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時分】台海水雷戰 能否阻止中共登陸?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8月06日訊】中共要打台灣,就要跨越台灣海峽,穿越台海,就需要艦隊。但台灣要想防守,依靠的不僅僅只有反艦導彈。近日美國海軍學院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就是水雷戰。那麼水雷,到底能不能幫助台灣進行防禦呢?我們今天就結合這篇文章來分析一下台灣水雷戰的前景。

這篇文章是近日在美國海軍學院登出的,作者是杜諾。文章開宗明義,就是中共現在越來越強,我們美國人雖然不是打不過,但是面對的困難也會越來越大。於是我有一計,就是使用水雷。

智慧水雷改變水雷戰形式

水雷在過去主要是防禦性武器

水雷在過去,主要是防禦性武器,或者是用來封鎖對方港口。最著名的水雷戰,就是日俄戰爭旅順海戰。當時俄羅斯和日本在中國家門口——旅順打了一仗,日本使用水雷封鎖旅順港,導致沙俄的太平洋艦隊旗艦撞上水雷,當場炸沉,連帶著總司令馬卡洛夫一起進入海底。

二戰也是如此。1945年美國針對日本發動「飢餓戰役」,半年時間出動了上千架次轟炸機和數百艘潛艇,在日本附近布設了一萬餘枚水雷,對當時的日本海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智慧水雷改變水雷戰形式

水雷本來是一個防禦性武器,我藏在水裡面,你來了,我才炸你。但是智慧水雷的出現,使得未來水雷戰的形式不一樣了。

比如美國目前使用的是迅擊水雷,它的ER版本,具有GPS定位性能。可以由轟炸機空投,滑翔70公里到達任意指定地點,這就使得水雷有了精確定位的能力。除此之外,有些智慧水雷,可以對目標進行識別,當它認為目標是受到威脅的敵方軍艦,才會發動進攻,將敵艦摧毀。

這些新式水雷的出現,就使得美國可以使用轟炸機,甚至是隱形轟炸機,對大陸的港口進行封鎖。在2022年,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表示,美國的B21隱身轟炸機,可以在中國的防空系統監視下,將智能水雷投入台海地區。在台海衝突的爆發期就可以形成攻勢,讓解放軍登陸部隊無法安全登陸。

對台海地區發動水雷戰的優勢

對台海地區發動水雷戰,有幾下優勢:

第一,中共目前沒有能力阻止美國對台海地區布雷

中共目前沒有足夠的手段,能夠阻止美國對台海地區進行布雷。美國就算不依賴隱身轟炸機,就可以對台海地區進行進攻性的布雷行動。

中共目前主要依賴的遠程防空系統是S-400,但問題是中共從俄羅斯引進S-400的時候,並沒有引進射程達400公里的導彈,裝備的依然是射程達200公里的導彈。

美國的訊擊ER本身的滑翔距離就達到70公里,那麼美國的轟炸機就可以在中共的防空體系之外,對台海地區進行精準布雷。就算中共出動戰鬥機進行空中攔截,中共的戰機有沒有能力和美國護航的F-35和F-22對決,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就是中共在面對美國開始布雷時的困境。美國想要進行進攻性的布雷,中共幾乎沒有足夠的攔截手段。

一架B-52戰略轟炸機最多可以攜帶30枚的MK-65水雷,或100枚的MK-62水雷。美軍現役B-52戰略轟炸機有76架,作戰半徑超過7,000公里,從夏威夷起飛就可以飛到中國海岸線附近。理論上幾架B-52戰略轟炸機的一次布雷行動,就可以封鎖一條海峽或徹底封鎖一座大型海軍基地。而想要排除幾百枚或者上千枚各種深度的水雷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還不一定能徹底排除乾淨。

除此之外,美國的核潛艇也可以對台海地區進行布雷。美國海軍最新型的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可以攜帶近百枚MK-57水雷,雖然核潛艇的布雷速度遠不及B-52戰略轟炸機,但潛艇布雷的優勢是隱蔽,別人不知道,畢竟戰略轟炸機動靜太大了。

美國核潛艇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消聲技術,海狼級分貝數可以達到95,遠遠低於海洋背景噪音,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也能達到105分貝的水下靜音效果。目前美國海軍大概有五十餘艘攻擊型核潛艇均具備布雷能力。這些核潛艇可以在台海、東海、黃海地區進行布雷,而中共將毫無察覺。

第二,中共目前掃雷能力相對薄弱

中共的掃雷能力薄弱,主要原因是因為美國的水雷庫存比較少,並不重視水雷的發展。比如在2020財年,整個海軍武器裝備的維護費用在41億美元,其中海軍只花費了500萬美元在水雷上,比例只有0.125%。

美國不重視水雷是有原因的,首先美國是一個進攻性的國家,水雷是一個防禦武器,美國從來沒有說,我要在夏威夷、在聖地亞哥布置水雷來防禦俄羅斯。美國人打仗,總是打到別人家門口,所以水雷毫無用處。其次,美國是一個海權國家,強調的是航行自由,大規模的使用水雷,將會阻斷國際貿易,這也是美國不想看到的。

美國沒有大規模發展水雷,中共也沒有大規模發展自己的掃雷能力,然而這種狀態在未來幾年可能發生改變。隨著美國不斷投入、採購更多的智慧水雷,中共也會不斷地採購大量的中小型掃雷裝置,從水上的掃雷艦,到水下的掃雷無人機,在不久的將來都有可能出現。

第三,將純軍事行為演變成經濟戰爭

水雷戰的第三大優勢就是,它不僅僅是軍事行為,而且是一場經濟戰爭。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的布雷地區,其實並不僅僅是在台海地區,他著重強調的恰恰是長江入海口和珠江入海口。

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大陸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也有著中國最大的港口吞吐量,對這裡發動水雷戰,就意味著從經濟上對大陸進行封鎖。中國有超過90%的海運,都是由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出發的,掐斷了這裡就等於完整地掐斷了中國同國外的貿易往來。

除此之外,長三角地區是中共東海艦隊司令部,珠三角地區是中共南海艦隊所在地,福建地區雖然距離台灣很近,但福建海軍基地只有054型護衛艦2艘和1440噸的056A小型護衛艦9艘。主力艦隊的8艘052D、4艘052C、4艘現代級驅逐艦、11艘054A護衛艦全部駐紮在浙江的舟山;潛艇駐紮在臨近的寧波;登陸艦隊駐紮在臨近的上海。

所以未來發動台海戰爭,解放軍的集結地點並不在對岸的福建,而是在浙江上海和廣東地區。而在長三角和珠三角進行布雷,將大範圍地阻止中共軍艦向台海集結的可能。

第四,水雷戰能夠極大地延緩中共對台海攻勢

布置水雷帶來的第四大戰略優勢是,能夠極大地延緩中共對台海的攻勢。孫子兵法曰,兵貴神速。台海戰爭未來的關鍵,就在於速度,中共如果能在短時間內集結軍隊,並短時間內拿下台灣,美國就算有軍力去支援台灣,也無濟於事。布置水雷,雖然無法徹底癱瘓中共海軍向台灣進軍的可能,卻能夠極大地延緩中共的攻勢。掃雷以及反潛任務,將持續幾天,甚至是幾週時間,這將在外交和軍事上給美國帶來更大的操作空間。

在東亞地區,美國第七艦隊擁有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和一艘兩棲攻擊艦,這樣的艦隊能夠威懾中國海軍,但在中共陸基空軍的支援範圍內,並不能掌握絕對的空中優勢。而波斯灣的第五艦隊,和位於夏威夷和加州的太平洋艦隊,雖然有足夠的軍艦來增援台海地區,但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水雷戰帶來的戰機延誤,將給美國海陸空三軍更充沛的時間,向台海地區或者臨近的日本沖繩集結。

台海水雷戰的前景分析

總的來說,對於美軍而言,發動水雷戰,是一個完全可以操作的選項。美國海軍學院的這篇文章是從美國視角出發來探討台海水雷戰的,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對於中華民國海軍,有怎樣的能力來發動水雷戰呢。

台灣有能力發動水雷戰嗎

目前的中華民國海軍,水雷戰能力稍顯薄弱,但是近幾年來,在不斷地發展,中國民國開發的快速布雷艇排水量347噸,在2022年1月,快速布雷艇一二號艦在左營軍港正式成軍。可以搭載MK6型水雷24顆,或者是24枚萬象一型錐形雷。

目前,中華民國海軍已經接裝了4艘快速布雷艇,能夠在短時間內在航道上布下水雷,阻擋艦艇進出和登陸。為了提高「水雷戰」能力,台軍還邀請了一批日本退役軍官作為軍事顧問,專門指導水雷作戰的戰術與戰法。

台灣目前使用的水雷,除了美國老舊的MK6型外,使用的主要是由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的萬象水雷。早在1976年,中山科學院成立水下科技室,研發各種型號的水雷。

台灣要布置進攻性水雷需要做到2點:

目前的海軍,只有防禦性布置水雷的能力,並沒有進攻性布置水雷的能力。台灣要想做到布置進攻性水雷,至少需要做到以下2點。

第一,引進美國迅擊增程型水雷

理論上該水雷可以搭載在F-16戰機上進行遠程投送,目前台灣使用的大都是國產水雷,不具備GPS定位和遠程投送的能力。

第二,發展國產潛艇

台灣的潛艇國造計劃,目前進展順利,第一艘潛艇預計將在明年下水,2025年服役。該潛艇採取常規動力,柴電推進,裝備的是普通的鉛蓄電池,預計2號艦到8號艦,將採用台灣國產的鋰電池,性能和水下潛伏時間將會大大增加。

以中華民國海軍的能力,雖然可以在台灣近海布置防禦性的水雷,但是很難至珠三角以及長三角附近進行水下布雷。而有了國產潛艇之後,水下布雷行動,將會更快,以及更隱蔽地進行。

台海水雷戰前景分析

如果未來在台海發生水雷戰,戰爭將會是雙向的。美國以及中華民國可以在長三角和珠三角進行布雷,其實中共也有能力在台灣周邊,從高雄港到東海岸進行布雷,對台灣全島進行封鎖。到這個時候戰爭將不只是簡單的布雷戰,而是完整的空中和水下作戰。

有句話叫牽一髮而動全身,未來的台海作戰,恐怕不是某些人想像的三天就能解放台灣島。單單水雷作戰的可能性,就可能將戰事無限延長,並將戰事擴大化。到那個時候,對整個大陸以及台灣的經濟和民生的衝擊,恐怕要遠遠超過烏克蘭戰爭。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真正懂得戰爭的人,並不會天天叫囂著要發動戰爭。

訂閱頻道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vjPE-4XnyqBBuxhXshSAw

歡迎訂閱Youmaker頻道:https://www.youmaker.com/c/tansuo​

訂閱探索時分Telegram群組:https://t.me/jiemishifenchannel

【探索時分】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