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南海面臨雙重壓力 被迫對美收起戰狼姿態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1月24日訊】中共副總理劉鶴和美國財長耶倫近日舉行會談,被認為象徵美中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有分析認為,中南海面臨外交和經濟雙重壓力,被迫對美國收起戰狼姿態。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與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月18日在瑞士蘇黎世會晤,這是疫情後二人首次面談。會談約兩個半小時,雙方同意加強美中兩國宏觀經濟和金融方面的溝通。

德國之聲1月22日發表評論文章稱,耶倫與劉鶴交談融洽,象徵著中美關係開始有一點微妙的變化。至於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為什麼作了這樣一個跟美國「和談」的決定,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外交方面,習近平2012年剛上台時提出的外交口號是,跟美國建立一個新型的大國關係。這裡的所謂大國,就是指中國和美國。

習近平一門心思想超趕美國,認為藉助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在技術和資金方面的慷慨,能夠完成這種超趕。同時在地域政治格局方面,習近平設想的是,中美兩國一起成為兩大巨霸,調理世界風雲。

但在川普(特朗普)總統任期內,美中兩國開打貿易戰,以及中共隱瞞導致中共病毒蔓延全球,使美中關係直轉而下。

北京開始改變外交政策,和俄羅斯的關係升溫。文章說,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初期,中共官方一開始想像俄軍會很快實現其軍事目標,因此北京不僅沒有譴責俄羅斯的戰爭行為,而且把普京的侵略歸罪於北約和美國。

然而,俄羅斯在烏克蘭遭遇激烈反抗,並遭受國際制裁,陷入戰爭泥沼,這迫使中共宣布採取中立的態度。

隨後,三個跟中共關係緊密的國家塞爾維亞、柬埔寨和巴基斯坦也對烏克蘭戰爭的態度發生轉變。塞爾維亞總統公開反對俄羅斯在該國招兵買馬,柬埔寨幫助烏克蘭培訓工兵排雷,中共的「鐵哥」巴基斯坦則為烏克蘭提供了彈藥。

文章表示,對俄羅斯不利的戰局,以及更多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這增加了習近平的壓力,迫使他改變對美國的戰狼外交姿態。

除了外交方面,中國經濟困局是另一個促使習近平改變戰狼姿態的重要因素。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說,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危機,出口數據連跌三個月,國內消費也連跌三個月,若繼續與美對抗,恐會挫損市場消費和投資信心。

報導稱,中共今年的首要任務是「穩增長」和「穩就業」,需要處理好疫情和提振市場信心,因此有必要與美國緩和緊張關係,避免戰略誤判和不必要衝突,以便聚焦在刺激經濟工作上。

德國之聲的評論文章則表示,中共現在迫切希望外資公司留在中國,更希望有更多的西方資本來中國投資。同時,北京也希望出口更多的商品到美國和歐洲。中國經濟上的困局,使得習近平暫時不得不把「東升西降」的理論擱置一下,來贏得中美關係的緩和。

最近,中共外交系統迎來一些人事變動,駐美大使秦剛升任外長,「戰狼」發言人趙立堅被調職。《聯合早報》報導說,中共外交系統人事變局,預示北京當局正在淡化近年的「戰狼外交」風格,致力與美國緩和緊張關係,以便集中精力穩經濟。

此外,中共調整防疫政策,與外國恢復通關,用行動顯示正加快復常步伐,以維護全球產業供應鏈穩定。

美國方面也有自己的外交設計。德國之聲的評論認為,美國並不想把中共完全推向俄羅斯,這不但不利於早日結束烏克蘭戰爭,也不利於美國本身。而且,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也不想由於某種原因爆發武裝衝突。

報導說,美國財長耶倫在會談中欣然接受了去中國訪問的邀請,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下月也將會訪華,這顯示中美關係有回暖跡象。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