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5月18日訊】民間常說,在爆發水、火、刀、兵等災難之前,冥府都要製作造劫簿,這大概是為了確定發生災禍的範圍、類型和相應的死亡之人。看來冥冥中,一切都是老天有意安排的。
黃河與長江,是中華民族引為自豪的兩條母親河,五千年來養育了無以計數的世代中國人。同時,黃河還被稱為「中國的悲傷」。有人統計,從西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到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2000年間,黃河洪災共發生了316起,平均每六年就發生一次洪災,高頻率令人瞠目。至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發生的黃河特大洪災,可謂是創下了世界悲慘史記錄。
光緒十三年(1887年),黃河在河南省鄭州下汛十堡處決口,決口處最初僅有30餘丈,誰知三天後竟然擴大了10倍,達到了300餘丈。黃河水南趨灌入賈魯河,又東會渦河,南注周家口,入淮河,全河繼流,災情嚴重。
鄭州作為中原腹地的一座大城市,卻成為最嚴重的受害者。在黃河決口後,幾秒鐘內,鄭州城就遭到凶猛的河水所包圍,水深十幾米,中牟城被沖毀了,洪峰到達古城開封時水位高達近40米,至於開封以東數千個村鎮則完全被淹沒。洪水所到之處,均遭水淹,官署、廟宇及居民房舍全部倒塌。
根據史料,這場災難應該是發生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這是繼光緒十一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後最大的一次決口。這次黃河決口致使超過200萬(一說93萬;一說最保守估計150萬;一說700萬)人罹難。清史研究學者夏明方曾經說這是「近代中國人口損失最嚴重的一次洪水災害」。英國密德薩斯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彼得・霍夫稱其為「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自然災害之一」。
根據張萃航講:鄭州黃河決堤之前,有一位刺史名叫楊裕庭,他居住在汴梁(今河南開封)的官署中,但在發生鄭州水災的前一年,他突然罹患重病。他的朋友周子級、吳峻卿得知後,就一同前去探視楊裕庭。
當他們見到楊裕庭時,只見他在病中囈語,持續地重複說「造冊大忙」,說完後又忽然大笑了起來。大家都感到很奇怪,就問他笑什麼?楊回說:「我笑孟則戴四摺銅帽,時時下墜。他在百忙之中,不得不用手屢屢扶帽,他那樣子真是滑稽可笑。」當又問孟則在哪兒?楊回答:「我們正在一起做事。」
孟則是張別駕的字。張別駕居汴梁城馬號街,距離楊裕庭居住的雙龍巷很遠。周、吳探視完楊裕庭,接著又一起去探視張別駕。
到達張宅,才知道張別駕也在病中,進屋一看,症狀居然跟楊裕庭一樣,說的話也跟楊裕庭一樣,都是在說「造冊大忙」,而且也像楊裕庭說的那樣不斷的舉著自己的左手,上至耳邊作整帽子的樣子。
二人一看,這絕非好徵兆。張別駕的妻子這時走出來詢問兩人:「你們看孟則的病怎麼樣?」兩人沒有將實情告訴她,只是說了幾句安慰的話。過了不長時間,楊、張就相繼謝世了。那年是光緒十二年(1886年),第二年鄭州黃河決堤,淹死人無數,後來人們才知道,所謂的造冊是為了這件事。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