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房地產業入寒冬 新能源車潛力大?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9月03日訊】目前,隨著A股中報季的結束,中國上市公司上半年的業績已經出爐,不過,一眼看去,業績負增長的企業占比超過了一半。而官方數據也顯示,8月的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二個月萎縮,反映出中國的經濟勢頭進一步減弱。

另外,房地產業的持續疲弱,也意味著中國過去依靠房地產帶動的經濟模式將成為歷史,而新能源產業,似乎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驅動因素。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股神巴菲特,卻剛剛拋售了人人看好的新能源車企——比亞迪,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A股上半年業績「冰火兩重天」:有的賺翻 有的虧慘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上海、深圳、及北京證券交易所的4,88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報告。

從數據來看,A股公司上半年的賺錢能力呈現出了極端分化,有的公司的淨利潤,增長了百倍,而有的,則是下跌了百倍,絕對是「冰火兩重天」。比如,九安醫療上半年的歸母淨利潤(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了277倍;而錦龍股份、京能置業等四家公司的淨利潤,同比下跌多少呢,超過了10,000%。

總體來看,在4,883家上市公司中,有2,582家企業業績呈現負增長,占比超過53%;1,036家企業業績增長,是在0~30%之間,占比是21.22%;只有563家企業的業績增速超過了100%,占比是11.53%,這裡面大部分都是上游原材料企業,比如天齊鋰業、多氟多等等。

《21世紀經濟報導》提到,得益於全球大宗商品和油價的高企,能源行業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排在了行業第一,高達72.23%。但是,能源以外,大多數行業的業績增速都出現了明顯下滑。

中金公司的研究認為,二季度,上下游企業的分化進一步加大:上游企業的盈利,同比提升到64%;而中游和下游企業的盈利,則是同比分別下跌了9.6%和13.9%。

在行業層面上,上游的煤炭和石油石化的盈利增長比較亮眼;中游的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在鋰電池和光伏業績高增長的驅動下,二季度的盈利增長了69%。但是,受疫情影響,消費者服務業在二季度的盈利,同比下降了90%;房地產板塊的二季度盈利,下滑了73%。

中國製造業繼續萎縮 經濟勢頭進一步減弱

另外,中共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的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49.4,是連續第二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下,表明製造業PMI繼續萎縮。

從企業規模來看,跟上個月相比,大、中型企業的PMI都有所回升,分別達到50.5和48.9;而小型企業的景氣水平,繼續下降到47.6,降幅為0.3個百分點。

官方統計數據還顯示,8月份的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是52.6%,雖然位於臨界點之上,但是,比上個月下降了1.2個百分點,處於下滑走勢。

大家看到,進入8月份後,中國多地又持續爆發疫情,目前全中國至少有30個省和直轄市,都處於不同程度的封控狀態,同時,中國多地還出現了的罕見高溫,這些,都給中國經濟造成了巨大衝擊。

經濟研究諮詢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就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勢頭在進一步減弱,在未來幾個月裡,經濟很難有大的起色。

另外,由於需求疲軟,澳新銀行(ANZ)也下調了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從之前的4%降低到了3%。澳新銀行的經濟學家預計,由於在中共二十大之前,中國進一步加大了疫情防控力度,所以,經濟活動將會進一步放慢。

顯然,中國經濟仍面臨極大的壓力,市場情緒也明顯受到了影響。從8月30日起,A股的主要股指普遍下滑,並且連跌3天。9月1日,A股主要股指集體收跌,上證指數創1個月新低,深成指,則創下了3個月新低。

此外,對於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升溫,不僅對美股造成利空,也間接影響了A股。同時,美元走強,人民幣持續貶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外資流出。

房地產業入寒冬 新能源車潛力大?

中國經濟的整體疲弱,在疫情和動態清零的影響之外,再有就是受到了房地產行業的拖累。可以看到,從A股上市公司的半年報數據來看,除了工程機械、水泥和裝飾材料等行業的盈利,同比進一步下滑之外,鋼鐵和建材行業的盈利,同比也分別下滑了64%和27%。

目前,信心不足,已經導致購房者和投資者對中國房地產市場退避三舍。比如,作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碧桂園的財務狀況,長期以來被認為非常強勁。但是,8月30日公布的財報顯示,碧桂園上半年的住宅銷售,同比減少了三分之一,利潤,則劇降了96%。

顯然,中國經濟正處於一個巨大轉折點,由房地產創造的大量投資機會將成為歷史。那麼,房地產增速下行所帶來的中國經濟增長壓力,要靠什麼來填補呢?看來看去,似乎也只有新能源產業了。

目前,中國除了在光伏、風電等這些新能源產業都占有優勢外,新能源車的成長潛力也很大。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的汽車產銷量分別同比下降了3.7%和6.6%,但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卻是逆勢大增1.2倍,市場滲透率從2021年全年的13.4%,提高到了21.6%。

然而,就在大家認為,新能源車至少在未來十年都將是熱門投資的時候,卻傳來了一個讓投資人熱議的消息,那就是,股神巴菲特,14年來剛剛首次減持了比亞迪。

巴菲特持有比亞迪股票已經有14年,持倉股票增值了33倍以上。但是,在8月30日,港交所披露,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 Company),在8月24日減持了133萬股比亞迪H股,平均售價,大約是每股277港元,套現近3.69億港元。

那麼,比亞迪有什麼不好消息嗎?並非如此。比亞迪在8月30日發布的半年度財報顯示,公司業績仍在高速上漲,營收同比增長了65.71%;淨利潤是35.95億元,同比增長206.4%,超越了2021年全年的30.45億元。

而且,比亞迪還在今年上半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之首,超越了特斯拉。另外,比亞迪在中國新能源車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24.7%,四輛新能源車裡就有一輛比亞迪,比2021年全年,增長了7.5個百分點。

然而,就因為巴菲特的減持消息,我們看到,比亞迪的香港股價在8月31日的時候應聲大跌。而且,市場擔心,巴菲特的減持動作,或許還沒有結束。

一名投資行業人士認為,巴菲特減持,或許是因為比亞迪的股價已經到達高位,短期內,難有上漲空間,但長期來看仍有潛力。但我覺得,這種說法還沒有太強的說服力,我們曾經聊過巴菲特的投資特點,他喜歡長期持有有潛力的公司股票,而不是投機炒作,所以我們看到,巴菲特都已經持有了比亞迪14年,怎麼會只看短期表現呢?

比如,據第一財經報導,在2010年,比亞迪股票下跌了40.32%,是伯克希爾投資組合中表現最差的一隻個股,但巴菲特並沒有拋售比亞迪。

在2008年時,巴菲特賣了中石油,買了比亞迪;而最近兩年,巴菲特又開始買石油,賣比亞迪。要是你,會如何理解巴菲特的操作呢?

有人就猜測,鋰價的大漲,可能讓巴菲特看清了一些事情。什麼意思呢?

因為自2021年初以來,由於需求的爆炸性激增,金屬鋰的價格上漲了750%,而金屬鋰是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要素。

由於上游原材料的漲價,寧德時代等電池生產商在第二季度漲價,把上游價格傳導到下游車企,導致車企的盈利能力變差。

但是,在消費疲弱以及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原材料漲了,但車企卻不敢漲價,因為怕趕跑了消費者。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的董事長曾慶洪就曾抱怨說,由於動力電池價格太高,新能源車企是在給電池廠打工。

事實上,雖然中國的電動車持續火爆,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實現盈利的卻沒幾家。從上半年新能源車企的財報中可以看到,新能源車企,仍處在越賣越虧,盈利能力堪憂的處境下。

在中國造車新勢力「三強」中,蔚來成立6年,虧損超過了650億;小鵬截至今年6月30日,累計虧了205.93億元;理想今年二季度的淨虧損,是6.41億元。以理想汽車為例,上半年每賣出一輛車,理想的平均經營虧損,就要超過2.3萬人民幣。

有業內人士就提到,只聽說比亞迪和特斯拉在賺錢,其它的都在虧。但其實,真正賺錢的只有特斯拉,比亞迪賺錢也主要是因為有中共政府的補貼。

根據中國工信部發布的相關公示,2021年,比亞迪應清算的補貼資金是52億元。但是,比亞迪2021年實現的盈利只有30.45億元,這意味著,如果沒有這52億元的新能源政府補貼,公司的虧損超過21億元。

為了降低成本,今年年初時,比亞迪從智利政府手中拿到了一項鋰礦開採合同,但是,卻遭到了當地原住民的抗議,因為擔心當地的供水會因此受到影響。6月份時,智利最高法院對這一項合同亮出了紅燈。

《華爾街日報》評論說,全球對鎳、鈷和鋰等金屬的需求,正迎面撞上新一輪的全球資源民族主義和環保主義,這可能會阻礙電動車革命和全球向清潔能源的轉型。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的報告也指出,最早在2026年,最遲在2030年,會出現鋰供應危機,可能會使電動車發展陷入停滯。

那麼,在原材料暴漲的情況下,要如何提高毛利率呢?可以看到,新能源車企都在往高端布局,比如比亞迪就想提高自身的定位,計劃要打造百萬價位的車型,對標是寶馬、奔馳、奧迪等。但是,能不能做成,誰都不知道。

另外,從中國電動車的發展來看,滲透率很快會達到30%,這之後,面對電動車市場的激烈競爭,車企的增速和成長空間又還有多少呢?

這些,可能都是巴菲特這類投資高手所考慮的因素。

巴菲特說過一句投資名言,那就是:「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那麼,他這一次拋售比亞迪,是否也在詮釋這句名言呢?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松筠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李松筠

訂閱財商天下:https://bit.ly/2XuEbjP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