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4月01日訊】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在中國多省持續延燒,各地經濟受到不小的衝擊 。同時,各地政府出台的嚴厲封控措施,對預備上市的公司也造成阻礙,逾70家公司被迫暫停IPO(首次公開發行)進程。
據中國《證券時報》3月30日的報導,從21至29日期間中國科創板和創業板累計已有71家企業IPO中止審查。其中,科創板IPO中止審查項目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發行人及其中介機構無法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盡職調查、以及回覆審核詢問等工作;而創業板中止項目的原因則是,因疫情影響而需要更新財務資料。
報導表示,現在正是上市企業公布2021年年報的熱季,IPO企業需要及時補充提交最新的財報數據。但中國多地疫情嚴峻,導致中介機構不能正常出差、辦公,這也使得審查進度受到影響,因此上述企業的IPO暫時中止。
當前,中國大陸正在經受嚴重中共病毒疫情的打擊,吉林、上海、長春等多個大中城市,因疫情嚴重而全面或局部封城,眾多的合資企業和代工工廠因此被迫停工,民眾被要求反復做核酸檢測,嚴厲的「清零」政策讓地方經濟與社會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僅深圳一地封城停擺一週,估算經濟成本就約600億元人民幣。而深圳當局在這一週內累計僅查出643例陽性患者,中國網民因此調侃說,這相當於找出一名感患者的成本為一個億。
而吉林省作為中國汽車工業重鎮,近期因疫情而採取的封鎖措施,導致包括多家大型合資汽車廠全部停產,長春一汽集團下屬五大整車工廠也已全部停工。
在全球很多國家都已採取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正常開放社會恢復經濟,唯獨中共當局仍然不惜付出極高的經濟與社會成本,也要堅持嚴厲的「動態清零」防控措施,這個現象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討論。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 The 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國能否實現社會開放,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mRNA疫苗(即信使核糖核酸)的效果,二是北京的政治考量。
她表示,在mRNA疫苗這方面,中國國產的疫苗在對抗變種病毒效果不佳已被證明,但因為背後涉及到巨大的利益集團,中共官方一直不願意從外國進口效果更好的mRNA疫苗。
她說: 「上週我看到科興公司(SINOVAC)的年度財務報告,去年其總利潤就高達400億美元。這表示他們占據了巨大市場份額,並形成利益集團。如何擊敗這個利益集團,存在很大的內在困難。」
孫韻認為,政治考量方面,主要是在今年中共二十大習近平連任之前,北京當局不太可能冒著讓病毒大規模傳播的風險,來實現社會開放。
美國非營利無黨派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的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則表示,即使通過嚴厲的封鎖措施,暫時讓疫情得到控制,但事情不會到此為止,由於中國民眾對病毒缺乏群體免疫力,未來疫情還是隨時可能反彈,還會有下一波疫情來襲,然後同樣過程再來一遍。
他說,「我把它稱之為中國的西西弗斯時刻(指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的任務)」。
(記者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