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5月09日訊】常常覺得睡不飽,容易感到疲憊嗎?慢性疲勞是現代人常有的問題,是生活長期失衡的結果。除了調整生活,還可以從飲食及按摩改善。
你是哪一種累?
「好累喔!」相信許多人都曾不自覺冒出這句話。來自工作、家庭的壓力、緊湊的生活步調,都讓人覺得身心疲憊。長期下來,可能睡不好、睡不飽、精神和體力都越來越差、記憶力也變得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感到肌肉酸痛、頭痛等等。
如果長期有這些情況,很可能是得了「慢性疲勞症候群」。民安中醫診所院長李艾玲指出,傳統中醫把慢性疲勞分為實症和虛症,虛症又進一步分為氣虛,以及陰虛和血虛。
實症:
這類患者有肝陽上亢的情況,通常是生活壓力很大、工作時間長或很耗體力,經常需要喝提神飲料來撐著工作。
症狀表現:入睡困難,可能躺著1~2個小時都睡不著、沒有睡意,造成隔天醒來還是很疲憊。然後,患者在很累的情況下,一直喝提神飲料,影響睡眠,造成惡性循環。
李艾玲遇到的這類患者以男性居多,例如勞工朋友,她會去了解這類患者平時的生活情況,並給出建議。例如,建議患者在某個時間點後,儘量不要再飲用提神飲料,避免大腦被這類飲料刺激而活躍,進而影響睡眠。
虛症——氣虛:
氣虛患者多屬於長時間久坐、運動不足的人,而且工作需要多動腦筋,或是平時思慮、煩惱過多。
症狀表現:晚上睡得著,但常覺得睡不飽,容易感到疲累。
李艾玲表示,患者可能早上剛睡醒,覺得精神不錯,但過了沒多久又覺得累了,「氣虛的人很常有這些情況」。
虛症——陰虛、血虛:
晚上還要工作、常熬夜追劇或打遊戲的人,容易有陰虛體質。如果本身造血功能不好,會造成陰虛加血虛。
中醫有陰陽之說,講究陰陽平衡。陰為物質面,如器官、血液、體液等;陽為能量和器官的功能。李艾玲指出,晚上沒睡的人,會把「陰」很快消耗掉。
症狀表現:情緒容易煩燥,心悸,晚上很累且有睡意,但睡不著。
她有患者是產婦,生產時有出血,加上要按時餵母奶,睡眠休息時間會被中斷,有明顯陰血虛的症狀。患者服用養陰補血的藥物後,雖然睡眠仍會被餵奶行程中斷,但累得時候,想睡就能睡得著,體力也變得比較好。
除此之外,患者還額外得到一個好處:母奶變得足夠。李艾玲表示,產婦、照顧嬰幼兒的媽媽們多有陰血虛的情況,藉由中藥改善後,不僅可提升睡眠效率,還能使母奶充足、避免產後掉髮。
按摩肩頸、手掌2部位 補氣、有效消疲勞
慢性疲勞分為三種,但臨床上多有證型混合的人,例如氣陰兩虛、虛實夾雜。中醫會判別哪一證型較明顯突出,作為主要治療方向,藥物比例抓重一點。
除了藥物治療,慢性疲勞患者還需要努力調整生活型態,並輔以按摩及飲食改善、消除疲勞。
● 按摩肩頸
從脖子的風池穴一路按到肩膀上方的肩井穴,多按幾次。
風池穴位於兩耳後、靠近髮際線上方的凹陷處;肩井穴位於大椎穴(低頭時,頸後凸起下方的凹陷處)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處。
李艾玲提醒,一次只能按一邊,例如先按左邊,再按右邊,會比較安全。因為兩邊同時按,加上按摩力道如果太大,容易讓頸部血管變狹窄,影響血液循環。
實證患者多有肩頸僵硬的情況,尤其是腦力工作者,風池穴到肩井穴這一段會非常緊。他們按摩此處會有腦壓瞬間降低的感覺,能有效消除疲勞。
虛證患者也適用此按摩法來放鬆,但力道可以再輕一點,太用力容易造成更累、更不舒服;這類患者還建議可加按合谷穴,有補氣效果,平衡虛證體質問題。合谷穴位在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間,偏向食指側的凹陷處。
● 調理飲食
消除實證疲勞:飲食上不宜食用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也不適合飲酒、進補。因為這些飲食都容易助熱上火,加重實證患者的症狀。
消除氣虛疲勞:中醫認為,紅肉能補血,白肉能補氣,因此氣虛患者可適量白肉,例如雞肉、海鮮。
料理中還可加入黃耆、西洋參等可以補氣的藥材,例如黃耆雞湯。李艾玲指出,這類藥材為平性,不分體質,適合一般民眾自行使用。至於高麗參等屬於紅參類的藥材,較適合單純虛寒、氣虛的體質。有些人的體質是氣虛又帶點火氣,食用高麗參就容易上火。
另外,這類患者建議多運動。但習慣久坐不動的人,本身可能也不愛運動,建議先從簡單的開始。例如,每天散步、快走10分鐘,對健康也有促進效果。或是做自己喜歡、可以持續進行的運動。
消除陰虛、血虛疲勞:陰虛的患者可以適量食用百合、山藥、木耳等滋陰食物。血虛的人,可以吃紅棗、枸杞、當歸等有助補血的中藥材。這些藥材和食材都可以入菜煮湯,跟很多食物都很好搭配。
當疲勞來自煩惱 在心裡畫個界線吧!
「我臨床上碰到的患者,他們很多時候都在煩惱別人的事」,李艾玲說。這類患者以中老年婦女居多,常煩惱兒子或媳婦如何、孫子怎麼樣、老公又怎樣等等,而且多屬於氣虛型的慢性疲勞,就是因為思慮太多的關係。
對此,李艾玲分享一個減少煩惱的方法:「我自己會在心裡畫個界線,分清這件事是自己的事,還是他人的事。我覺得這個練習,對我的幫助挺大的。」
例如,當判斷出是屬於自己的事,能自行決定如何做、要不要做。如果是家人,旁人只能去提醒,願不願意進行,是家人自己的事,最終的結果也是他自己去面對。
因為,要改變自己的惰性或培養運動習慣都不容易了,要改變他人更難。對方可能還覺得他根本不需要改變。
曾於台大攻讀心理學的李艾玲強調,「畫清界線是降低心理負擔很重要的一步」。如果是別人的事,不管自己再怎麼努力,可能也很難改變,還會很挫折。何況,很多人總在煩惱他人的事,結果自己身體反而變差了。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