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9月16日訊】由於中國透過大規模的政府補貼政策,壓低電動車價格,扭曲了歐盟的市場。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是否祭出懲罰性關稅。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9月13日透過年度咨文演說的機會宣布,將對中國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
中國電動車今年1到7月在歐洲賣出約82萬輛,成長近55%,在歐洲的新車市占率達13%,從2021年的4%、2022年的6%一路成長。由於中共政府過去大幅補貼,使得中國汽車人為壓低價格,已經扭曲全球市場。馮德萊恩表示,全球市場正在被廉價的中國電動車「淹沒」,歐盟必須反擊。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它也不是打貿易戰,它僅僅只是現在的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因為政府的補貼以低價的傾銷,在歐洲市場占的份額越來越大。今年前八個月的話,在整個歐洲占的份額已經接近10%了,所以說整個歐洲的汽車廠商都是非常之不滿。」
汽車產業是歐洲製造業的命脈之一,馮德萊恩認為,「歐洲對競爭持開放態度,但不是比爛,我們必須捍衛自己免於不公平的手段。」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歐洲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作為最大的出口國,肯定希望能排除其他競爭,爭取在歐盟和美國的市場上更大的市場份額。所以一直以來,存在北京可能補貼一些產業,讓這些產業在出口方面具有更大的競爭力。歐盟跟中國之間關於貿易傾銷,非正常的價格壟斷手段,各種矛盾其實是一直存在的。」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啟動的反補貼調查,預計最長將耗時9個月,馮德萊恩的宣示凸顯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競爭力的擔憂。
蔡慎坤:「因為中國存在著大量的政府補貼,如果以如此低廉的價格來傾銷的話,這樣搞下去,整個歐盟的汽車製造廠商基本上都要被它打垮。所以說,對歐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威脅,它必須要調查這件事情,然後對中國這種大規模的電動汽車的取消,它肯定要採取一些反制的措施。」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如果沒有歐洲市場消化,中國新能源車出口規模可能受到影響。
蔡慎坤:「我覺得其它的領域,中國沒有太多的優勢,就像過去中國這麼多年,它幹了這麼多年,也就是過去的一個太陽能的面板,或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它走在了所謂的大勢的前面,所以說它占領了先機。其它的東西我覺得它貿易上沒有太多的優勢,因為其它的東西,世界上其它的地方可替代的產品實際上是很多的。」
學者認為,短時間這場貿易的競爭會非常劇烈,但最終可能這跟太陽能板一樣,很快會落幕。
黃大衛:「由於電動車其實本來就是由於歐洲他們所謂的經濟能源,就像太陽能板一樣,過去大量的去宣傳,過度宣傳,但是目前我們看到太陽能板是不是真的由之前的規劃宣傳,這麼鋪天蓋地能夠影響整個能源結構,其實我們看到並不是如此。其實這個技術含量比較低的產品(電動車),未來我覺得都是慢慢利潤也在下跌,已經變成沒有什麼市場價值的時候,這場貿易戰就到此為止,跟太陽能板一模一樣的走法。」
德國汽車產業也對歐盟的貿易政策表示擔憂。因為德國不僅是出口大國,而且在中國有著廣泛的生產基地。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