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還未結束,世界軍力前三名的差距卻一再被拉大。美軍一騎絕塵,無人可望其項背;俄羅斯和中共軍隊應該暫時還能留在前三名的榜單上,但綜合軍力與美軍難以匹敵。
俄軍在實戰中暴露了多方面的差距,包括情報、遠程精準打擊、空戰和空襲、聯合作戰、士官戰術素養、補給、總體規劃、組織和指揮等。
接上篇:俄烏實戰凸顯世界軍力前三名的差距:遠程打擊
空戰與空襲
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軍首輪導彈攻擊後,空中打擊隨即展開。
美國空軍的96架F-15C空優戰機專職於空戰;48架F-15E、212架F-16多用途戰機,主要進行戰術空襲;參與空襲的戰機,包括A-10攻擊機144架、F-111F攻擊機64架、F-117A攻擊機42架、B-52轟炸機36架。
美國海軍投入了F-14戰機109架、F-18戰機89架;美國海軍陸戰隊也部署了F-18戰機78架、AV-8B攻擊機84架。美國陸軍投入了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245架、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141架。
以美軍為首的盟軍總計部署的固定翼飛機,包括其它的偵察機、預警機、電戰機、加油機、運輸機等,超過2,780架;共出擊了超過10萬架次,投下了8.85萬噸彈藥。
美軍的空優戰機牢牢掌控了制空權,伊拉克空軍完全不是對手。美軍佔有了絕對制空權後,通過空襲癱瘓了伊拉克的空軍基地,數百架戰機或者被擊毀,或者逃往伊朗;美軍更大規模的精準空襲基本摧毀了伊拉克的主要軍事目標,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隊的行動。
31年後,俄軍入侵烏克蘭,也出動了大批主力戰機;美國國防部估計,俄軍總計部署了約300架多用途戰鬥機。實戰中,俄羅斯空軍無論總體規模、制空能力和空襲效果都相去甚遠;若比較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俄軍更相形見絀。
俄軍未能掌握絕對制空權
俄軍出動了大批精銳戰機,包括Su-35、Su-34、Su-30多用途戰鬥機,還有前蘇聯的Su-27戰鬥機和Su-24、Su-25攻擊機等。面對烏克蘭至多數十架Mig-29和Su-27,應該輕易奪得制空權,但實際上烏克蘭戰機仍在少量出動,表明俄軍戰機沒有定期在烏克蘭上空巡邏,隨時掌握空域。
烏克蘭戰機估計主要從西部機場起飛,似乎俄軍戰機並未試圖控制烏克蘭西部空域,也沒有大規模轟炸烏克蘭西部的機場設施,弱小的烏克蘭空軍還在運作。
烏克蘭正急迫地希望得到東歐國家的Mig-29戰機,烏克蘭飛行員可以立即操作、投入戰鬥。大概烏克蘭空軍看到了俄軍戰機無法實際控制整個空域,因此不想完全拱手讓出領空。
俄國空軍並沒有專門的空優戰機,Su-35、Su34、Su-30都從S-27發展而來,屬於更注重對地、對海打擊的多用途戰鬥機,前蘇聯的Su-27戰機反倒相對更像空優戰機。
美軍的F-15屬於典型的空優戰機,1976年開始服役,現役的F-15C/D總計266架;後期版本的F-15E多用途戰鬥機現役165架。2005年,美軍第五代隱形空優戰鬥機F-22開始服役,現役178架。
相比之下,俄羅斯不但沒有專職的現代化空優戰機,第四代戰機的數量與美軍的差距也較大;俄羅斯的第五代戰機Su-57剛剛開始交付,似乎沒有投入烏克蘭戰場。美軍的第五代隱形多用途戰鬥機F-35已經超過450架,準備全面取代現役的934架F-16,以及部分F/A-18。
俄軍戰機從質量到數量,與美軍都難以匹敵,在烏克蘭戰場上的表現也確實令人大跌眼鏡。
俄軍空襲效果有限
按照美國國防部的信息,俄軍戰機每天出動150-300架次,數量不算少,應該主要實施對地空襲。然而,俄軍的空襲與美軍現代化的精準空襲不可同日而語。
俄軍情報能力的差距,也真實地反映在了空襲效果上。早期空襲中發射的導彈,並未真正摧毀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指揮和通訊系統,沒能彌補地對地導彈攻擊的不足。後期俄軍戰機更多使用了非制導的傳統炸彈,變成了無目標的狂轟濫炸。俄軍導彈時而偏離目標,炸彈時常落入居民區,沒能有效空襲烏克蘭的軍事目標。
俄軍戰機也未能與地面部隊有效配合,幾乎沒有對地面戰鬥提供直接支援。俄羅斯空軍看似佔據了空中優勢,但地面部隊仍在獨自與烏克蘭軍隊交戰,甚至大批直升機都沒能及時支援裝甲部隊。俄軍沒有向外界展示出現代化的立體作戰能力,與世界軍力第二的名頭不相符。
俄軍戰機出動次數不少,但對烏克蘭西部的空襲較少,幾乎沒有威脅到烏克蘭的補給線,美國和北約的武器源源不斷地送到了戰場。
俄羅斯唯一的航母仍在大修,海軍沒有能力從黑海發動空中打擊,空襲的重任全部落在了俄羅斯空軍肩上,需要應付烏克蘭東部、南部、基輔和哈爾科夫各地的任務,也確實沒有能力再兼顧烏克蘭西部了。
美國空軍之外,配備了F-35戰機的美國海軍,實際空中戰力恐怕也超過了俄羅斯空軍。俄軍第四代戰機不斷被烏克蘭防空系統擊落;美國的單兵毒刺導彈和英國的星光導彈,令俄軍直升機成了驚弓之鳥,在空中不斷釋放干擾彈,顯得相當狼狽。
中共俄製戰機的尷尬
世界軍力排名第二的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上陷入尷尬,令排名第三的中共更尷尬,中共的主力戰機恰恰是俄羅斯血統。
前蘇聯時代,中共獲得Mig-21戰機技術;中蘇交惡後,中共戰機的發展陷入停滯,殲-7、殲-8僅能繼續模仿、改進Mig-21。中共的殲-10戰鬥機號稱自主開發,實際應該借鑒了以色列的幻獅(Lavi)戰鬥機,前身是法國的幻影-5戰鬥機。但殲-10始終是輕型戰鬥機,主要用於領土防空。
中俄關係正常化後,中共從俄羅斯引進了Su-27生產線,仿製了殲-11;之後又引進了Su-30,仿製了殲-16,目前是中共的主力戰機,現役大約150架。中共最後又購買了24架Su-35,但沒有繼續仿製。
由於國產發動機性能達不到要求,中共仍在大量進口俄羅斯的飛機發動機。儘管中共號稱國產機載設備性能超過了俄羅斯,但並未在實戰中得到驗證,而且核心零部件很可能來自西方國家。
中共的殲-20模仿了美軍的F-22,但一直未能真正量產,發動機不過關仍是關鍵的一項難題。美軍證實,殲-20主要用於空戰,應該沒有空襲能力。
中共現有的2艘航母,同樣是前蘇聯航母的仿製品,艦載機殲-15也模仿了Su-33,但Su-33已經被俄羅斯航母棄用。中共航母並未真正形成戰力。
中共主力戰機殲-16約150架,還有24架Su-35,整體數量尚不及俄羅斯的同型機,俄羅斯現役97架Su-35、110架Su-30、125架Su-34。中共現役殲-11的數量超過了俄羅斯的Su-27,但並未列入中共的骨幹裝備,實際正在落伍。
中共始終未能獲得俄羅斯的轟炸機、攻擊機技術,只能繼續模仿、改進前蘇聯的早期轟炸機;中共也沒有真正獲得俄羅斯的加油機技術,直升機還在抄襲模仿中。
中共空軍應該很想超越俄羅斯空軍,若俄軍戰機在俄烏戰爭中繼續遭受損失,中共或許能看到趕超的希望。
小結
俄羅斯空軍在實戰中的表現,與美軍的差距相當大。除了戰鬥機和攻擊機外,俄軍的偵察機、電戰機似乎也沒有發揮作用,美軍的偵察機和電戰機卻對烏克蘭軍隊提供了關鍵的支持。
世界軍力排名第一、第二空中力量的巨大差距,應該令排名第三的中共相當受挫。
在中共軍備競賽的壓力下,擁有155架F-15和62架F-2的日本空中自衛隊正加緊升級,若訂購的147架F-35全部交付,真實戰力恐怕會緊隨美軍,碾壓中俄。(未完待續)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