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今天是3月7號星期一,歡迎來到遠見快評,我是唐靖遠。
今日焦點:普京列5大條件,漫天要價殖民烏克蘭?一個字母映射戰爭根源;中共借刀殺人,4大算計一半落空;高人20年前已看穿北約錯誤。
普京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打到今天,大眾對這場戰爭的認知也在逐步深入。今天我們要先來討論幾個一直備受爭議的焦點話題,比如為什麼普京反覆聲稱「烏克蘭不是一個國家」;為什麼美國和英國在布達佩斯答應了給予烏克蘭安全保證而拒絕出兵保衛烏克蘭;為什麼中共要逆勢而動去力挺普京,它們究竟能夠得到什麼好處等等。
只有討論清楚了這些問題,我們才能看清楚俄侵烏戰爭未來的走向趨勢會是什麼樣。我們先從最新的第三輪談判開始今天的話題。
【俄烏第三輪談判 普京漫天要價】
第三輪談判就在今天舉行並且剛剛結束。此前的3月5號,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曾經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試圖在兩國衝突中,致力爭取北約直接支援,無助於雙方談判。他指的是澤連斯基不斷呼籲北約在烏克蘭領空設立禁飛區,但美國和北約都不支持,原因很簡單:設立禁飛區就可能導致北約與俄羅斯直接爆發衝突,這可能導致戰爭升級為第三次世界大戰。
而就在今天早些時候,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俄方已告知烏克蘭,如果基輔滿足4大條件,它準備「立即」停止軍事行動。
這4大條件分別是烏克蘭停止軍事行動;修改憲法以實現中立;承認克里米亞為俄羅斯領土;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分離主義地區為獨立國家。
美東上午9點,俄烏正式開始第三輪談判。談判前有較為可靠的西方媒體人士透露,俄方必欲達成的前提除了剛才提到的4點之外,還提出一條就是可以承認澤連斯基繼續擔任總統,但必須由俄羅斯任命一位親俄人士博伊科為實權總理。
據說澤連斯基並不意外的對此予以拒絕。
到目前為止,雙方第三輪談判已經結束,相關問題到仍沒有取得實質性結果,只是在改善人道主義救援通道的物流運輸上有一點成果,如果順利的話,這條人道主義走廊將從明天開始運行。
就戰爭總的態勢來看,目前雙方在戰場上仍然僵持,各有優勢。烏克蘭可謂軍民一心,士氣高昂,外加國際社會經濟和軍事裝備援助巨大;而普京仗著軍事力量規模龐大,雖然閃電戰計劃破產,但仍然想憑藉實力優勢逐步蠶食推進,打算遲早拿下基輔,即便最終不能占領烏克蘭全境,至少可擁有半壁江山。
軍事上沒有大的進展,談判就難以取得優勢,這對雙方都是一樣的。所以,如果談判破裂,雙方圍繞基輔的控制權勢必迎來一場更為激烈的攻防戰。
【「Z」字與普京大俄羅斯帝國情結】
一直以來,輿論場有一個非常流行的觀點,認為是北約不斷東擴刺激了普京,才招致普京入侵教訓烏克蘭。但實際上,我們看到普京對烏克蘭的行動已經遠遠超過了教訓的範疇,他的目標更像是要控制甚至占領整個烏克蘭。
要說清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一個標識說起。
在俄侵烏戰爭中,我們經常在相關視頻或照片中看到俄國戰車上塗有「Z」或「V」字母的標誌,尤其以「Z」字母最具代表性。這個標識不但出現在軍車上,俄軍也用被殺烏克蘭士兵的徽章擺成Z字母形狀來炫耀戰功。
包括非軍方的民間支持普京的狂熱團體「普京守護者」也將其作為自己的標識,俄國體操選手庫裡亞克(Ivan Kuliak)近日在多哈世界盃的頒獎典禮上將其貼在了自己的胸前,甚至連臨終關懷中心的絕症兒童也都在雪地上擺出這個字母形狀。
這個字母究竟代表什麼含義,眾說紛紜,根據俄羅斯國防部曾經在Instagram上公開解釋,說:「Z」字母是俄文轉為英文的結果,意指「為了勝利」。
不管究竟什麼意思,但這個符號目前已經成為俄羅斯新意識形態和民族認同的象徵,也成為俄國人支持普京入侵的象徵。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俄國入侵烏克蘭其實不僅是北約東擴這個地緣政治因素這麼簡單。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根據歐洲議會新聞社與俄羅斯反對派政治活動家共同進行的獨立民調發現,截至2月26-28日,有近60%的俄羅斯人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反對者只占34%。而開戰以後,有近50%俄羅斯人對普京看法更好,只有23%對普京態度惡化。
儘管我們看到俄國數十個城市都在持續爆發反戰示威,已經有至少4千多人被捕,但俄國人支持普京的比例占多數,恐怕是一個客觀的現實。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這背後當然有媒體控制洗腦的作用,比如一位住在基輔的女子告訴住在俄國的父母說平民正在遭到轟炸傷亡,但她父母拒絕相信,說軍事行動不會傷及平民。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俄烏兩國歷史文化的聯繫,造就了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使得很多俄國人對認為烏克蘭理所應當和俄羅斯融為一體,這就是普京一再說烏克蘭不是一個國家的由來。
早在2008年,普京就曾對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什(小布什)說過:「你必須明白,喬治,烏克蘭甚至不是一個國家。」
他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就是因為在很多俄羅斯人的觀念中,認為大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小俄羅斯(烏克蘭)這三部分共同組成了「俄羅斯人民」這個概念,他們都是從歷史上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開枝散葉衍生出來的。
但到了近代,烏克蘭獨立的民族主義運動從19世紀開始誕生,一直貫穿到了蘇聯末期,期間爭取獨立的運動有強有弱,但從未消失。儘管俄烏曾經長期同屬於一個國家,烏克蘭語言文化有很多和俄羅斯交集的地方,烏東地區很多民眾具有雙重的身分認同,認為自己既是烏克蘭人也是俄羅斯人,但就整體而言,烏克蘭仍然擁有自己獨立的文化、語言、歷史和身分認同。
尤其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通過加入歐盟等方式融入富裕自由的歐洲成為主流民意。但這種對俄羅斯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的日漸遠離,卻被普京為代表的擁有俄羅斯帝國情結的人視為一種背叛。可以說,烏克蘭民族的獨立意識和普京式的俄羅斯帝國思維是俄烏紛爭的主要思想根源。
普京從2008年就念叨烏克蘭不是一個國家,一直到這次開戰前的演講,始終貫穿了相同的一個脈絡,重複著相同的措辭,這就是眾所周知的普京那番「自古以來烏克蘭就如何如何」論調的由來。
【三大文件奠定烏克蘭主權法律地位】
但我們都知道,歷史不是永恆不變的。無論俄烏之間的歷史淵源有多深,現代國際社會對一個國家主權地位的認定,已經有了相當成熟完備的國際法體系,這是得到了包括俄羅斯自己在內的幾乎所有國家普遍認可並遵從的規則。
烏克蘭雖然是蘇聯1991年12月解體後才正式獨立的國家,但1991年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三方宣布建立獨聯體的《別洛韋日協定》,1994年簽訂的《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使烏克蘭放棄核武器,並獲得美國安全保證,以及2010年俄烏之間簽訂的《哈爾科夫協議》解決了兩國關於黑海艦隊及基地的歷史遺留問題,這三大文件是烏克蘭獲得獨立主權與解決俄烏紛爭的關鍵法律依據。
也就是說,烏克蘭作為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的法律地位是獲得了舉世公認的,其中包括了聯合國也包括俄羅斯自己,這一點絕不是普京一句自古以來屬於我們就可以顛覆的,但客觀上,普京的這種大俄羅斯帝國情結在俄國是具有相當代表性的。
儘管普京本人在意識形態上對共產主義帶來的禍害有相當認識,但這並不代表他對蘇聯時期的大國沙文主義有所排斥。早在2005年,普京就曾表示蘇聯解體是 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2018年3月2號,在加里寧格勒舉行的「全俄人民陣線」會議上,當普京被提問: 「如果能夠回到過去,你希望改變俄羅斯歷史上哪一件事」時,他是這樣回答的: 「希望防止蘇聯解體」。
大家看到了吧,這就是我們說的普京的帝國情結。從普京本次談判提出的漫天要價也可以看出,尤其俄羅斯指定一位實權總理人選這一條,顯示出普京對烏克蘭的終極目的並不僅僅是發動軍事打擊懲罰不聽話的烏克蘭並警告北約,而是要將烏克蘭事實上殖民地化的。
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說普京對烏克蘭的入侵,是一次俄羅斯版本的所謂「民族偉大復興」的豪賭,這可能是他與習近平之間為什麼能夠達成相互利用關係的最大公約數,也是為什麼中共的宣傳立即將今日烏克蘭映射到明日台灣的立足點:今天中共支持了普京入侵,明天普京就必須支持中共入侵,雙方都想藉此分別顛覆歐洲及印太區域的國際秩序,重建它們心目中的國際新秩序。
這個因素,是普京悍然發動侵烏戰爭的最主要因素。為什麼習近平在冬奧會與普京會面後就烏克蘭危機立場出現重大轉變,由過去的中立變為公開支持俄羅斯?為什麼中共迄今不肯公開譴責普京的行為是赤裸裸的侵略,反而冒天下之大不韙在經濟上和外交上包括國內輿論引導上力挺普京?其根本的原因就在這裡。
【中共為何慫恿支持普京開戰?】
也就是說,普京對恢復大俄羅斯帝國榮光、民族復興的冒險豪賭心理,與中共的慫恿、共謀和承諾經濟支持這兩個因素才是入侵烏克蘭的核心因素。
為什麼中共要慫恿支持普京開戰呢?在開戰前,站在中共的角度,它們認為至少可以有4大利好:
1、戰爭導致歐洲格局重組,美國焦點必然轉移,中共壓力大幅減輕;
2、中共放棄中立支持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來俄羅斯就會放棄中立支持中共入侵台灣,雙方在面對制裁的時候可以互助。
3、俄羅斯受制裁後經濟上不得不加深依賴中共,導致中俄關係主導地位互換。
4、國際社會為促成俄烏停火,不得不有求於中共出面調解,這等於讓渡了部分話語權給中共。
戰爭打到現在,我們看到中共真正稱得上收穫的,只有第3、4兩點,現在我們看到的確美國和歐洲都不得不與中共溝通,希望中共扮演調解人角色。
前面兩點中共都收效甚微,甚至可以說是反效果,就是說,歐洲格局的重組加重了對俄羅斯的合圍,美國並未分多少精力,反而是中共不得不分心應對為俄羅斯背書而在歐洲面臨的壓力。
台海形勢更是不利,現在日本和澳大利亞已經開始加強軍力投入,台灣更是可能得到美國支持更加清晰化的利好,現在兩黨重磅人士競相訪台,蓬佩奧甚至公開呼籲承認台灣就是一個信號。
這種結果只會大幅增加中共未來入侵台灣的成本,中共熱炒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實際上真的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我們不要忘了,中共所謂的「國師」金燦榮,曾經提出過確保給美國樹立至少4個敵人的「疲美之計」,候選名單上的第一個就是俄國。這既可以分散美國的焦點,又可以借刀殺人假手美歐削弱俄羅斯,減輕對自己的威脅。所以我們才說,中共扮演的角色是促成、誘騙普京下定決心入侵的第二個重要因素。
【美國北約戰略失誤點燃導火索】
第三個因素,就是美國對俄戰略的失誤。
儘管從組織屬性和加入的條件上看,北約本質上是一種防禦性機制,但北約不斷接納東歐國家的加入,尤其包括了與俄羅斯直接接壤的波羅的海三國,這在地緣政治中的確表達出一種敵意,至少是對蘇聯已經解體後半民主化的俄羅斯來說,這是一種嚴重的不信任。
此外,美國從奧巴馬時代開始,就定下了一個錯誤的戰略方向,把美俄關係定義為對抗關係,把美中關係定義為競爭關係。這要在我看來整個是顛倒的。儘管川普時代對此進行了大幅修正,緩和美俄關係,讓美國上下真正清醒過來開始意識到中共才是最大威脅。
但拜登上台後在相當程度上又回到了奧巴馬的老路,將普京視為敵人,使得川普時代還公開聲稱要坐山觀虎鬥的普京,最終走向了與中共相互利用。
這個戰略失誤的後果,其實美國不少有識之士造就察覺了。比如早在1998年,美國參議院正式批准北約第一輪東擴,接納波蘭、匈牙利和捷克加入北約,被譽為冷戰時期美國成功遏制蘇聯政策的設計師的喬治•凱南,當時已經94歲高齡,但仍然思維敏捷。
這位在當時首屈一指的俄羅斯問題專家對記者說,這是一場新冷戰的開端,是一個可悲的錯誤,俄羅斯將作出不好的反應。
凱南還表示,參議院當時在辯論中將俄羅斯說成是一個極想攻擊西歐的國家,是無知的表現。
所以,這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的第三個要素,就是美國與北約的戰略錯誤,最終成為了普京大舉入侵烏克蘭的導火索,這個責任,拜登至少要承擔一部分。
美國現在對烏克蘭的支援,只是一種彌補之舉。當初美國對烏克蘭承諾的是一種 「安全保證」,英文是security assurance,而不是 「安全擔保」,英文為Security guarantee。前者不需要獲得參議院的同意,也也不涉及使用美國軍事力量。而後者專門用於北約各國等情況,需要參議院的同意,包含了可以使用美國軍事力量的含義。這兩個單詞的語義差異在當時是獲得了俄烏兩國的認可的。
好的,我們最後簡單小結一下,普京之所以悍然發動侵烏戰爭,應當是烏克蘭越來越大的離心力導致大俄羅斯帝國情結的破碎,以及中共不懷好意的慫恿及經濟托底,最後加上了美國北約戰略基點的錯誤點燃導火索這3大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但不管有多少客觀原因,嚴格說,都不是普京發動侵略戰爭的理由。畢竟,任何一個國家要追求民族復興,都應當是立足於國內,勵精圖治、著意民生,才是真正恢復大國榮光的王道。一味對外擴張逞強,恃強凌弱,必然只會落得失道寡助、空前孤立的結果,不但得不到想要的榮光,反而只有被千夫所指的恥辱,其實是極其的得不償失。
我們說,烏克蘭過去很親共,輸送了大量軍事科技幫助了中共崛起,結果轉眼就被中共出賣、背後捅刀,由此才有了多麼痛的領悟。其實普京何嘗不是這樣,他落到今天的田地,固然是自己判斷失誤,但何嘗又不是交友不慎,被中共當了槍使的結果呢?
好的,今天我們就暫時聊到這裡了,謝謝各位的觀看,我們下次再見。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