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院管事: 清零政策致混亂 生與死都要排隊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3月22日訊】香港疫情經過了兩個月的大規模飆升後,正逐漸回落。一位在香港公立醫院負責清潔和搬運的管事,日前接受媒體的連線專訪,講述了他在過去兩個月裡的見聞與感受。他認為,導致這次醫院混亂的原因,是香港政府一直堅持清零政策。

據新浪網的醫藥新聞專欄《八點健聞》3月21日報導,孫坤(化名)是香港一家公立醫院的管事,他的工作內容,主要是清除醫療垃圾、搬運醫療設備、轉送高危病人以及搬運死者遺體。

據孫坤講述,他從2019年12月進入醫院做管事。在疫情暴發前,他的工作主要是處理清潔訂單,更換病床上的床單和房間內的窗簾,用漂水給病房消毒等,那時候只要不是處理高風險病房,平時他唯一的防護設備就是一隻防護用的外科口罩。

自從疫情爆發後,由於不斷有同事感染隔離,他的工作量增加到了每天工作18小時。為了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家人,他將近三年沒有回家了,獨自居住在一間18平的屋子裡。由於經常超長時間工作,當他下班打車回宿舍時,有時司機會用異樣的眼光打量他,這時他才意識自己的便衣早已散發著腐臭。

孫坤說,今年2月中旬,當新一波疫情開始大規模傳播時,醫院的確比較混亂。而導致混亂的原因,是香港政府一直堅持清零政策,結果大量輕症患者湧入醫院,病房很快就不夠用了,公立和私立的醫院都沒辦法承接。

首先是急診嚴重擠兌,在醫院裡,有許多老人在寒風中蓋著鋁紙等待急診室的床位釋放。許多來自養老院的患者都只能待在露天的臨時營帳裡排隊等待入院,而這些老人大多不戴口罩,沒打點滴,只是躺著。

在公立醫院已人滿為患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尚未提供一套有效的機制讓其它那些私立醫院運行起來:有沒有系統的治療指引手冊、職員感染了是否需要隔離、隔離的費用由誰來承擔 ······許多事情都沒有落實。

而且在這一波疫情的頭一個月,醫院的出院標準還維持很高,結果就是大量有需要的人不能入院治療。後來因為病床實在不夠用了,醫院方面才把出院標準降低為兩次自測陰性就能出院。

孫坤還記得,2月18日,寒風吹得刺骨,醫院從中午 1 點忙著把露天臨時營帳裡的病患遷移到負一樓的急診室走廊去避寒,那天他拆了三個臨時營帳,搬了30張病床,整個過程混亂、慌張、疲憊,就像打仗一樣。

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醫院中每天越來越多的死者的遺體需要運送去殮房。由於殮房停屍位不夠,他也曾經只能把遺體搬運到尚在裝修的病室裡去。

自3月5日起,香港每日新增新冠死亡超200例。

孫坤說,那時候不論是活著的病患還是死者的遺體,都得排隊等著:生的人在急診室裡面等著床位去躺著,死的人睡在床上等著殮房去安放。

他曾經接到過一次任務,把遺落在醫院各個角落放置超過三週的7 具遺體,暫時運送到殮房冷藏櫃旁側擺放,因為那裡有著常年 2.5°C 的低溫。

他還記得,大約在3月8日、9日那兩天,他們每天都要搬運四五十具遺體。

還有一次,孫坤正在收拾一具遺體準備開始搬運時,對床的醫生叫住了他,「師傅不好意思,這邊還有一個 」,這兩個患者的死亡前後不超過5分鐘。

當時,照護人員也在減少,3個護士、3個護工照顧80多位病人,同樣的任務在往常是由 8個護士、5個護工來完成。孫坤說,他自己當時累得也好想被感染,這樣就可以有正當理由休息 7 天。

孫坤說,每次他穿著藍色隔離衣、戴著 N95口罩與面罩清理一個又一個病房時,看到的是瀕死之人、已死之人、躺著的人、坐著的人,聽到的是尖叫、哭泣、哀嚎、咳嗽與各種醫療儀器的聲響。由於感覺自己能做的太少,很多時候他會強迫自己建立起一道情感的屏障,裝出冷漠的假象,儘量不讓自己細枝末節的情緒、猶豫、感受去減慢系統的運轉,以便讓等待醫療服務的人早些進入醫院接受治療,讓死者早些安身。

(責任編輯:竺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