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14日訊】歡迎收看新唐人新聞快報,今天是美東時間7月13日,星期四,需要字幕的朋友可以打開cc字幕,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沒有受到言論審查的真實消息,請移步到「乾淨世界」的平台,我們會在視頻下方提供連結。
今日焦點:俄軍內鬥激烈!將領折損不斷,前線將軍大罵被「捅刀子」!中共要當俄國長期飯票?呼籲要加強雙邊關係;德國首份對華戰略,降低依賴,關注人權;英國報告,指中共給民主體系構成生存危機。
烏克蘭戰場局勢不利 普京露面打氣
週四,烏克蘭基輔再次遭到俄軍空襲。烏克蘭空軍表示,防空系統連夜擊落了俄軍發射的一系列空襲武器,包括兩枚巡航導彈、 20 架伊朗製造無人機。烏克蘭表示,襲擊造成一人死亡、兩人受傷,而這是首都連續第三晚遭受空襲。
在戰場前線,烏克蘭軍週四發布視頻顯示,在東部地區,發動炮火摧毀了俄軍位於巴赫穆特附近的一個彈藥庫,並且表示在巴赫姆特南翼取得「部分成功」,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烏克蘭國防部長雷茲尼科夫,週四公布了在本週北約峰會上各國承諾的軍事援助完整清單,表示價值超過15億美元。
另外,CNN報導,一名烏克蘭將軍表示,已經收到了美國援助的集束炸彈,並且承諾未來也不會在平民地區使用這一有爭議的彈藥。
美國總統拜登週四會見北歐領導人後,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記者會上表示,「普京已經輸掉了這場戰爭」,並且表示,美國和西方盟國已經達到了「歷史的拐點」。這場戰爭「事關主權、安全和自由本身。」
俄羅斯總統普京,週四接受國家電台採訪繼續堅持強硬立場,宣稱外界向烏克蘭提供的新武器不會改變戰場上的任何情況,只會進一步加劇那裡的衝突,另外普京也重申了對「黑海糧食出口協議」的立場,表示除非滿足莫斯科的要求,否則將退出這一糧食協議。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週四表示,俄國將把西方國家為烏克蘭提供F-16戰機視為「核威脅」,因為F-16戰機可以掛載核子武器。
根據此次北約峰會上的承諾,8月起將在丹麥訓練烏克蘭飛行員操作F-16戰機,並將在羅馬尼亞設立一個訓練中心。不過華府至今沒有批准任何國家向烏克蘭提供F-16戰機。
俄軍將領折損不斷 內鬥激烈
俄羅斯火力最猛的瓦戈納雇傭軍如今被迫下場,而被認為還不如瓦戈納的正規軍,如今則是面臨缺少將領的難題,而且少有的三名實力派將軍如今一死、一傷、一「休假」。
週二早些時候,一枚烏克蘭導彈擊中了沿海城鎮別爾江斯克的一家酒店「沙丘飯店」(Dune Hotel),這裡正是俄軍佔領區的基地。據報導,俄軍傷亡慘重,其中南部軍區副司令佐科夫中將也被炸死,成為烏克蘭擊斃的最高階俄軍將領。
而更糟的事情還在後面,俄軍在扎波羅熱前線地區的關鍵軍隊第58師指揮官波波夫少將,發布了一段4分鐘的音頻,譴責俄羅斯國防部的領導層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援,導致他的部下大規模傷亡。他表示,高層領導的失敗背叛了前線士兵,在最艱難、最緊張的時刻背後捅刀子。
根據英文翻譯而來的原話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前面是烏克蘭軍隊,後面卻是我們的指揮官發起的攻擊,他們在最緊張的時刻,邪惡的背叛並斬首了(自家)軍隊。」
俄羅斯議員古魯廖夫 (Andrei Gurulyov) 在 Telegram 上發布了這段音頻,而在波波夫的漫罵聲中,還將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和國防部長紹伊古都批評了一通,他表示紹伊古顯然感受到了自己的危險,因此一天之內迅速將他免職。還稱克里姆林宮高階官員犯下叛國罪。
分析人士說,在烏俄戰爭相關的公開爭議中,這種高階軍官被免職的事件堪稱史無前例。
而這場鬧劇無疑是撕開了俄羅斯軍領導層的混亂局面。
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指出,波波夫不滿的報導「一旦屬實,那就可能符合智庫早前的評估,也就是俄軍缺乏作戰後備人員,無法進行人員輪調,以防禦烏克蘭的反攻,俄羅斯的防線也可能相當脆弱。」
烏克蘭指揮官宣稱,俄軍每天在南部戰線折損大約2個連,包括陣亡或受傷。而在俄羅斯軍隊編制下,一個連通常有100至200名軍人。
之前我們提到,俄軍高階將領是一死、一傷、一「休假」。在烏俄戰火紛飛之際,怎麼還會有俄軍將領在休假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剛過去2週的俄軍兵變了。在兵變過後,被俄羅斯媒體封為「末日將軍」的俄羅斯航空太空軍司令蘇羅維金將軍,一直是消聲匿跡,引發外界猜測不斷。
本週三,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主席卡爾塔波洛夫表示,蘇羅維金正在「休息」,無法上場。
週四, 《華爾街日報》獨家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在6月24日發生兵變的幾小時後,俄羅斯國安部門便拘留了幾名高階將領,其中就包括蘇羅維金。
這些知情人士表示,蘇羅維金目前被關押在莫斯科接受審問,他還沒有受到犯罪指控。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蘇羅維金對兵變計劃知情,但沒有參與叛亂。另外,克里姆林宮對疑似「不忠」的官員展開的肅清行動,比外界所知道的範圍更加廣泛。這些知情人士透露,至少有13位高官被拘留詢問,其中一些人後來被釋放,大約15人被停職或開除。
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國防部均未回應置評請求。
俄羅斯長期飯票?中共要加強雙邊關係
東盟峰會正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召開,與會的中俄官員週四舉行會談。
中共外交部最高負責人王毅,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中共將加強與俄羅斯的戰略溝通與協調,北京方面將為俄羅斯提供外交和經濟支持。
王毅還提到「下半年,預計兩國將展開一系列重要的高層交流」,宣稱雙方要「做好協調、加強雙邊和多邊合作。」
在俄羅斯外交部的一份公告中,拉夫羅夫表示,雙方的「利益和項目交匯的領域越來越多。」因此「對未來充滿樂觀。」
似乎中共和俄羅斯仍要繼續互相利用,來對抗自由社會的制裁。
與此同時,中共海關總署週四發布數據,顯示中俄雙邊貿易6月創新高,飆升至208.3億美元,創2022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中共從俄羅斯的進口增長15.7%(遠高於5月10%的增幅),達到112.8億美元。
不過,儘管中共與俄羅斯互相依附,但中共6月份的出口整體顯著下降,創下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大跌幅。今年6月出口同比減少12.4%,同時進口收縮了6.8%, 預計真實數據更為糟糕。
在所有貿易夥伴中,今年上半年,中共對海外最大市場美國的出口下跌得最多,對俄羅斯的出口則是激增。
而出口占中國經濟的五分之一,另外占三分之一的房地產業,則是至今仍無改善,中國經濟前景變得更加暗淡。
習近平被指扼殺經濟引擎 直接熄火
提起中國經濟,今天《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習近平扼殺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表示在習的親自指揮下,外資企業人心惶惶,重挫投資者信心。
報導指出,雖然地方政府忙著向外企示好,但卻迎頭撞上了中共黨魁記習近平的國家安全議程,要消滅潛在的外國威脅,特別7月上路的新版《反間諜法》,成了中共人質外交的保護傘,以及今年當局對西方管理顧問、審計師和其他公司進行了一波突襲、調查和拘留。
上海美國商會主席、前美國駐上海總領事肖恩·斯坦表示,最近美國諮詢公司面臨的壓力,有可能「切斷外國企業的眼睛和耳朵」。
研究公司榮鼎集團 (Rhodium Group) 分析師馬克·維茨克 (Mark Witzke) 的數據分析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的外國直接投資,從去年同期的1000億美元下降至200億美元,也就是說跌的只剩下五分之一了,而去年還有疫情,今年可是完全開放了。嚴重損害了已經陷入困境的中國經濟。
中國商業團體最近的調查顯示,美國、德國和其他歐洲公司暫停了在華擴張或減少投資。
另外,習近平近日提出「敢於打仗」,加上外界普遍不看好中國經濟,外資撤離的步伐也有加速的趨勢,最新一例就是麥當勞中國。
據彭博社報導,美國「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 Inc.)和中信資本控股旗下私募股權子公司「信宸資本」(Trustar Capital),正向一些基金拋售部分麥當勞中國股份叫價為40億美元。
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數據和基礎設施提供商之一「路孚特」(Refinitiv)的數據顯示,5月份外國投資者通過「滬港通」賣出了價值17.1億美元的中國大陸股票,4月份賣出了6.59億美元。「滬港通」是連接中國大陸和香港交易所的重要跨境通道。
德國首份對華戰略 降低依賴 關注人權
週四,德國政府推出首個「對華戰略」,在長達64頁的報告中,主要的原則是中共即是夥伴,但也是競爭者和體制對手。
德國外長貝爾博克,週四在介紹這份對華戰略時表示,中國發生了改變,因此德國的對華政策也必須隨之加以變化。他表示,目前中共「對內更為壓制,對外更為有進攻性」,他指出中共正以咄咄逼人的姿態,改變國際秩序,因此德國也必須改變「對中政策」。
這份「中國戰略」報告的內容,包括加大對中國人權的關注,以及中共制裁的力度,評估與台灣的雙邊投資協議,並嚴厲批評中俄關係。
不過經貿方面,德國不尋求脫鉤,但在關鍵領域會減少依賴性來「降低風險」。
貝爾博克週四也表示,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的企業,未來必須更大程度地自己承擔資金上的風險。
英國指中共威脅 恐對民主體系構成生存危機
在德國推出首份「對華戰略」之際,英國國會情報暨安全委員會,也在週四發布一份「中國報告」,提到中共的政治經濟影響力,不僅是嚴峻挑戰,更可能對自由民主體系構成生存威脅,推動英國政府採取果斷行動。
報告指出,中共的規模、野心和能力讓它得以深入「英國經濟每一個領域」。委員會強調,中共肆意施加影響力的作法「已經越線」。
另外,英國情報與安全委員會批評道,中共的「國家情報機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情報機構,擁有數十萬民事情報人員,正在無情而積極地,針對英國及英國利益進行情報活動,這對我們的情報安全機構構成了挑戰。」
英國的情報單位「軍情五處」處長卡勒姆(Ken McCallum)對委員會作證表示,對英國而言,中共是未來10年「情報工作的核心挑戰」。他提到,中共對英國經濟的投資,是等同於竊取智慧財產級別的威脅。
對此,英國首相蘇納克通過書面聲明回應,表示只要中共的行為或意圖,威脅到英國的國家利益,英國將繼續採取迅捷回應。
蘇納克指出,委員會在2019年啟動相關調查,多數證據在2020年取得,而政府在2021年發布「外交國防安全政策綜合檢討報告」(Integrated Review, IR)以及今年稍早發布的更新版(IR23),大幅強化了英國的對華立場,且政府實際上已採取符合委員會建議的行動。
以上是本期節目內容,如果您對今天的話題感興趣,歡迎點讚、分享;如果您有任何想法或建議,也請給我們留言。感謝您的收看,再會。
歡迎訂閱 新唐人快報 乾淨世界頻道:http://bit.ly/3YeoHdE
歡迎訂閱新唐人快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DNEWSFLASH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