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不擴大房地產稅試點的背後

Facebook

3月16日,中共財政部明確表示年內不會擴大房地產稅試點城市範圍。這是一個強烈的經濟維穩信號,但其影響遠不止於此,凸顯了習當局的困境和中國經濟的糜爛。

首先,開徵房地產稅不僅是經濟行為,還具有特定的政治內涵。試想,如果房產都透明了,「房叔」怎麼逃?貪腐不都暴露出來了嗎?因此既得利益者對開徵房地產稅是非常抵制的(參見筆者「房地產稅成中共雞肋?」一文)。

但是,房地產已經綁架了中國經濟,泡沫隨時可能破裂,迫使習當局不得不重手整治,使出開徵房地產稅的大招,力圖使其軟著陸;同時,習當局還想借房地產稅的出台,推進「共同富裕」,以此作為自己的政績和政治旗幟(所謂「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因此,2021年3月,「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健全地方稅體系」被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同年10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正式吹響了房地產稅改革的號角。

不料,高度畸形的房地產市場卻就此進入拐點,一蹶不振,並加劇了經濟頹勢。這嚴重衝擊著習當局今年的重中之重——「勝利召開」「二十大」,於是不得不宣布年內不會擴大房地產稅試點城市範圍。這可不是單純的經濟官僚的政策調整,而是習當局的一次政治挫敗。

其次,直到3月16日才明確不擴大房地產稅試點,表明習當局雖然認識到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仍沒看透2022中國經濟的頹勢,抱有很大幻想。(一)將經濟增長率高定為5.5%。須知2020和2021兩年的平均增長率官方數字也只有5.1%,連IMF都已將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4.8%。(二)2022年的變數也太大了,如疫情突變、俄烏戰爭、美國可能對華制裁等等,當局明顯預估不足;更要命的是,政策思路僵化,以為只要放寬政策、調整一下就可過關,而沒想到形勢的急劇變化需要重構政策。

例如,2021年下半年地方政府賣地已經困難了,但當局對土地市場走勢的不確定性仍嚴重低估。財政部在《關於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只是將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其中土地出讓金占比超九成)同比增速從去年的0.9%下調至今年的0.4%,中央帳本預留4,000億元(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總量較支出總量多出4,000億元,多家機構猜測,這或為地方財政緊張、完成預算目標存在難度的情形留出政策空間)。

然而,3月18日財政部公布的「2022年1—2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7,922億元,同比下降29.5%。這才是真正的「遠超預期」。而土地出讓金的超預期下滑,將直接導致地方可用財力下降,或引發地方財政危機、債務危機,因為地方政府顯性債務中的專項債券和隱性債務(城投平台舉債融資),多依賴土地出讓金。

再次,習當局之所以看不穿2022年中國經濟的頹勢,一個重要原因是被統計數據騙了。例如,從統計數據來看,賣地收入2020年創歷史紀錄為8.4142萬億元人民幣,在這個基礎上2021年仍同比增長3.5%,達到了8.7051萬億元。從這個角度看,上述的財政部2022年的相應預算調整也不是沒道理。

問題是,統計數據有貓膩。這裡倒不是強調數據造假,而是指數據的真實經濟含義。以2021年賣地收入為例。根據官方數據,2021年上半年出讓收入3.4436萬億,同比增長22.4%,但7月份開始地就難賣了,可為什麼下半年仍賣出了5.2615萬億呢?

一個重要原因是地方國企、平台公司拿地。尤其是年底最後一輪土拍,正兒八經的國企、央企開發商也拍不動了,這時地方政府的國企、平台公司(城建城投)就上場了。尤其在上海、廣州、鄭州、南京、蘇州、無錫等城市表現明顯,拿地(塊數)占比超過50%。而它們拿地呢,多數是假拍,拿地是待以後再向市場轉讓,或者依此進行融資。為什麼這麼幹呢?是因為從2022年1月1日起,全國土地出讓金轉由稅務局收取,絕大多數地方為了規避這個規定,就在去年四季度搶著將土地拍掉了。而且,這裡面的水特別渾。例如,在沒有其他競買者競價的情況下,「自己給自己加價」,山東日照一國企在一次土地拍賣過程中,自行連續4次加價,總共加價一個多億,並最終以10個多億的價格將土地拍下,其成交樓面地價達到15,126元/m²,遠超當地一萬出頭的樓市均價。

以這樣的方式得到的賣地收入,雖然統計數據看上還去不錯,但只會起誤導作用。荒唐的是,不僅是財政部、中央被誤導了,就是地方當局也把自己騙了。例如,根據「2022年1—2月財政收支情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7,922億元、同比下降29.5%;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支出9,311億元,同比僅下降8.2%。這說明地方還在大量收整土地,繼續做著賣地夢。

中共政權,中央亂指揮、地方亂糊弄,真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只是老百姓遭殃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