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賣自買 中共地方政府虛報財政收入逾800億元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6月28日訊】中共國家審計署最新發布的審計報告顯示,在2022年度,各地方政府通過自賣自買國有資產等方式,虛增財政收入超過800億元(人民幣,下同);還通過承諾兜底回購、國企墊資建設等違規方式,新增隱性債務逾400億元。

當地時間6月26日,中共國家審計署官網發布了關於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它財政收支的審計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披露了一些地方政府虛增財政收入、新增隱性債務等弄虛作假及違法違規的行為,引起輿論關注。

根據這份報告,此次審計範圍包括:中央財政管理情況、中央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重大項目和重點民生資金情況、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等一系列事項。其中,稅務和海關部門組織財政收入、對地方財政監管、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等,是重點審計事項。

報告稱,這次對地方政府財政的監管審計,覆蓋了18個省本級及36個市縣共54個地區,並就共性問題延伸審計了其它地區,主要發現了以下四方面的問題:

其一,違規組織和返還財政收入。有70個地區通過「自賣自買」國有資產、虛構土地交易等方式虛增財政收入861.3億元;另有 41個地區向虧損企業徵收國有資本收益,徵收過頭稅費或直接亂罰款亂攤派,還有55個地區違規或變相返還稅收或土地出讓金等;

其二,違規新增隱性債務。有49個地區通過承諾兜底回購、國有企業墊資建設等方式,違規新增隱性債務415.16億元;

其三,專項債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20個地區通過虛報項目收入、低估成本等將項目「包裝」成收益與融資規模平衡,藉此發行專項債券198.21億元;47個地區違規挪用157.98億元;5個地區虛報33個專項債券項目支出進度;

其四,財政暫付款亟待清理。財政暫付款一般由財政臨時出借給預算單位應急等,按規定不得長期掛帳,應及時清理結算。但審計發現,共有54個地區至2022年底暫付款餘額達1481.39億元;還有13個地區暫付款占用專項轉移支付或專項債券資金86.47億元;12個地區不得不從上級超預算額度調撥庫款、由銀行墊款或對外借款280.72億元來維持基本運轉。

台灣中央社直言,上述審計結果表明,中國的地方財政壓力,可能比帳面上所看到的情形更加嚴峻。

其分析指出,受新冠(中共病毒)疫情封控、多領域監管等政策的影響,中國經濟今年以來呈現疲軟態勢。再加上去年為了救經濟,北京當局曾出台的降費、減稅等一連串政策的影響,令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大減,使得地方財政黑洞持續擴大。

財經評論人士蔡慎坤27日则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共審計署長期以來由中央一把手控制,該機構能夠公布出來的問題,都是當局打算對其不滿意的一些部門或機構進行「反腐」的那些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說「審計署在某種程度上扮演著中紀委的經濟審計角色」。

蔡慎坤說,其實審計署所提到的那些問題並不是現在才出現的,包括資金挪用,資金用作其它方面等,都是長期存在的,一直沒解決,「因為中央財政特別是轉移支付裡面的黑洞非常之深」。

他表示,可以預料,接下來那些被審計報告提到的違規現象,都會遭到中紀委追查,「審計署在前面開路,中紀委在後面拿人,基本上是這樣的套路」。

(記者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胡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