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05日訊】「個人奮鬥有用嗎?在發了2500份問卷、訪談了200人之後,調研最終顯示,努力並不能真正改變他們的處境,決定命運的主要是社會因素。」
講述中國第一代農民工命運的調查報導《如此打工30年》,開篇就寫出了上面這段沉重的話語。本週二(7月4日),這篇報導由微信公眾號「正面連接」發表後,得到了眾多中國網友的分享轉發,但很快原報導就被迫下架。有網友把這篇報導更改標題後轉發到不同的平台,仍遭到網管的持續封殺。
這篇報導的主角是中國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從農村進城打工的「第一代農民工」。這個群體大約有8600餘萬人。迄今這些農民工已經在城市裡打工了半輩子,但這個群體中的絕大多數在進入老年後卻依然沒能存下足夠的錢養老。
據報導介紹,安徽師範大學副教授仇鳳仙不久前做了一項研究,透過發放2500份問卷及訪談200人,想了解第一代農民工老去後如何維生。結果發現,他們中60.7%的人都不得不「幹到幹不動為止」。
當前,城市老人每月平均能領到3000元(人民幣,下同)退休金,但第一代農民工在60歲以後每月卻只能領到一兩百元的養老金;他們都打工超過15年,但到了晚年,一半以上的老人手中的存款還不到5萬元;他們掙到的錢都寄回家裡供孩子上學,但結果,下一代階層跨越不到20%。
1993到2005,全國城鎮職工的月工資提高了1260元,而農民工的增長幅度是:68元。並非農民工們不努力,而是努力並不能真正改變他們及其子女的命運。
仇鳳仙最後用「社會脆弱性」來描述這些農民工的處境,並支持這是一個時代性問題,深受社會排斥性政策的影響,遠非個人能決定。
報導的作者洪蔚琳以自己家所在的小區保潔工人老趙為例子,講述了第一代農民工現在所面臨的處境。
老趙是河南駐馬店人,到北京打工已經整整23年了。2000年初到北京時老趙才是32歲,他看過門,做過綠化,從2007年來到這個小區做保安,一幹就是十幾年。然而,他直到49歲時仍一個人住在冬天沒暖氣、夏天潮濕發霉的10平米地下室,依然沒能攢夠錢結婚.
「我7年沒有休假,一天工作10小時,一個月2700。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情況,大家都是這樣的。」老趙接受作者的採訪時還特意叮囑,「這幾句話你千萬不能刪」。
老趙未來的養老金每月只有100多元,因此他打算打工到70歲為止。
更可悲的是,一直勤勤懇懇幹活的老趙,如今已經整整兩年沒有領到過一分錢工資了。在小區取消保安崗位後,他轉去做了保潔工,不料又過3個月,保潔崗位也不給發錢了。領不到工資的老趙依然堅持每天去做打掃衛生,期待著或許有一天公司會把拖欠的工資發給他。為了掙出飯錢,領不到工資的老趙只好在收垃圾時自己分類去賣廢品,這樣每月能賣出600多元勉強餬口。
在老趙眼裡,這份工作仍然「來之不易」,因為他已經55歲了,在勞務市場,這個年齡只能去做更不穩定的日結工。由於「清退令」的出台,他即將連去工地搬磚的資格也會失去——這項政策嚴禁60歲以上的農民工再進入工地。
報導進一步指出,1993到2005年是改革開放帶來紅利的12年,在此期間珠三角地區的農民工的月薪平均只提高了68元,而全國城鎮職工的工資平均提高了1260元。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這意味著農民工群體在黃金年齡段形同一直被降薪。
報導表示,大部分的第一代農民工,年輕時顧不上考慮晚年,只能把工資用在當下。2009年養老金政策公布時,35%的人不相信或不理解這項政策如何與自己的未來有關,於是沒有參保。等到他們60歲後只能領基礎養老金,每月僅100多元。
即使有部分農民工參保了,但他們也很少能搞明白養老金是「多繳多得」的。一位45歲工人已繳了11年養老金,但因為一直按低檔繳費,60歲後每月只能領195元。
1990年,中國城市曾出现大規模「下崗潮」,許多有城市戶口的人也要「再就業」,沒有城市戶口的農民工就被視為「麻煩」而首先遭到「清退」。一位89年開始外出務工的農民工記得,一旦被「清退」後就很難再找到活干,他就曾經被開除後在橋洞住了一個月,自己帶被子。
報導說,第一代農民工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想讓他們不再重複打工的命運。但調查結果顯示,這一帶農民工的孩子大部分在初高中就輟學了,讀到大專及以上的不到20%。有63.5%的孩子成為了下一代農民工。
報導還提到,在第一代農民工外出務工的八九十年代,農村還沒有任何醫療保險,看病是「裸奔」狀態,多數人不願把辛苦掙來的錢用於醫療。而職業傷害給他們造成的腰酸背痛,遠比城市老人更嚴重。
仇鳳仙的調查報告中也直言,對於第一代農民工而言,城市留給他們最深的痕跡可能就是健康問題,「他們帶著一身傷病,回到鄉村,回到那個原點,但那個原點已經不是當時那個原點了」。
「農民工老去後怎麼辦?」仇鳳仙哀嘆,這個問題可能永遠不會進入城市人的頭腦。只有細究了他們的每一點付出和代價才會想到,「他們和城市人一樣在城市工作一生,最後卻一無所有,這並不正常」。
原報導鏈接:《如此打工30年》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