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不想來中國 分析:對經濟有深遠影響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8月05日訊】中國重新開放邊境已經大半年,但外國旅客仍然寥寥無幾。分析認為,這是北京與西方脫鉤的又一跡象,對中共經濟可能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海外旅客人數明顯減少,不到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四分之一。

張家界國家公園是電影《阿凡達》的拍攝地,那裡的奇石景觀揣歪捏怪曾吸引許多外國遊客。但截至5月中旬,這裡的海外遊客僅有2.56萬人,而2019年同期海外遊客人數為50萬人。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旅行社入境旅遊接待人次僅為5.2萬,比2019年同期的370萬人斷崖式減少。而且近一半遊客來自台灣、香港和澳門,而不是歐美或更遠的國家。

中國旅遊協會(China Tourism Association)智慧旅遊分會會長肖潛輝在5月的一次演講中表示,「來自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的遊客數量都在大幅下降。」

總部位於美國奧斯汀的旅遊科技公司Mondee Holdings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從北美到中國的休閒旅遊約為2019年同期的40%。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家旅行社Friendly Planet Travel以往每年向中國輸送多達1,500名遊客。該公司的創始人兼總裁Peggy Goldman說,自疫情以來,該公司沒有接到過一個申請。

她表示,公司研究人們在網上搜索遊行目的地時,「發現中國是墊底的」。

《華爾街日報》8月3日引述專家表示,國際遊客減少也可能導致對華投資減少。

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Mark Witzke對政府數據進行了分析,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外國對華直接投資降至200億美元,而去年第一季度為1,000億美元。

中國美國商會的一項年度調查顯示,在900多家會員企業中,55%的企業不再將中國視為前三大投資重點之一,而且幾乎一半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公司沒有新的投資計劃。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總裁表示,美國企業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態度「比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更加消極」。

在外商投資和赴華遊客下降的同時,中國經濟停滯不前,第二季度幾乎沒有增長,房地產市場低迷,青年人失業率創歷史新高,人們對中國陷入通貨緊縮的擔憂日益加劇。

專家表示,外國遊客迴避中國的一個原因是,中共政府與西方關係持續惡化,這讓他們對赴華旅行更加謹慎。

6月,美國政府發布一份旅行警示,警告美國公民重新考慮赴華旅行,因為中共「隨意執法」,存在出境禁令和不當拘留的可能性。

7月1日,中共新修訂的《反間諜法》正式生效,擴大了對違反國家安全標準的解讀,並增加了政府搜查、扣押和實施個人入出境禁令的權力,令外國人深感不安。

哈里斯.布里肯律師事務所為在中國的投資提供建議,該事務所駐西雅圖合夥人丹.哈里斯(Dan Harris)表示,「公司非常非常關心他們的員工去中國的問題。」

哈里斯過去經常到北京出差,在青島停留,喝啤酒、吃海鮮。不過他近年來公開批評中共政府後,已經不再去了。

他表示,儘管企業高管仍在詢問前往中國的旅行,但許多人現在關注的是風險,而非簽證的速度。

哈里斯提到中共最近對貝恩公司等全球諮詢公司進行突擊搜查的新聞。他說,「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人們不會去中國。」

波士頓的商業顧問Matt Kelly15年前曾在廣西桂林騎自行車旅行,後來又兩次前往中國,但他說現在沒興趣再去了。

他說,中共把自己描繪成一個非常反西方、特別是反美的國家,「這讓我很不安」。

另一個不願去中國的群體是企業外派的外籍員工,現年37歲的投資顧問Alexander Sirakov去年8月從上海搬回了他的祖國保加利亞。

他說,在他的外籍朋友圈子裡,大多數人都離開了,他所在小區的10個外籍家庭中有8個離開了。「人們現在覺得中國是一個非常遙遠,而且有點與世隔絕的地方」。

6月,中國社交媒體上流出的一段視頻顯示,一名中國男子站在冷冷清清的上海復興路上,指著馬路兩邊空蕩蕩的樓房說,世界500強外派職業經理人大批撤離,導致上海豪宅租金暴跌。

該男子說:「以前永康路,這裡全是外國人,一條路滿滿的。現在沒一個外國人,全是中國人。外國人都走光了。」

(責任編輯:唐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