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二十大信號:清零開路 計劃經濟走向2.0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10月22日訊】可能有不少人都盼著,習近平在二十大達到他成功連任的目的後,「清零」政策就會放鬆,經濟也會恢復到疫情之前。但現在看,這些人的希望可能會落空了,因為從習近平的講話,以及二十大這兩天透露的蛛絲馬跡中可以看出,改革已死,接下來將會回歸計劃經濟。而且,疫情防控的「清零」手段也不會放鬆,還會按照中共的需要隨時封控。那麼,在二十大後,中國的經濟會如何發展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二十大透露的蛛絲馬跡

我們都知道,中共二十大是黑箱作業,普通民眾是無法知道內幕的。但是,從新聞報導中,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最近,網上就有人對習近平的講話做了個歸納總結,把他二十大和十八大的用詞做了一個對比,發現在這次講話中,「經濟」這個詞從十八大的102次,減到了22次;「改革」這個詞,從81次減到了16次;而「市場」這個詞,則是從24次減少到只有3次!

那麼,報告中增加最多的關鍵詞是什麼呢,那就是「安全」、「鬥爭」和「意識形態」,也就是習近平這些年念念不忘的保黨保權力的那些東西!

另外,從中共官媒的報導,我們也發現,王滬寧、汪洋等中共政治局常委,對改革是隻字不提,栗戰書只是在吹捧習近平時,提到了改革開放史,而習近平的工作報告中,也只提到了改革開放全面深化,而且是作為自己的一個成績來展示。

但是,李克強,卻是唯一的一個還在談「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人。

顯然,李克強也是不受歡迎的,新華網在報導常委分組講話時,排名第二的李克強是七個常委中最後一個被媒體報導的,他比排名第六的趙樂際晚了半個小時,比排名最後的韓正都要晚了11分鐘,這顯然不是編輯的問題,而是李克強明顯被弱化、忽略了。

從習的報告中,相信大家都看出來了,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將成為歷史,習近平連任後,將會把時間、精力、人力和物力,更多地放在「安全」、「鬥爭」和「意識形態」上。

習近平之所以否定鄧小平的改革,是因為他覺得強大的民企,可能會讓紅色江山變色。而習所謂的不忘初心,那就是中共建黨的初心,就是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以意識形態為主,黨領導一切,包括經濟。

所以,在這個「初心」之下,中共重振了一度沉寂的基層黨組織,並在私營和外國公司中設立了黨支部,而且,中共還對涉足意識形態領域的企業,比如課外輔導和娛樂行業等進行了大清洗。

習近平一系列動作的目的

事實上,回頭看習近平上台十年來的一系列動作,我們也可以看出他的想法,他打擊的基本都是大型民企,比如房地產的恆大、融創;科技企業裡的阿里巴巴、騰訊;教培業的龍頭新東方;金融業裡的螞蟻金服、支付寶;還有網招車滴滴出行等等,基本上,這些民企大多都是中共眼裡改革開放的受益者。

而對於國企,習近平的口號,則是做大、做強。2020年6月,中共發布《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方案稱要推進「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調整,增強國企的控制力、影響力。

中共不但向重點行業提供大量補貼,還鼓勵國有企業進行合併,比如鋼鐵行業,中國寶武就先後併購重組了武鋼、馬鋼等七、八家企業,最後整合成了一個巨無霸。

還有在電力行業,兩家大型央企,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集團,這兩家企業掌控了全中國的電力輸送產業;而另外五家大型央企,國家能源集團、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則基本上掌控了中國的發電行業。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到2018年,中國國有企業的總資產價值,相當於中國全年GDP的194%,高於2010年之前的水平,比其它任何國家都高出幾個數量級。

中共的國企顯然是占盡了先機,比如,由於有國家支持,國有企業可以用較低的利率借款。據榮鼎和大西洋理事會的報告,目前中國90%以上的債券,都是由國有企業發行的。

另外,中共遏制房地產投機、防止房地產泡沫擴大的措施,也讓國有房地產開發商搶占了大量市場份額,而這,卻是以犧牲民營房地產開發商的利益為代價的。

普華永道的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1年,國有企業收購了110多家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超過830億美元。這類收購,在習近平上任以前是非常少見的,而且,這之前,國有企業在經濟中的份額,一直呈現著下降的趨勢。

在這些收購案中,一些民營企業消失了,或者是被「改造」了。在中共「國進民退」的大潮中,從中共一系列所謂的方針、政策中,我們可以預見,中國經濟政策將完全轉向,中共「計劃經濟2.0」已經呼之欲出。

什麼是計劃經濟?

那麼,到底什麼是計劃經濟,計劃經濟不好嗎?

計劃經濟又叫做統制經濟,或者是指令型經濟,在這種體系下,一切資源都控制在政府手中,生產、資源以及消費等各個方面,都是由政府統一計劃並分配的。

在80年代前,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黨國家,基本上都是計劃經濟,當然,它們無疑也都是貧窮的國家。到了今天,世界上的經濟體系,已經大多是市場經濟體系和混合經濟體系,不過,朝鮮是個另類,仍然採用計劃經濟。而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越南和老撾,這些國家,則在改革開放後逐漸放棄了計劃經濟。

中共總是吹噓自己的體制優勢,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比民主社會有效率,但是,它所謂的集中力量,一定同時意味著不計成本,甚至是「不惜一切代價」,而且中共所說的「大事」,通常也都不是什麼經濟行為,而是「重大的政治任務」,比如,毛時代時,中共號召「全民大煉鋼」,就是什麼集中力量辦大事,但是,辦成「大事」了嗎?沒有,這種全民政治運動,結果就是造成了全國性的大饑荒。

計劃經濟,意味著經濟活動大多都是由政府來決定,而不是個人決定,犧牲掉了個人的經濟決策自由。但是,這對於重視個性化的消費者來說,就造成了負效用。這種經濟決策上的個人自由被壓抑,有可能會進一步導致在其它領域的自由也被破壞。

在毛時代,土地、房屋、企業、生產工具等等,都收歸國有,買食品、生活物品都要憑票購買,當時有油票、糧票、肉票、肥皂票、布票、棉花票等等,各種票證眼花繚亂,沒有票什麼都買不到。

整個社會,企業都是國有的,住房是單位分配的,大學生畢業也是「組織」分配,甚至連辦結婚證,都要黨組織來批准……,整個社會的一切資源都屬於「黨」,所以,如果誰不聽話,連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會有困難,甚至沒法兒活下去。

在計劃經濟下,平均主義,讓努力的人得不到相應的物質回報,而偷懶的人,卻可以得到一樣的回報,做和不做都一樣,這也必然打擊了人的積極性,也是國企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國有企業的生產率,只有私營企業的80%左右,而且盈利能力通常都比較低。有個例子就很能說明問題,比如,中國「三桶油」之一的中國石油,擁有40多萬名員工,是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的6倍,但是,埃克森美孚的盈利能力,卻是中石油的3倍,每位全職員工創造的收入,是中國石油的2倍多。

同時,在計劃經濟下,也因為政府擁有管制生產活動的權力,所以,中共的官員們,也因此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來獲取利益。這種獲利的型態,有的是非法貪污,有的是合法但是不合理的規費或者是稅捐,也有的是,在政策選定重點發展的對像以外被犧牲的弱勢者的利益。

我們知道,現代經濟已經越來越需要以創新來驅動,但是,由於計劃經濟否定個人和企業的自主性,所以即便有了大數據,它仍然一定會壓抑企業家的作用。因此,計劃經濟也一定會抑制創新活動。

大家知道喬布斯,他不用去調查收集人們需要什麼大數據,為什麼?因為他要創造的產品是世界上沒有的。他喜歡引用福特的一句話,福特說,如果去調查,你無論找多少人問他需要什麼,他肯定不會說需要汽車,都會說需要一輛更好的馬車。所以像這樣的創新,不是靠現有的數據蒐集能去實現的,要靠企業家的創新作用。而計劃經濟的性質,恰好是泯滅了個體的創造力。

計劃經濟的性質,就決定了人民只能共同貧窮,正是由於計劃經濟造成中國經濟瀕臨崩潰,鄧小平為了保黨,所以不得不喊出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有了多一點的經濟自由,從計劃經濟轉變為所謂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的經濟才算活了過來。

「清零」措施是計劃經濟的試溫劑?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清零」措施,很多人都認為,習近平成功連任後,「清零」政策就會放鬆,不過,從這次習近平在二十大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仍然在高喊「中國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有了這樣自說自話的斷然結論,顯然,中共的「清零」政策將不會放鬆。

那麼,中共會不知道「清零」政策損害經濟嗎?當然知道,那為何還要繼續呢?因為「清零」是政治任務。

我們以前也說過,中共的「清零」政策,一方面是馴服官員,要讓各地各階層官員都要對習絕對忠誠;另一個目的,就是要馴服民眾,讓他們的衣食住行都要被管制,食物、生活用品統一被分配,不能自由選擇、自由買賣。比如,防控期間,小區的管委會必須統一售賣食物,如果個人售賣,那就會扣上個哄抬物價的帽子,沒收物品,或是把人抓起來,但是,捐贈的食物,就是放爛了,或是被扔垃圾了,也不能分配給居民。

而且,中共的「清零」,可不只是要病毒「清零」,私人財產也可以會被隨時「清零」。比如,2020年2月,廣州緊急立法,授權政府可以在「必要時」徵用房屋、場地、交通工具等私人財產抗擊疫情,而對於是否歸還、何時歸還,會不會給予補償,那就不知道了,所以,有不少人說,這就是「依法」搶劫。

另外,我們知道,被凍結存款的儲戶,他們要維權,也被紅碼限制,不讓你出門,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進商場買食品,也不能去公司上班,中國民眾只能讓做啥就做啥,沒有自由,成為一個只會接受,不能提要求的機器人。

所以,「清零」措施已經不再是疫情時期的手段,他可以用在任何時候,比如武力攻打台灣的時候、當受到西方國家制裁的時候,等等。

我們相信,在二十大後,中國的市場經濟將會逐漸萎縮,那些外企、民企的日子不會好過,「計劃經濟2.0」,或者說是「人民經濟」,將成為中國的經濟主體,而類似「清零」防控的措施,也一定會以各種理由繼續,時不時的就會來折騰一番,讓人隨時處於危機中,這樣就更容易被馴服。所以,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感嘆,這樣暗無天日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不過,歷史自有它的玄妙和安排,也或許,最黑暗的一切,是為了鋪就否極泰來的一場新生。

海外評論人士文昭舉了個例子,他提到,1911年,清政府發布了第一屆責任內閣名單,13名內閣大臣,滿蒙貴族9人、皇族7人,被稱為「皇族內閣」。當時的報紙稱之為「希望全絕」,立憲改革徹底破滅了,世界一片黑暗了。但這黑暗是誰的黑暗呢,是改良派的黑暗,在革命黨眼裡卻覺得光明著呢。皇族內閣名單5月份出爐,在10月10日,就有了武昌起義,湖北新軍打響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槍,隨之清政府土崩瓦解,所以,文昭說,那個「黑暗」之日,也不見得對每個人都是黑暗日。

我們看到,10月13日,有人在北京四通橋上掛了抗議橫幅,喊出了很多中國人的心聲,那就是「不做奴才做公民」。雖然是單槍匹馬的吶喊,但卻讓不少人心裡一震,也激勵了很多人效法。據說,北京的公共廁所,這段時間就出現了新一波的「廁所革命」,有不少人會在公廁塗寫中共害怕的「反共」標語。也或許,中共就結束在這麼一波「廁所革命」裡,又或者是其它的什麼革命裡,誰知道呢!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陳思雨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陳思雨

訂閱《財商天下》:https://bit.ly/2XuEbjP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