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黨媒宣傳「戰高溫」歌頌「奉獻」的醉翁之意

Facebook

近期大陸各地進入夏季高溫天氣,尤其是河北等地,氣溫更是連續高達40多度。

7月10日,粉絲數量高達1,585.5萬的央視新聞B站帳號發布了一段3分36秒的視頻,名為《【現場深鏡頭】在68.5℃樓頂作業的建設工人》,視頻拍攝地點為河北雄安新區,鏡頭展示了某建設工地上兩萬多名工人正長時間戶外作業——「戰高溫、搶工期」。經記者實測,當時樓頂地表溫度已高達68.5度。

而根據中國官方2023年公布的最新版《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規定,日最高氣溫達到40度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7度以上、40度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度以上、37度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央視新聞的上述報道中,一名項目指揮長告訴採訪記者,「如果日高溫天氣達到40度以上,我們就停止室外作業」。然而這段視頻未告知觀眾管理辦法有無落實,以及工人們持續施工時的環境溫度是多少,僅僅是提到「工時調整」和「搶工期」,便對「最基層勞動者」開始歌頌。

視頻最終還以強行正能量的採訪結尾,例如工人冉政權說「車還是自己有了,房也有了,以後計劃再買一套,因為兩個兒子嘛」;工人李國柱則說「現在社會發展也挺好,只要人不懶的話,肯定生活會越來越好」;工人廖徐梅疑為留守兒童的母親,她在對話中透露「給孩子請了家教老師」……不少網友將之稱為「標準結局」、「科幻片尾」,甚至有人聯想到了2023年3月央視知名的「保時捷翻車視頻」(《靠力氣賺錢心裡才踏實》)

中共黨媒搞的所謂正能量新聞有一種常見的套路,就是動輒為底層民眾的苦難唱讚歌,而不是曝光真相,反思背後的原因。央視新聞發布的《【現場深鏡頭】在68.5℃樓頂作業的建設工人》就是典型的一例。

地表溫度都已高達68.5度了,工地領導還讓工人「戰高溫、搶工期」,這不但違反了官方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也嚴重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可央視新聞不但沒有一句批評之詞,反而還以此大做文章,宣傳工人所謂的犧牲、奉獻。這跟犧牲、奉獻其實沒半毛錢關係,工人純粹就是為了飯碗被逼無奈,高溫下賣苦力,賺血汗錢!

難怪該視頻發布後,評論區大翻車。有網友以整齊劃一的以「我測試你的嗎(媽),40度不停工還有臉發出來?」評論,要求在高溫天氣停工作業,禁止歌頌苦難、落實勞動保護。

以下為中國數字時代編輯摘自B站、推特網友的評論:

「這個世界上最無恥、最陰險、最歹毒的讚美,就是窮人的艱辛與苦難,當作勵志故事愚弄底層人民。」

「冒著中暑風險搶工期?誰讓他們搶的?」

「這難道是應該的嗎?為了建設就可以不顧人的身體健康?」

「戰高溫搶工期說的真是大言不慚。」

「這高溫天氣工作還拿出來當正面宣傳。」

「哪有什麼世界第一基建速度,都是咱工人的汗水和永遠不能落實的權益。」

「戰高溫,搶工期。中國速度!點贊!」

「說實話,他們對話就像跨次元的一樣。」

「很經典的作文三段式結構。總結昇華一步到位。人民都是國家的主人。大家都樂呵呵,都有屬於自己的才藝,都有車有房,有奮鬥的目標。真好的。」

「我就是建築工人,我不要藿香正氣水,不要高溫補貼,不要你們測量溫度,不要你們知道我們有多辛苦,不要你們記住我,不要你們同情我:不需要你們的矯情,按時給我們發工錢,我們就感恩戴德了。」

「雖然你兩年前說的嚴查996至今未落實,但是希望你這次高溫補貼高溫工作安全能夠落實到這些工人上。」

「希望保障落實勞動者的高溫補貼,因為他們真的很不容易。」

「你猜猜為什麼他們要在這樣的高溫條件下工作?」

「中國人能在68.5度的樓頂作業,你美國人能嗎?」

「買車買房勉強還行吧,家教老師我是真繃不住了。」

「不能理解這個視頻的意義,致敬勞動者?那他們又為什麼這麼熱的天這麼辛苦呢?」

「莫鼓吹犧牲,他們值得也應得休息。」

「勞動值得讚美,但苦難不值得歌頌。」

「還在鼓吹苦難,不如落實無產者的勞動保護。」

其實,黨媒也並不是真的認為勞動者的苦難值的歌頌,而是想給他們戴上一頂「犧牲、奉獻」的高帽子,以此忽悠他們安心做韭菜,任由黨國宰割榨取。這才是黨媒高調宣傳「戰高溫、搶工期」,歌頌「犧牲、奉獻」的醉翁之意!

有位網友說的好:「如果真的覺得這些農民工很辛苦,那麼就請多善待他們,而不是看著他們在高溫中作業,假裝關心說出一句致敬。如果真的覺得這些農民工很辛苦,那麼就給他們高溫補貼,而不是看著他們在高溫中作業,不痛不癢說出一句辛苦了。如果真覺得這些農民工辛苦,那就給他們多背降暑物資宿舍裝上空調,而不是看著他們在高溫中作業,殘忍而愚蠢的去歌頌苦難。」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