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進攻烏克蘭未如預期順利,且遭到西方國家嚴厲的制裁,尤其是將俄羅斯銀行踢出全球金融往來最重要的管道SWIFT系統,應該是嚇到了北京。雖然北京依然為俄入侵辯護,將罪責推給美國,並「不贊成用制裁手段解決問題,更反對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單邊制裁」,甚至在經濟資金上為俄或明或暗提供幫助,但其還是與俄拉開了一段距離。
具體表現是在幾日前聯合國安理會就譴責俄入侵時,中共投了棄權票,沒有選擇公開與莫斯科站在一起。而在普京2月27日下令俄軍核威懾部隊進入特殊戰備狀態,施壓烏克蘭,引起外界強烈反應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在28日例行記者會上,如此回應道:「中方高度關注烏克蘭局勢變化,支持一切有助於緩和局勢和政治解決的努力,中方注意到有關各方在核問題上的表態……圍繞歐洲安全問題,各國的合理安全關切都應當得到重視。」發言人在強調應重視俄羅斯面對北約東擴時的安全關切的同時,也強調中俄兩國是「戰略夥伴」關係,但並不是「盟友」。
如果將時間倒回到去年10月22日,針對普京所言俄羅斯和中國不會建立封閉的軍事同盟或軍事集團,外交部發言人的回應是「中俄兩國不是盟友,勝似盟友」。
僅僅五個月時間,北京當局就將口中「勝似盟友」的俄羅斯降為「戰略夥伴」,除了讓俄國人對中共的見風使舵不齒外,也表明中南海高層從國際社會的反應,已經意識到,甚至心生恐懼,即將自己綁到俄羅斯戰車上,絕對是得不償失,而且使自己本已不堪的國際形象更為負面。因此,在暗中繼續給俄羅斯提供援助的同時,在表面上選擇與俄保持距離。
至少在表面上與俄拉開距離的同時,北京又開始了對美國示好的表演。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報」發表5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黨媒《人民日報》發表《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智慧》的評論文章。次日,《光明日報》頭版發文《中美關係合作共贏的大勢不可逆轉》。兩篇文章的核心都表達了摒棄分歧、求同存異,讓中美關係回歸務實理性的發展軌道的願望,並認為「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共贏才能通向更好的未來」。
不過,對於中美關係中最為敏感的台灣問題,兩篇文章都繼續陳詞濫調,強調「堅持以一個中國原則處理台灣問題」,「中國實現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不會因任何人、任何勢力、任何國家而改變」,「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等等。顯然,北京並未放棄武統台灣的想法。
對於兩篇文章的勸誡美國不要干涉統一台灣之語,折射的恰恰是北京當局對美國保衛台灣的擔憂。近一年多來不斷傳遞武統台灣信號的北京當局,可能原本打算利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之際,發動另一場戰事,但俄國遭遇的制裁,應該讓北京高層心生忌憚:屆時,如果中共銀行被踢出SWIFT系統,中共高官海外資產被凍結,中國經濟將很快崩潰,中共內部生變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而這是高層無法承受的。因此,能夠阻止美國護台是北京首先要做到的。
然而,北京當局應該也清楚自己的勸誡之語不過是自欺欺人。在美國兩黨、上下早已認識到中共才是最大的威脅後,在中共變色龍以及邪惡的本質被認清後,中共說的任何話,西方國家都會打個問號的。
不妨看看美國是如何回應中共的勸誡的。據美國之音報道,拜登在美國當地時間2月28日,派遣一個由前最高軍事與安全官員組成的代表團前往台灣訪問,以展示對同樣面臨北京軍事威脅的台灣的堅定支持。路透社引述拜登政府資深官員的消息獨家報道說,美國代表團由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克∙穆倫(Mike Mullen)率領,成員還包括還包括布什任內的副國家安全顧問梅根∙奧蘇利文(Meghan O』Sullivan)等人。
不具名資深官員向路透社表示,美國視「任何以非和平手段決定台灣未來的企圖為對西太平洋和平與安全的威脅」,「美國將維持抵禦任何為破壞台灣人民安全或社會及經濟制度而訴諸武力或其他脅迫手段的能力」。而就在穆倫代表團出發前,美國海軍一艘導彈驅逐艦剛剛穿越敏感的台灣海峽。
另據台灣外交部證實,美國前總統川普時期的國務卿蓬佩奧也將在3月2日至5日訪台,屆時將與台灣政界高官會面。與其同行的還有其首席中國事務顧問余茂春博士。兩人均是堅定的反共人士。
2月25日,蓬佩奧在佛州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共產黨是美國最大的境外威脅」,在談及中共對美國的所為時,蓬佩奧說,美國必須要強硬反制。
而余茂春1月在台灣《自由時報》撰寫的《台灣的意義》一文中提到,台灣和平穩定不僅對區域和美國十分重要,更攸關整個自由世界。兩岸關係的重要性不只是中共強迫台灣成為北京管轄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自由和暴政的史詩級鬥爭。台灣是自由民主國家,中共卻是信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獨裁政權。台灣雖是小國,卻擁有堅強實力,且台灣擁有北京無法企及優勢。
上述美國卸任高官訪台,其實就是再次向北京發出強烈信號:如若攻台,美國絕不會坐視不管。毫無疑問,北京攻台,除了換來遠比俄羅斯更為嚴厲的制裁外,將在軍事上遭到重創,進而極有可能引發國內劇變。接受到如此明顯信號的北京高層,還會一意孤行攻台嗎?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