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結束的中共人大常委會議沒有公布李強增補為國務院副總理。中共政治局新一屆常委中,四人目前沒有公開官職,另外兩人只有黨內職務。黨媒幾乎無法宣傳新的中共高層,還不得不繼續錯位報導李克強等人。鄭州富士康員工逃亡、南京商場大火等重大事件,中共高層無人過問或批示。
李克強仍占據黨媒報導的二號位置
在中共二十大上成為黨內二號人物的李強,已經卸任上海市委書記,應該開始在中南海上班,但沒能及時增補為副總理。
多日來,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除置頂報導習近平外,李克強仍然占據要聞的第二位。
李克強繼續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10月31日會見訪華的越共總書記;11月1日主持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視頻會議。剛剛晉升政治局委員的王毅在旁陪同,李克強只是一個普通黨員,但目前還是王毅的上司。
栗戰書和汪洋不再是中共領導人,只是普通黨員,卻也各自出面會見了越共總書記。這些舉動應該令新的政治局常委們相當尷尬。新華社報導,11月1日,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在北京與陪同越共總書記阮富仲訪華的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武文賞視頻會晤。
蔡奇已經接任中央書記處書記,有了黨內職務,算有官職的中共領導人,卻不能單獨會見越共總書記,只能與陪同訪問的越共書記處書記進行視頻會晤。尷尬之餘,蔡奇總算登上了黨媒的要聞,但只能排在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的報導之後。
習近平為越共總書記準備的晚宴上,才介紹了新一屆政治局的其他六個常委。
黨媒暫時無法宣傳李強等四人
新一屆中共政治局常委10月23日亮相後,李希以中紀委書記身分主持中紀委會議,得到了黨媒的率先報導。如今蔡奇終於也上了要聞,應該算第二個。李強、趙樂際、王滬寧、丁薛祥目前還沒有領導人相應的公開職務,黨媒無法單獨宣傳。新華社網站首頁不得不撤下了原來設置的「高層」欄目。
黨媒不但繼續報導李克強、栗戰書、汪洋,還繼續報導韓正。11月1日,韓正出訪新加坡,黨媒還提前做了預告。
新華社11月1日也報導了胡春華,他仍然以副總理的身分參加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建設暨秋冬「三農」重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繼續指示「抓好冬春農田水利建設和農業生產,為奪取明年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李強或許已經進入國務院,以儘快熟悉工作,但還沒有正式的職權。外界估計何立峰將接替劉鶴,但暫時也沒有相應職位。國務院的工作人員應該都心照不宣,表面上陪著李克強、韓正、胡春華等接著演戲,但心裡早就七上八下。他們是否能被選中、留下都很難說,現在向李強表忠可能來不及了,但有些人恐怕還會嘗試。
外界預計丁薛祥也將成為國務院副總理,他已經將書記處書記的職位轉給了蔡奇,目前仍然保留中辦主任的頭銜,但只是中共領導人的助手,也沒有了黨內領導人的職位。丁薛祥與其他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後,又繼續陪著習近平在陝西、河南考察。
10月28日,丁薛祥曾陪同習近平考察河南安陽,與鄭州不到200公里,但他們沒有前往鄭州,過問富士康員工逃離事件。
富士康、南京事件無人願管?
中共政治局七常委10月27日到延安作秀。10月29日上午,南京金盛百貨商場發生火災,大火直到10月31日凌晨才熄滅,商場內部被全部燒毀。眾多商家為了迎接「雙十一」銷售備貨充足,不幸化為灰燼,據稱有的商戶損失達千萬元人民幣。
中共新任高層和卸任高層們,不但無人到場視察、慰問,也無人做出批示。新一屆中共領導班子剛剛產生,應該都覺得相當晦氣,估計沒人願意觸霉頭。卸任的高層們恐怕覺得已經事不關己。
這場大火的原因尚不清楚,中共高層們不可能不懷疑有人背後故意放火、製造事端,讓新任中共高層難堪。失火的時間點也確實夠蹊蹺。
新華社等黨媒當然不會及時報導此類事故,全當沒發生一樣,竭力為中共高層打掩護。不過,新華社卻高調報導習近平、李克強向韓國踩踏事故和印度大橋倒塌事故致慰問電。中共對自家的特大事故假裝不知道,卻對其它國家的事故更上心,真是中國老百姓的悲哀。
南京商場的大火熄滅了,但鄭州富士康工廠員工逃難事件似乎越滾越大,與屢遭詬病的「清零」極端防疫直接相關,中共高層更不會有人願意出頭。網絡上的信息不斷發酵,各種視頻、圖片、文字消息難辨真偽。富士康的多次聲明印證了流傳的亂象,大量員工的確在以各種方式逃離,引起了各界的極大關注。
對中共高層來說,這自然又是一個不能說的難題,巨大的民生災難和經濟損失,同樣不會令中共擔憂,是否可能演變為「灰犀牛」、「黑天鵝」事件才是中共高層真正關心的。
二十大後,似乎沒人再敢質疑「清零」了,但反習派可能利用這樣的事件攪局。習陣營與江、曾派妥協,擠掉了團派;李克強應該不想再管閒事,很快也沒有機會再要求「防止一刀切」了;但江、曾派不會就此消停。
據悉,中共內部正在討論適當放鬆「清零」措施的可能方案,無論是否成真,圍繞「清零」的內鬥都不會結束。
中共新任高層們還沒有真正上任,難題就接踵而至,正好可以假裝糊塗;卸任的高層們更會當看客。中共二十大後的尷尬恐怕才剛剛開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