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倆為何要跟隨主人一起白日飛昇

作者:張信燕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7月08日訊】盱母,是豫章人。她外表看上去像凡人,而內心裡卻在修煉真道要訣。她常說:「我在一千年前,曾住在西山,等世上的煩事稍停,我就應該回到那裡返本歸真了。」

盱母的兒子叫盱烈,字道微,小時候就失去了父親。盱烈侍奉母親,以孝順聞名於世。家裡雖然貧困,但他置辦的奉養母親的美味佳肴,從沒有缺少。鄉里人都很尊重他。

西晉武帝時,與盱烈同郡的吳猛和許遜,他們倆精進修煉,道化盛行。他們住在洪崖山,築造聖壇,設立靜室。吳猛去世後,許遜就用寶符、仙草拯救平民百姓,遠近的人都崇敬他。許遜做官任某州的記室,後來每當黃歷初一和十五,就回家朝拜仙人。有人看見他乘龍往返,徑直迅速,就像近在咫尺一樣快。

盱烈淳厚忠誠,許遜雇用他,他就和母親在離許遜住宅東北八十餘步的地方居住,這樣方便盱烈從早到晚侍奉許遜,盱烈態度恭敬嚴肅,從不怠慢。

盱母經常在山下採摘花果,用來侍奉許遜。許遜珍惜她的誠心,經常想要拯救和度化她。

元康二年壬子八月十五日,太上老君命玉真上公崔文子、太玄真鄉瑕丘仲,冊封命令徵召授官給許遜,封為九州都仙大使高明主者,白日飛昇。

許遜對盱烈及盱母說:「我奉太帝的命令,不能久留。你們可跟隨仙車他日再昇天。」

母子倆悲痛得不行,再次跪拜請求,願意侍奉許遜的雲車左右,一起白日飛昇。

許遜答應了,就賜給他們母子靈藥服下,並親自傳授真訣。於是母子倆在中午的時候,跟從許遜白日飛昇而去。

如今壇井仍然存在,村民不敢修繕得太華麗,因盱姓母子倆儉樸節約的緣故。世人稱壇井為盱母井。

古文

盱母者,豫章人也。外混世俗,而內修真要。常云:「我千年之前,曾居西山,世累稍息,當歸真於彼。」其子名烈,字道微。少喪父,事母以孝聞。家貧,而營侍甘旨,未嘗有闕,鄉里推之。西晉武帝時,同郡吳猛、許遜,精修通感,道化宣行。居洪崖山,築壇立靜。猛既去世,遜即以寶符、真菉拯俗救民。遠近宗之。遜仕某州為記室,後每朔望還家朝拜。人或見其乘龍,往來徑速,如咫尺耳。盱君淳篤忠厚,遜委用之,即與母結草於遜宅東北八十餘步,旦夕侍奉,謹願恭肅,未嘗有怠。母常於山下採擷花果,以奉許君。君惜其誠志,常欲拯度之。元康二年壬子八月十五日,太上命玉真上公崔文子、太玄真鄉瑕丘仲,冊命征拜許君為九州都仙大使高明主者,白日昇天。許謂道微及母曰:「我承太帝之命,不得久留。汝可後隨仙輿,期於異日。母子悲不自勝,再拜告請,願侍雲輦。君許之,即賜靈藥服之,躬稟真訣,於是午時從許君升天。今壇井存焉。鄉人不敢華繕,蓋盱君母子儉約故也。世號為盱母井焉。(出《集仙錄》)

(責任編輯:嘉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