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出現臭氧層空洞 面積是南極的7倍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7月08日訊】一項新發表的研究稱熱帶地區上空出現一個臭氧層空洞,面積是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的7倍大。它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存在了,只是科學家現在才發現它。

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教授魯青斌(Qing-Bin Lu,音譯)告訴《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每年只在春季出現(之後逐漸閉合),這個空洞不一樣,四季都在那裡。它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就存在了。它的面積是南極上空空洞的差不多7倍大。」

這項發現挑戰了人為污染破壞臭氧層的說法。以前,主流科學家認為氯氟烴(CFCs)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原因。1987年的《蒙特利爾協議》(Montreal Protocol)出台後,世界範圍內它的用量大幅減少。

儘管如此,到了21世紀,科學家看到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一點也沒變小,仍然每年有規律地開放和閉合。加上這次新發現的這個更大的空洞,這套理論都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魯青斌說:「光化學如何影響氣候的理論對此無法做出解釋。」

一些同行不認同這項成果。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的瑪塔·阿巴洛斯·阿爾瓦雷斯(Marta Abalos Alvarez)告訴《福布斯》(Forbes):「這份研究存在很多推理錯誤和沒有證據支持的結論,與以前發現的證據矛盾。熱帶地區上空的臭氧空洞不是一個新發現,這是布魯爾-多布森(Brewer-Dobson)循環造成的。」

布魯爾-多布森循環是大氣層內的一種對流,把臭氧從熱帶移向兩極。

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的保羅·楊(Paul Young)則認為這份研究對空洞的計算方法不準確。他說:「這份研究的作者查看的是臭氧比例的變化,而不是絕對的變化,而後者才和地面受到紫外線傷害程度的相關性更大。」

保羅·楊還提到,的確,熱帶上空平流層臭氧的水平自1987年《蒙特利爾協議》推出後還在持續下降,但是他不認同研究者提出這是一個「新的空洞」的說法,也不認為這個空洞的存在會威脅到幾十億人的健康。

這份研究7月5日發表於《美國物理聯合會研究進展》(AIP Advances)期刊。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