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融信託逾期兌付 爆雷規模達3500億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8月14日訊】在安邦系、明天系、海航、恆大相繼爆雷,碧桂園風雨飄搖之際,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中植集團也驚傳爆雷,旗下的中融信託日前傳出暫停兌付消息,涉及資金規模大約3500億元人民幣。消息引發中國金融圈震盪。業界擔憂,資金鏈斷裂會引發連鎖效應。

8月11日晚間,中國上市公司金博股份和南都物業雙雙發布公告:購買的中融信託產品出現兌付逾期,截至公告發布之際,公司尚未收到本金及投資收益。

至此,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的暴雷傳聞終於被坐實。

中植系是中國九大資本派系之一,旗下除信託外,也包括恆天、新湖、大唐、高晟四大財富公司。

近幾年,大陸房地產行業非常不景氣,難以從銀行貸款,中融信託等公司便成為其新的資金通道。但隨著恆大等房地產企業的連續暴雷,這些信託融資公司無法收回投資,資金鏈自然斷裂。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它主要反映了房地產不景氣造成的這種理財產品的大規模違約。因為它中植系這幾年等於是逆勢,它投到了房地產行業。」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中融信託的房地產業務不斷增長,投資佔比從6.61%快速升至18%。

鄭旭光:「房地產公司(在銀行)信用不夠了,那它可能就讓像中融(信託)這種給它發一些地產產品,提供更高的回報。那如果說它的流動性出現問題,它就付不起。」

早在8月4日,中國上市公司咸亨國際就曾公告稱,購買的中融信託產品部分逾期兌付。

8日起,投資者陸續收到理財經理的通知:「產品停止兌付了!」但截止目前,中融信託都沒有發布任何官方消息。

對此,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表示,這些暴雷事件表明,中國經濟的資金來源出現大的問題。因為以前中國經濟最大的投資來源於境外,但隨著美中貿易戰、疫情衝擊、中國經濟下滑等,大批資金撤出中國,自然會引發骨牌效應,甚至出現金融風暴。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現在你會看到在貿易戰之下,原本境外的投資人,國外投資人對中國經濟原本都很有信心,但是現在看起來因為脫鉤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就是外國投資人撤資,錢不但不進來,已經進來的還要撤資。」

吳嘉隆認為,中國大陸目前資金的嚴重不足,會造成流動性危機和信用危機。

吳嘉隆:「就是答應給的利息或者報酬也付不出來,這樣的情況不會只是中植集團,其實所有類似的金融機構都遇到相似的問題,所以會一個一個撐不住暴雷,因為資金的源頭乾掉了。」

據陸媒財聯社報導,目前中融信託暫停兌付的產品規模在3500億元上下,但不包含其自營管道產品,因為無法統計。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表示,這些信託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是不保本的,投資人很可能會血本無歸。不過,這種暴雷對民眾來說也不見得是壞事,因為這會讓人看清北京當局只顧「黨控制一切」,根本不真心關心經濟,中國經濟只會越來越糟。所以,對於中國人來說,目前最好、最明智的選擇就是「躺平」。

鄭旭光:「躺平就是說我節省消費、不投資,就是如此而已,甚至我處理掉資產,減少消費,這就是你該幹的事情。那這個時候你不幹這個事情,你還擴張消費,你還擴張投資,那就是做錯的,做錯的肯定早早付代價。大家看見了,你是一個壞榜樣,大家不要學了,就趕緊躺平嘛。」

資料顯示,中融信託的第一大股東是央企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旗下的經緯紡機,持股37.47%。剛剛傳出嚴重債務危機的中植集團則是其第二大股東,持股32.99%。

市場傳聞說,除了中融信託之外,五礦信託、光大信託、中航信託等也出現停兌。雖然五礦、光大、中航紛紛發聲明闢謠,人們仍然擔憂,這類暴雷或將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編輯/李謙 採訪/駱亞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