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美聯儲加息將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ntonio Graceffo撰文/姬承羲編譯)

Facebook

美國央行加息將有利於抑制美國的通貨膨脹,同時吸引外資遠離中國。此舉還會造成人民幣貶值,並且增加中共及中資企業的外債支付成本。

為了對抗已經高達8.5%的通脹率,美聯儲在5月4日將利率上調了0.5個百分點。在此之前,美聯儲已在3月中旬將信貸基礎利率上調了0.25個百分點,這是自2000年以來的首次加息。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5月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數月內可能會多次加息50個基點。

由於借貸成本增加,較高的利率通常會使過熱的經濟降溫。隨著信用卡和貸款的利率增加,人們趨向於減少借貸。同時,支付儲蓄帳戶和存款證的利率上升,會鼓勵人們將錢存在銀行裡而不是花掉。

而不利的一面則是,任何擁有可調利率抵押貸款或信用卡的人,都會受到成本上升的衝擊。新屋和新車的銷售量會下降,一般的消費者支出也會下降。新發行的債券將提供更高的利率,因此債券價格會下降。美國政府的借貸成本將增加,從而推高美國債務與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率。

在全球範圍內,包括中國,美國的加息將削減企業的利潤,因為許多國際公司都以美元借貸。而另一方面,美元走強也會壓低外國進口商品的價格,因此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更具吸引力。

反過來,美國的商品出口則變得更加昂貴,因而海外對美國產品的需求將下降。更高的利率還會將海外投資吸引到美國,使其遠離中國。這將削弱人民幣,破壞其央行的貨幣政策。

由於多種因素,中國經濟一直在放緩。COVID-19疫情的前兩年,封鎖使消費者口袋裡的錢變少了。烏克蘭戰爭又讓問題雪上加霜,帶來了能源成本的膨脹、商品價格上漲、製造成本增加以及供應鏈的中斷。

對上海等主要城市的持續封控,已經使中國經濟降至2020年疫情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製造業和出口增長放緩。3月份的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4,到4月份時已經降至41.9。同樣地,衡量非製造業經濟的財新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從3月份的42降至上月的36.2。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減少,中國的抵押貸款額下降,整體貸款總額也已降至五年最低點。銀行4月提供的貸款數量大約是3月的一半。與此同時,影子銀行業也受到了衝擊。貸款額下降代表著消費者的悲觀預期,人們寧願持有現金,也不願花錢或投資。因此,消費者支出也隨之下降。

位於北京的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總部。攝於2021年12月13日。(Andrea Verdelli/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依賴內需作為經濟驅動力的計劃沒有奏效。彭博社5月13日報導稱,預計中國人民銀行將降息以鼓勵借貸和消費。與此同時,商業票據、短期公司債務的利率已在上個月降至接近於零的水平。可問題是:它還能再降低多少呢?

預計,中國人民銀行刺激經濟的努力將提高中國債務與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率,該比率目前已經高達77%。由於政府的刺激措施,中國的M2增速(衡量貨幣供應量的最寬泛指標)從3月份的9.7%上升至4月底的10.5%。貨幣供應量的增加通常伴隨著借貸的增加,但後者並沒有發生。

香港,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受到美國加息的沉重打擊。港元自1997年開始就與美元掛鉤。這種與美元掛鉤的做法曾使港幣保持穩定,但這也意味著香港央行將別無選擇,只能在貨幣政策上追隨美國的步伐。

與中國經濟一樣,香港的經濟也在衰退。5月,香港2022年的經濟增長預期被下調至1%到2%。利率上升將造成其經濟進一步放緩。較高的利率預期將會首先影響購房者市場,隨後在未來六個月內波及銀行和其它行業。

同時,美國加息與隨之而來的美元升值和人民幣貶值,將使中共更難償還其外債,而這些外債大多是美元債務。中國公司也將受到影響,因為中國大約四分之一的公司債務是美元債務。

惠譽評級已經將其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從4.8%下調至4.3%。這兩個預期數字,都明顯低於北京政府5.5%左右的增長目標。如果中國的封鎖和美國的加息持續下去,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可能還會再次被下調。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在亞洲地區工作了二十餘年。他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擁有上海交通大學的中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身為知名經濟學教授和中國經濟分析師,他為多家國際媒體撰稿。他還撰寫了一批涉及中國經濟議題的著作,包括《一帶一路之外:中國的全球經濟擴張》(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和《中國經濟簡明教程》(A Short Course on the Chinese Economy)等。

原文:US Interest Rate Hike Slashes China Growth Outlook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