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地的契合 清明節有哪5大習俗?

作者: 容乃加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4月06日訊】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民俗節日。在中華文化中,代表著掃墓祭祖的清明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進入黃曆季春三月,此時處在陽氣轉盛、陰氣轉衰的轉捩點上,天地清明,陽氣盛發,萬物皆已萌芽。自古流傳下來許多清明習俗,和這個時期的節氣息息相關,也多和相傳關乎介之推的寒食(冬至節後一百零五天)、上巳節的習俗結合為一。因這三個節日非常接近,到了清代已經是「清明即寒食」,古今習俗輾轉融合相傳,成了現今的清明節俗,匯聚成中華傳統文化豐厚的天人合一的內涵。

豐富的清明習俗,充分表現人間與天地的契合,展現澎湃的生命力和生命密切的繫連。

一、掃墓祭祖

清明是節氣之一,緊接在寒食節後頭,後來兩節合而為一。寒食節掃墓相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國的介子推。在唐代時,寒食掃墓、祭祖原是帝王公卿的吉禮之一;在唐高宗時,增加清明祭拜禮。到了唐玄宗在位期間,寒食上墓拜掃才演變成為民間禮俗。

當時,有許多百姓展孝思,仿效王公上墓拜掃的禮法,也在寒食節掃墓。在開元年間,唐玄宗就下制允民間士庶於寒食上墓拜掃,以展子孫孝思,並列入五禮之一。禮制規定,準備祖先生前愛吃的食物上墓奠祭,行禮於墳墓南門外,祭拜後哀泣辭別,不可作樂,允許在看不到祖先墳墓的地方食用祭品。

古今相較,差別在於:比起現今式微的寒食,古代百姓比現代人更加重視寒食節,像從部分的詩句中,就發現時人在寒食期間赴城外掃墓的情景:

「開元坡下日初斜,拜掃歸來走鈿車。」(唐代韋莊《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三》);「春山銜日半城隈,寒食家家掃墓回。」(明代陳民俊《日月湖竹枝詞其五》)

到了宋代,寒食節有三日接著是清明,「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墳,但還是以寒食那天最盛。(《東京夢華錄》記載)士庶塞滿出城的各個城門,好像是今人車輛滿塞高速公路一樣。賣紙錢、紙馬的店舖當街用紙相疊作成樓閣。

二、清明食俗冷食和春蔬

冬至後一百零五日為寒食節,古代寒食節是禁火不舉炊的,一是周朝就有四季出新火的禮制,寒食禁火清明出新春火(稱「柳之火」);一說是因為紀念介子推而斷火,冷食三曰,作乾粥(陸翽《鄴中記》);南朝時吃甜大麥粥、杏仁酪和春日生菜。(《荊楚歲時記》)。

今天有些地方在清明吃「潤餅」也帶有這種吃春日生菜的遺風。「潤餅」也叫春捲,以薄麵餅皮包春蔬和蛋皮絲、豆乾絲、肉絲,灑上糖粉和花生粉調味。古人說,黃曆「三月採食天壇之龍鬚菜,味極清美;香椿芽拌麵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帝京歲時紀勝》)宋人上墳祭拜官人用麥芽糖糕點、糖果,一般人用棗餅漬薑(《武林舊事》)。

三、祓禊禳災踏青春遊

明代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遊》:「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在春光明媚惹人醉的清明這天,男男女女、老老小小結伴成行踏青,乘春逐風光,遊戲笑鬧,穿柳探花,眾人來一場讓人賞心悅目的春之遊。不過,當我們在清明踏青出遊之際,可別忘了這可是起源於古代的「祓禊」。

由於古來儷人、公子王孫在上巳日到河邊祓禊、禳災招祥,是一種風尚。唐代詩人萬齊融亦撰詩句刻劃當時情景:「佳人祓禊賞韶年,傾國傾城併可憐」;《三日(一作上巳)綠潭篇》亦載:「公子王孫恣遊翫,沙場水曲情無厭」。

其實,這種到河邊祓禊潔身的習俗是源於周朝的禮制,「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歲時祓除在三月上巳舉行,為何在這時舉行?因為這時天地「清明」是一年中最好的健身時機,此時用香薰草藥來沐浴潔淨身體,效果相加相乘,周朝人特稱為「釁浴」。

春秋時代的鄭國人有民俗,上巳之日,男子、女子在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持蘭草,祓除災禍不祥(見《詩經・鄭風・溱洧》)。漢時傳繼這種習俗,三月上巳日,官家、民間都在東流水上,洗濯祓除宿垢疾病(《後漢書・禮樂志上》)。還有一說,三月三日,清明之節,於水側祈禱祭祀,以祈求豐年(《通典・禮十五・祓禊》。

如今祓禊習俗,可謂是後代清明節踏青春遊的起源了,大人、孩童,連同平日難得邁出門的女子都在這期間穿上新鞋踏青、探春,因此清明節又稱為「踏青節」。

四、天地清明曲水春宴

到了魏晉時期,在上巳、寒食時節,曲水間的祓禊春宴就在宮中和文人間盛行起來了。王羲之名作《蘭亭集序》,正是在祓禊曲水宴的時空背景中產生的。

唐代時期,這種雅緻風尚亦盛行宮中,皇帝在黃曆三月上巳日賜宴曲江,曲水流觴,羣臣賦詩,一時風雅發發。唐文宗《上巳日賜裴度》詩的「題註」寫了時空背景:「上巳曲江賜宴,羣臣賦詩」。

當時官僚、文友間也在寒食、上巳期間舉行這種春宴,白居易《會昌春連宴即事》聯句寫道:「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雞黍三家會,鶯花二節連」。

唐代時期,清明時節的河邊水濱賞花會已經成為全民盛會,唐代劉駕《上巳日》即描寫了真實情狀:

上巳曲江濱,喧於市朝路。相尋不見者,此地皆相遇。

日光去此遠,翠幕張如霧。何事歡娛中,易覺春城暮。

……

五、清明時節名勝成市斷鷂放災

到了宋代的清明節,時城人出城掃墓、踏青,引來各種玩藝把戲,聚集成市,吃喝玩樂,應有盡有。來看看南宋一代西湖掃墓情景,據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記載當時景況:

是日傾城上塜,……蘇堤一帶,桃柳印陰濃紅翠間錯走索、驃騎、飛錢、拋鈸、踢木、撤沙、吞刀、吐火、躍圈、觔斗、舞盤、及諸色禽蟲之戲,紛然叢集。而外方優妓、歌吹、覓錢者,接踵承應。又有綵妝傀儡、蓮船、戰馬、錫笙、鞀鼓、瑣碎戲具,以誘悅童曹者,在在成市。

清明節時的風景名地西湖畔宛若集市,攤販聚集湖畔桃柳濃蔭下,吸引大人小孩聽歌看戲玩耍,熱鬧非凡,玩耍遊藝的品項林林總總,集市之大成不讓古今專美於前。城外四野園囿之間彷如市集般熱鬧,人們尋芳討勝,極意縱遊,柳蔭花下友朋之間的聚會比比皆是。

《帝京歲時紀勝》還記載了「斷鷂放災」。到了清朝,除了掃墓,傾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是紛紛走向四郊。他們各自攜帶著紙鳶線軸,待祭掃完畢,就在墳前施放紙鳶比高下。紙鳶就是風箏,也叫紙鷂。清代時人稱這一習俗為「斷鷂放災」:人們將希望禳除的災禍、病情寫在風箏上頭,然後將風箏放上天際,等到風箏隨風高飛、飛遠後,就剪斷絲線,寄望災病隨著風箏在風中消逝。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 張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