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武漢開發商跑光 南京銀行窟窿大?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7月06日訊】大家知道,一些大陸地產商最近推出了各種大蒜、小麥換房的奇葩促銷,看上去挺熱鬧,但都不能真正帶動樓市復甦,上週末的時候,中國百強房企出爐了上半年業績,結果是銷售金額腰斬。而樓市低迷的狀況,也直接衝擊到了地方政府的土地拍賣,地方財政危機進一步顯露,而武漢似乎最慘,賣地收入接近「清零」,同時,南京銀行還傳出了爆煲風波,甚至有傳言說背後涉及到為政府背鍋?那麼,各地政府要如何自救,南京銀行的背後又是否有著政府的身影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話題。

百強房企銷售腰斬 網民嘆武漢開發商跑光

我們就先從開發商們今年的期中考試成績單開始。大家知道,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整個大陸房地產業就如臨大敵,開發商的接連爆煲,讓整個行業都籠罩著債務違約的陰雲。

市場機構克而瑞7月初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陸百強房企合約銷售金額和權益銷售金額,分別是人民幣3.47萬億元和2.43萬億元,分別同比暴跌50.7%和51.2%。

從規模房企上半年業績目標的完成情況來看,在公開披露2022年銷售目標的房企中,多數房企截至6月末的銷售目標完成率不到40%,有將近半數的房企不到30%。

樓市低迷,也直接衝擊地方政府的土地拍賣,這其中,武漢的情況最為驚人,據統計,武漢上半年的賣地收入只有人民幣202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暴跌了82.6%。不少網民驚呼,短短半年的時間,難道開發商一夜之間都跑光了?!

不過,一些分析認為,單看6月份數據,全中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儘管同比仍然下降34%,但環比出現增長,增長了37%。這意味著在各類寬鬆政策的刺激之下,樓市出現了明顯的復甦跡象。

我們看,樓市和土地市場低迷到這種程度,靠土地生財的地方財政也是慘不忍睹,之前,地方還盼著房地產稅能救救急,但現在顯然不切實際了。那麼,斷了糧的地方政府,如何支撐龐大的開支?地方官兒能有什麼招兒呢?

地方財政斷糧公務員減薪

大陸財新網6月29日的報導說,大陸沿海省份出現了公務員的降薪潮,其中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的公務員受衝擊比較大。深圳龍華區一位科級幹部估算,自己的年收入將縮減超過兩成。江蘇蘇南地區,一名副科級幹部一年到手的工資也減少了將近10萬元人民幣。

還有分析認為,多地出現的公務員降薪潮,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近來地方財政收入下滑,比如,這一輪降薪明顯的浙江,在疫情開始前,浙江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3年保持10%左右的增速,但在2020年,浙江財政收入增速驟跌到2.83%。

不過,財新網的這篇報導,可能因為太寫實,很快就被刪除了。

第一財經也整理了已經公布的大陸17個省份今年5個月的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除了內蒙古、山西、江西的財政收入實現增長之外,其餘14個省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都出現下滑,吉林省的降幅超過了44.2%,上海是下滑了16.8%。

再往前一個月,大陸各地公布的4月份財政收入數據顯示,期大陸方政府財政收入,一樣是大幅下降,深圳同比下跌44%,蘇州下跌49.6%,南京4月份財政收入只有人民幣95億元左右,同比下降高達54%;整體上看,多個城市的下跌幅度都超過了三成以上。

風波裡的南京銀行

這樣的財政狀況,靠著讓公務員勒緊褲腰帶,怎麼可能解決龐大的政府開支呢?估計各地政府還得琢磨其它的救急辦法。

而且,說到地方政府財政危機,我們知道上個週末,南京就出來一件蹊蹺的事情,關於南京銀行可能會爆煲的傳聞還上了熱搜,傳聞中就提到,南京銀行的窟窿很大,很多是給地方政府背鍋。

顯然這些消息極為敏感,很快銀行就三次出面闢謠,但是消息卻是越炒越熱,最後連南京警方都出動了。

之後,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在7月3日發了一個通報,說是7月1日收到南京銀行的報案,稱有網民散播有關該行的謠言。經查明:有網民傅某某,在小區業主微信群內發布自己編造的有關南京銀行的虛假資訊,不過,傅某某已經主動認錯悔過,公安機關也已對其進行了處罰。

那麼,這個事兒到底是怎麼回事,網民傅某某又是誰呢?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在6月29日晚上,南京銀行發了個公告,稱該行行長林靜然,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已經辭去全部職務。行長職責暫由董事長胡昇榮代理。

同一天,南京市政府的官網顯示,任命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總裁鄧智毅,掛職南京市副市長,協助分管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等工作,其中的職責之一,就是協助分管南京銀行。

結果,6月30日上午,南京銀行開盤突然跳水一度跌停,截至當天收盤時股價大跌6.46%,市值報1,074億元(約160億美元),和前一天相比,蒸發超過了70億。

隨即,南京銀行又再發布公告,稱該行將會在7月1日啟用新印章。這就更讓人覺得事有蹊蹺了。

所以,這一連串的動作,自然會引發一番不小的震盪,同時,這些消息,也都登上了微博熱搜。

6月30日的晚上,西部證券的首席分析師傅鳴非,在微信朋友圈裡,提出了自己對南京銀行風險的判斷,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他認為南京銀行的窟窿很大,主要是因為給政府背鍋造成的債務危機。他還提到,南京銀行的核心資產不是儲戶的存款,而是養老金、社保和公積金,銀行對公部門貸款主要是地產信貸和產業基金政府項目的信貸,而銀行的資本公積只有幾十億,如果爆煲,銀行甚至有破產的風險。他還說,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江蘇官場都要有震盪。

這一番來自專業人士的爆料,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決不會是空穴來風。而且,還提到了銀行可能會破產,那就不是個小事兒了,因為直接關係到儲戶的存款。我們知道,前段時間河南多家村鎮銀行取款難的事情,已經引發了儲戶的緊張情緒,進而維權抗爭,到現在也沒了結。大陸百姓現在的眼睛都在緊盯著銀行,一有風吹草動,自然很警覺。

當然,南京銀行急了,7月1日立即發闢謠公告說,公司什麼都正常,什麼都良好,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要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7月3的晚上更是火速發布業績快報,希望能夠修復市場信心。

但是,大陸民眾被騙的多了,很多民眾都堅信,「謠言,就是遙遙領先的預言。」所以,有網民就說,闢謠了,那就有可能是真的了。要趁闢謠這段時間趕緊取錢。

於是,大家看到的結果是,業績披露後的第二天,南京銀行的股價,一度跌了將近4%,全日跌了1.07%。

而且,有很多網民在擔憂,在河南、丹東、南京銀行之後,會不會很快就會全國遍地爆煲呢?

還有網民編了個段子,嘲諷銀行爆煲的情況,段子是這麼說的,說宮裡缺錢,盯上了街上的當舖,於是和當舖說,我把你查封了,別人存在你這裡的銀子我拿2/3,你拿1/3,表面上我通緝你,暗地裡你拿錢走。如何?老闆想了想,靠收利息幾輩子也賺不來這麼多銀子,好,成交了。

於是,當舖因為「違規操作」被查封,老闆跑路,資產也順理成章被充公了。

這聽上去,就是一個唱雙簧的套路。

燙手的山芋和信任危機

不過,我們這裡說的,也只是傳聞了,但其中的風險會隨著闢謠消失嗎?房地產的不景氣會對銀行沒影響嗎?那我們現在,就來看看近幾年南京銀行究竟接了哪些燙手的山芋。

先從恆大開始,根據2020年底時的消息,恆大的天量負債,涉及了超過128家銀行,以及超過121家非銀行機構,其中就包括南京銀行。不過,南京銀行後來澄清說,和恆大集團合作的規模較小。

除了恆大,南京銀行在過去幾年中也沒少當「救火隊員」。包括被稱為「金陵三朵金花」的豐盛集團、雨潤集團、三胞集團。這些集團此前都傳出債務危機,南京銀行也是屢屢伸出援手。

除了這「三朵金花」,今年初,南京銀行還剛剛接了蘇寧消費金融。外界說是南京銀行「趁火打劫」,但是當時南京銀行的股價,可是隨即就下跌了2%,市場明顯不看好。

此外,儘管南京銀行澄清,和恆大直接合作規模很小,但是豐盛集團和恆大還有蘇寧之間的聯繫,似乎是「剪不斷理還亂」。

這麼多燙手的山芋在手上,再加上南京銀行的這一番換人、換章的操作,民眾不信任南京銀行這也不奇怪。

但是,和河南村鎮銀行相比,南京銀行風波還是不一樣的,因為給南京銀行背書的是南京政府和中共央行。如此來看,南京銀行這背後的水可能會更深,會不會就是「謠言」中說的,給政府背鍋呢?目前來看,南京銀行的全套操作,確實很符合網民們說的維穩套路,銀行闢謠,報案,涉事人被辭退,認錯悔過,公安局處罰。

那麼,接下來,南京銀行風波還會怎麼上演呢,是謠言就此平息了?還是會像恆大、蘇寧、河南銀行一樣,真正的大雷還在後面呢?

我們知道,在中共的各種行業打擊和「清零」政策下,中國失業率高企,很多中小微企業生存很艱難,現在房地產處處爆煲,財政收入斷崖式下跌,風險向金融機構蔓延的危機越來越大,這些都是民眾看得見的,原本,民眾就已經捂緊了口袋,不敢消費,但現在,就算把錢存在銀行裡不花,也可能飛來橫禍,一夜之間,自己的血汗錢可能就蒸發了。

而隨著樓市、地方財政以及金融系統越來越多的危機爆發出來,留給中共喘氣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了。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沺欣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李松筠

訂閱財商天下:https://bit.ly/2XuEbjP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