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鑰】盜亦有道 大盜歸還財寶

作者﹕泰源整理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5月25日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道德內涵包含有仁、義、禮、智、信,也有忠、孝、廉、恥、節等等。在古代,即使是盜賊,也有偷盜的道義。

春秋時期,最有名的大盜叫盜跖。盜跖的手下曾問盜跖說:「幹強盜這一行也要有道嗎?」盜跖回答說:「哪有幹什麼不需要道的呢?能憑空推測出別人家中儲藏的財物,這就是聖明;入,衝在最前頭,這就是勇敢;退,走在最後頭,這就是義氣;能夠判定可否下手,這就是智慧;分帳時公平不藏私,這就是仁。不具備這五種品質 ,而能夠成為大盜,這是天下沒有的事。」[1]

可見,盜亦有道!就說小偷也有偷盜的道義,即使是當賊的,也有他們的所謂「行規」。反觀有些當官的人,有的行為不講道義,甚至連盜賊也不如。

宣城有一富戶姓韓,家中被竊賊闖入,損失了百萬資財。報官抓賊,但遲遲未能將竊賊逮捕歸案。不久,這家主人病逝了,留下八歲的少子少坤和寡母謝氏。婦孤子弱,無法妥善管理家業,族人中有豪強之輩就乘機欺負,暗中與管家狼狽為奸,侵占資產,不幾年韓家便家道零落,產業蕩然無存 。

孤兒寡母生活無著,最後連住房也變賣了。一天夜晚,謝氏織麻,兒子讀書,時至半夜,院子裡月光如水。謝氏推窗望月,想起韓家的不幸遭遇,忍不住哀嘆,兩行淚水潸潸而下。

忽然中庭有人聲傳來:「夫人,請勿悲嘆!令郎能讀書,將來必有成就。亦僅是十年辛苦而已。」

謝氏大驚,連問:「你是何人?」可好一陣都沒有回答。她急忙開門出去探視,可是月光滿院,卻寂無人影。當她正要回身進屋時,卻見門邊放著一隻藤箱子,不知從何而來?於是打開一看,裡邊裝滿黃金白銀,還夾有珠寶玉器。謝氏仔細審視再三,發現這些貴重財物乃是數年前家中被竊之物,心裡頓時明白這是剛才說話的那人送還的,便叫兒子守口如瓶,切莫把這事說出去。

從此,母子倆仍然含辛茹苦,相依度日,當然也拿出一點藤箱裡銀兩補貼家用。

少坤逐漸長大成人,應試入學為生員。不久又中了舉人,因成績優良而出任知縣。謝氏便將多年前夜裡收到的財物拿出來,將原來的住宅贖回,並修葺一新。少坤秉性聰穎,善於言詞,處事機靈,頗為上司器重,當了幾年知縣,薪俸收入甚豐。

一天,捕頭稟報韓知縣少坤,說是擒獲一名大盜。韓知縣親自升堂審問,誰知此盜神氣自若,問他名姓,他自稱鐵漢,不說真名。韓知縣惱怒,下令衙役用刑。可是,此盜精通氣功,能運氣來抵禦杖責,大棒落在他身上好像無事人一般,又給他戴上刑具,也對他不起效用。

此盜仰視堂上的知縣大人說:「你是韓少坤麼?十年前四月十八日夜間所說的話,你還記不記得?要是記不清了,何不回去問你母親。」

知縣聽見此盜直呼其名,又驚又怒,急命衙役將他暫時收監後退堂。歸家告知母親,母親拿出那隻藤箱細查,看見上面所蓋印章正是「鐵漢」二字,心想此盜必是當年歸還巨金的恩人,便對兒子說道:「看來此人乃是吾家救命恩人,我兒何不將他輕判!」

「不,母親有所不知,此人是一樁重案要犯,如果輕判了他,兒的縣令之職就保不住了。再說,他不過是把從咱家偷走的金銀財寶還回來,也說不上是恩人。如今我公事公辦,是他罪有應得,請母親不必為他求情。」少坤不聽勸,執意要將鐵漢法辦。

可謝氏語重心長地說:「昔日我們母子貧居之時,為娘終日勞作,含辛茹苦,卻不得一飽。他若不把金銀財物還於我家,我們母子早已餓死,哪裡還有今日。而且,他竊取的時間很早,如果這些財寶留了下來,亦早落人族中豪強之手,也無我母子之份。此人盜竊在我家富裕之時,而還回則在我母子窮困之際,兒想一想,這樣大的恩惠難道不是好人才能做出來的麼,你怎麼可以忘恩負義呢!」

少坤聽了謝氏的話,雖然有所觸動,但又稟道:「母親說的也是正理。只是,如若他以恩人自居,此事傳了出去,外人必來追問,於兒就不利了。而且,他來去無蹤,人心難測,還不知以後他會怎樣?依兒所見,不如殺人滅口,最為妥善。」

謝氏聽後,還未回答,忽見一道白光由窗而入,窗欞一下折斷,隨即一位短衣窄袖的漢子立在面前。韓少坤定晴一看,來人正是鐵漢,頓然渾身發顫。

那方鐵漢笑著說:「韓少坤,你好狠心,以怨報德,還挾持你的母親準備下毒手加害於我,真是太歹毒了。」

少坤魂飛魄散,木然而立,啞口無言。瞬間,又見白光如閃電飛旋,韓少坤一時感到額頭疼痛。待光閃過,只見鐵漢立於屋脊之上,手捧三尺寶劍,拱手說了一聲「再會!」旋即消逝於蒼茫夜空中。

待韓家母子清醒過來,謝氏看到兒子的兩道眉毛已被連皮削掉。幸虧鐵漢手下留情,沒有取走他的命,心裡暗地感激。

當天晚上,獄吏稟報大盜越獄,韓少坤自是早知悉了。因為這一天的遭遇,他嚇出一場病來,無法處理政事,就被罷了官。@*#

註釋[1] :原文出於《莊子·外篇ㆍ胠篋第十》:「盜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資料來源:《清稗類抄》

─點閱【人生之鑰】系列─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