世界排名第一的香港,如今已被深圳的港口拋在身後。
事實上,香港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最近兩年一直處於下滑的趨勢。
據公開的資訊,香港與大陸全面恢復通關後,香港業界曾寄望通關能帶動香港貿易,但現實是,葵青貨櫃碼頭今年前5個月的吞吐量不僅毫無起色,在全球排名更跌至第9位,被多個內地港口超越,
今年第二季度,香港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下跌了14.9%。其中,抵港港口貨物及離港港口貨物按年分別下跌13.1%及17.8%。
此外,第二季的貨櫃數據方面,香港的港口總計處理了369萬標準貨櫃單位的貨櫃,按年下跌21.9%;載貨貨櫃中,抵港及離港貨櫃分別下跌24.9%及20.5%。
針對香港港口貨櫃吞吐量不斷下滑的現象,港媒《明報》本週一(9月18日)向香港貨櫃碼頭商會詢問原因。商會以書面回覆稱,歐美市場對貨物的需求下降,通脹及加息影響消費者情緒,中美關係緊張,以及鄰近港口的競爭等,都是導致今年上半年香港貨櫃吞吐量下跌的原因。
而商會的回覆同時也提到,雖然香港本身深具競爭力,但由於大灣區部分港口受惠於當地政策支持,也令香港港口處於不公平的營商環境。
據《明報》的報導,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也分析說,在珠江三角或華南而言,碼頭屬於零和遊戲,在貨源基本上相同且整體貨量沒增加的情況下,中國內地其它港口貨量增加時,香港就會減少。他更直言,「香港以商業機構經營為主,但內地如南沙港口基本上由政府經營碼頭,他們有公帑使用。」
中大學者莊太量則表示,長期以來,東南亞地區和內地之間的大部分貨物都需要通過香港進行轉口,所以香港港口還不至於完全被上海、深圳等內地港口所取代。但問題在於,內地已與許多東南亞國家簽署了「免關稅協定」,這對香港來說是一個挑戰。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徐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