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十多萬人丟飯碗 科技業為何大裁員?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2月08日訊】從去年開始到現在,美國科技企業的裁員潮一直沒有停息,可以看到亞馬遜、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Paypal等大型科技公司接連爆出大規模裁員的浪潮。那麼,這些科技巨頭為何紛紛裁員呢?對美國經濟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是否預示著美國經濟將要衰退呢?與此同時,中國網絡業者2022年的總營收,也出現了自2017年以來的首次下降,這又意味著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話題。

科技大廠接連爆出裁員潮

1月4日,亞馬遜首席執行官賈西(Andy Jassy)表示,該公司將在全球範圍內裁減1.8萬名員工,裁員規模比去年11月宣布的1萬人進一步擴大,也成為這一波科技業裁員潮中的最大規模。

美國大型雲軟件公司Salesforce也在同一天表示,準備裁員7,000多人,大約占到總員工的10%。這也是這家公司創立23年來的首次裁員。

1月18日,微軟宣布八年多來最大的一次裁員,要在3月底前辭退1萬人。而微軟在去年時,已經進行了不止一輪裁員,不過沒有宣布具體炒掉了多少人。

1月20日,谷歌母公司「字母表」(Alphabet)也表示,將裁員大約1.2萬人,估摸占員工總數的6.4%。

到了2月1日,線上支付服務公司PayPal,也宣布將辭退2,000人,相當於該公司全球總人力的大約7%,成為今年最新一家宣布裁員的大型科技公司。

事實上,這波大型科技企業裁員潮,從去年就已經開始了。

Facebook的母公司Meta,是率先裁員的科技巨頭之一。在去年11月9日,Meta宣布將裁員1.1萬人,差不多有13%的員工。這也是這家公司首次以來的大規模裁員。

根據研究平台TrueUp的最新統計,去年大型科技公司、獨角獸和新創,共裁員超過24萬人。截至今年2月6日,已經有379家科技公司裁員,有高達11萬3千多人受到影響,相當於每天都有3,000多名員工被迫打包走人。

另外,《華爾街日報》也引用調查平台layoffs.fyi的統計稱,2022年初以來,美國1,000多家科技企業,總共裁員超過15萬人,是2021年的10倍,其中有6萬多的崗位,是從2022年11月中旬以後消失的。

失去工作 60天後將被遣返?

無疑,突然被裁員,對受影響的個人和家庭來說,是非常痛苦的。

有谷歌員工在網上說,自己半夜2時給孩子餵奶時,臨時收到一封電郵,才知道就這樣被開除了,他覺得自己是個「犧牲品」;還有20年資深工程師,同樣只收到郵件通知,連和大家說再見的機會也沒有。

但是,對很多H-1B簽證持有者來說,被解僱不僅意味著沒有工作和收入,還有更嚴重的後果。根據美國的簽證法規,被解僱的H-1B簽證持有者,如果在60天之內不能獲得和原工作相似的新工作或是其它類型的簽證,就將面臨被遣返回母國的窘境。儘管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在美國工作了好幾年,擁有自己的家庭,兒女也在美國出生、上學了。

不過,讓人還算安慰的是,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很多被解僱的人能夠很快找到工作。

ZipRecruiter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最近被聘用的員工中,大約有79%是在被解僱後的3個月內找到了新工作;更有大約四成只花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找到了新工作。ZipRecruiter首席經濟學家表示,因為他們仍然是最搶手的員工,擁有最吃香的技能。

裁員潮因何而起?

那麼,科技大企為何會紛紛裁員呢?我們看這裡面,既有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有內部決策的失誤。

從外部環境看,經濟形勢不佳、能源價格上漲、美元急劇升值等,都是導致企業大規模裁員的外部原因。

比如,英特爾曾經表示,下調全年銷售前景,是因為能源成本高企、俄烏衝突導致歐洲經濟震動等原因。另外,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和微軟公司都曾表示,美元升值導致收益減少。

從去年3月開始,為了遏制通貨膨脹,美聯儲已經連續8次提高聯邦基金利率,將利率從0到0.25%,提升到4.25至4.5個百分點,達到15年的最高點,這對經濟活動產生了明顯的抑制效應。

從內部決策來看,大規模裁員是因為這些高科技公司誤判行業發展前景,在疫情期間過度擴張。

統計顯示,疫情期間,Facebook母公司Meta員工人數,大約翻了一番,達到8.7萬名員工。亞馬遜增長更快,規模也翻了一番。2019年底時,亞馬遜有80萬名的全職或是兼職員工,2021年年底,就漲到了160萬人。

在寫給被解僱員工的信中,Meta執行長朱克伯格坦承,對公司成長前景過度樂觀,導致人力過剩。

還有推特,在馬斯克大規模裁員之後,推特前首席執行官傑克.多西(Jack Dorsey)也在推特上表示,自己對推特員工的處境負有責任,把公司的規模擴張得太快了。

相比之下,蘋果在招聘方面就保守很多,疫情期間,員工人數僅增加大約二成。而且,蘋果也不像其它矽谷公司,提供免費午餐等員工福利。蘋果CEO庫克,今年也自願減薪四成以上。庫克還提到,公司正在非常嚴格地管理成本,他把裁員視為萬不得已的手段。

不過,蘋果剛剛宣布近四年來首次季度收入下降,原因是,在中國鄭州的代工廠,因為清零政策被迫停擺,嚴重影響了高端iPhone的供應交付。

預示美國經濟衰退?

目前,科技業大規模裁員受到各界關注。那麼,科技產業的困境,是否會迅速蔓延到更廣泛的美國經濟領域呢?

對此,不少經濟學家持否定態度。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美國地區經濟主管索諾拉(Olu Sonola)表示,科技產業的就業人數比疫情前增加了大約8%,而總就業人口,剛好落在疫情大流行前水準,這表明科技業在2021~2022年超僱了大約20到30萬個職位。

另外,科技業勞工有大約500萬人,只占美國勞工的2%,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遠遠小於占美國勞工8%的製造業、10%的零售業,或是11%的醫療保健業,從美國整體經濟來看的話,並沒有出現大規模裁員。

經濟學家們認為,製造業是否出現大規模裁員,將會是衰退的訊號,但截至目前,建築、房地產的就業依然強勁,美國就業市場仍然保持緊張。

美國勞工統計局2月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1月份的就業數據意外強勁,1月份非農就業總人數,增加了51.7萬人,是2022年7月以來的最大增幅,是市場預期值18.7萬的近3倍;失業率從去年12月的3.5%,繼續回落到3.4%,創下53年來的新低。

因此,有經濟學家認為,即使美國正式進入衰退,這也將是一種不同類型的衰退,因為失業率低,消費者總體狀況良好,收入在增加。

中國網絡業首次萎縮

與此同時,中國網絡業者也在面臨衰退,去年的總營收不如2021年,這是自2017年公布統計數據以來的首次下挫。

香港《南華早報》2月4日報導,根據中國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數據,年度營收超過人民幣2,000萬的網絡業者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網絡業的總營收是1.46萬億元,比上一年萎縮1.1%,看上去下降不多,但這跟過去6年的兩位數增長,形成了強烈對比。

其中,阿里巴巴集團2022年第三季的營收增長3%;而騰訊則是萎縮2%,這是騰訊2004年上市以來,第二次通報季度收入衰減。數據還顯示,網約車、旅遊、金融、租房等互聯網服務受災最重,同比下降17.5%。

報導稱,儘管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收入放緩在意料之中,但整個行業的收入下降,凸顯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高增長」情景結束得有多快。

而且,中國網絡業者也在裁員,只不過,跟美國科技大廠不同的是,中國網絡業裁員是因為遭受中共當局動態清零和行業監管政策的重創,從而削弱了阿里巴巴、騰訊等網絡巨頭的發展動能。

展望未來,中國網絡公司,一方面沒了資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受到中共政府的嚴厲監管和政策的朝令夕改,再加上人口紅利在加速消失,這些因素加起來,對前景造成的傷害將更令人擔憂。如果說,美國科技公司的裁員可能是暫時現象,而且對美國經濟影響有限的話,那麼,中國網絡科技行業的萎縮,則可能更具有持久性。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松筠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李松筠

關注「財商天下」:https://bit.ly/GJEconUND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