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22日訊】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的大量制裁切斷了俄羅斯與歐洲貿易市場的聯繫,莫斯科爭相轉向亞洲市場,與中國的貿易激增,但現在物流基礎設施成為發展瓶頸。
RTSB-RUS是一家通過鐵路在俄羅斯各地運輸貨物的物流公司,其業務在過去18個月中蓬勃發展。其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巴斯卡科夫(Alexander Baskakov)告訴《莫斯科時報》(The Moscow Times),僅在2022年,該公司的貨運量就增長了近四倍。
據中國海關數據,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去年增長了30%,達到創紀錄的1910億美元。2023年前六個月,以美元計算的貿易額是大流行前水平的兩倍多。
但兩國之間貨物流動量的快速增長給俄羅斯帶來了壓力,俄羅斯的物流和基礎設施網絡在需求激增下已不堪重負。現在,擁擠的邊境口岸、滿負荷的鐵路和超載的港口正威脅著俄羅斯「重返亞洲」戰略的距離和速度。
「在高峰時段,現有的容量已發揮到極限。但如果我們談論進一步增加貨運量,那麼絕對有必要建設基礎設施。」巴斯卡科夫說。
儘管俄羅斯的「重返亞洲」戰略已提上政府議程十多年,但該國在建設基礎設施以應對促進貿易的實際工作方面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分析人士稱,問題源於俄羅斯的政治制度。
美國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安德拉斯·托特-齊夫拉(András Tóth-Czifra)表示:「我們今天看到的情況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幾乎所有因素都表明,在俄羅斯這樣的個人主義獨裁國家中,將長期政策目標置於短期政治利益之上是困難的。」
過去十年裡,北溪2號管道或克里米亞大橋等獲得俄羅斯總統普京個人支持的大型項目已經交付,而鐵路過境點升級或符拉迪沃斯托克貨運港現代化等區域投資項目卻處於次要地位。
物流公司表示,這些不太受重視的項目正是目前出現瓶頸的地方。「設備嚴重缺乏。集裝箱短缺······存儲地點沒有足夠的空間······接收站缺乏設備······邊境的許多存儲倉庫沒有為貨物的湧入做好準備。」物流公司SLK的物流主管阿列克謝·扎胡達林(Alexei Zahudalin)表示。
託運人和物流公司告訴《莫斯科時報》,部分原因是俄羅斯和中國之間貿易類型的變化。目前俄羅斯正在向中國尋求機械、藥品和汽車零部件等,之前主要在歐洲購買,這導致用於通過海運和鐵路運輸此類貨物的封閉集裝箱嚴重短缺。
此外,鐵路網絡運力嚴重不足。 「目前鐵路運力是出口的瓶頸,不幸的是,它不能滿足所有出口商的需求。」巴斯卡科夫說。
同時,港口也超載。據俄羅斯航運業信息提供商SeaLogic的一份報告,去年1月至11月期間,通過俄羅斯遠東地區海運的集裝箱數量增加了兩倍。但自那以後,由於海運設施容量已經達到極限,增長陷入停滯。
扎胡達林表示,過去18個月裡,他看到俄羅斯為解決一些關鍵瓶頸問題而進行大量投資的跡象,其它航運公司有報告稱,去年貿易最初激增時港口和鐵路過境點出現的嚴重擁堵情況已經有所緩解,但容量限制依然存在,政府資助升級的能力也同樣存在問題。
(記者李昭希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