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話虎】虎威吉祥 驅邪避瘟

文/宋寶藍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2月01日訊】在中華民俗中,虎的紋飾和形象成為納福驅邪、鎮宅禳災、祈願吉祥的象徵。比如過年時,長輩會讓孩子穿上虎頭鞋,戴虎頭帽,睡虎頭枕,希望孩子不受邪祟侵擾,平安健康地長大。或在大門貼上虎圖,用以驅邪,鎮守家宅。除此之外,我們來看看,威猛的老虎還有哪些意象吧。

禮器通神 虎象神威

在古老的天文概念中有四象之說,即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四象。漢畫星宿圖中,西方星宿以一隻張口翹尾的猛虎為主,排列群星。白虎主西方,屬金,被稱為戰神,主掌地上的殺伐之事,有著懲惡揚善的神力。歷代占卜擇吉或排兵布陣,「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華人耳熟能詳。

在古代祭祀時,人們使用的禮器有不少青銅器或玉器製成虎形,繪製虎紋。比如虎卣、青銅虎鳥獸紋觥,龍虎紋青銅尊等。玉器中有立體圓雕玉虎,虎形玉片等。西方星宿是白虎星座,主地上的兵征、殺伐之事,「發兵瑞玉,為虎文」(《說文解字‧玉部》)的玉器是玉琥,《周禮》視玉琥是六器之一,「以白琥禮西方」。

上古三代(夏商周三朝),夏朝有龍旗虎歷,商朝的出土文物有龍虎尊,周代則有龍虎節,比如《周禮‧地官‧掌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龍虎同時並舉。

漢朝應劭著作的《風俗通義‧祀典》中說:「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畫虎與門,鬼不敢入」。老虎是百獸之王,能吞噬妖邪鬼魅,所以古人過節時,會在家門貼上虎圖,畫上老虎,以虎之神威鎮守家宅,驅逐邪祟。

虎將虎帥

虎是威武勇猛之獸。在世人心目中,老虎以其不可撼動的威勇形象,歷代被視為勇猛或權威的象徵,被廣泛運用在軍中。

春秋時,齊國管仲著作《管子‧形勢解》,其中說道:「虎豹,獸之猛者也。居深林廣澤之中,則人畏其威而載之。」虎豹是威猛之獸,商朝周朝之時,就以「老虎」命名軍隊。《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武王伐紂,率領大軍行至盟津,他所率領的軍隊中「戎軍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虎賁」代指勇士。

古人稱呼勇士為虎賁、虎將、虎夫等,一些軍營還被稱為虎賁營。據《後漢書‧百官志》記載:「虎賁中郎將,比二千石。本注曰:主虎賁宿衛。」西晉時仍沿用漢制,光祿勛下統武賁中郎將。武官的戎服稱為「虎服」;武將的營幕稱為「虎帳」;古代調兵的信物,其中就有「虎符」。到了明朝時還將一種形體短粗的火炮稱為「虎蹲炮」等等。

宋度宗時,出現了龍飛榜。興化陳文龍大魁天下,高中狀元。胡躍龍則是省元,是宋朝禮部試進士第一名。巧的是,當時的范文虎是殿帥,是統領禁軍的殿前司長官都指揮使,而孫虎臣則是步帥。於是有人就出了對子,云:

「龍飛策士狀元龍省元龍。

虎帳得人殿帥虎步帥虎。」

佛門僧侶 伏虎傳奇

既然老虎威猛無比,震懾百獸,那麼能駕馭老虎的人,也必然非同尋常,非仙既道,非佛即神。佛家信仰留下的伏虎文化,影響了歷代的藝術創作和建築藝術,不少繪畫和名勝古蹟描繪了伏虎僧人的事蹟。

《太平廣記》卷九十七記載了一位異僧,時人稱其空如禪師。年輕時,他嚮往佛門生活,經過一番波折,來到陸渾山,在寺廟中修行。山中多猛獸,然而老虎在他面前絲毫沒有虎王的架子,對僧人非常溫馴,沒有凶暴的跡象。有時,空如禪師在山中偶然遇見野豬與老虎搏鬥,他揮揮手杖驅趕它們:「施主,你們不須互打。」老虎和野豬便會知趣地散開。人們敬重禪師,沒有人敢輕慢待他。

北魏時期,有一次僧稠法師在王屋山見到了兩隻老虎,正在吼叫爭鬥,企圖以聲勢壓住對方。僧稠徑直走上前,將錫杖插在兩虎中間。面對這位慈悲為懷的僧人,那兩隻老虎似乎感到羞愧,遂即低下頭各自散開了。

西晉時期,天竺僧人耆域入華,在襄陽渡江時,船夫見他是個和尚,衣衫襤褸,就沒讓他搭船。等到船至彼岸時,人們驚訝地發現耆域已經渡江了。而且還有二隻老虎走在前面,像是為耆域導路一樣。老虎收起耳朵,垂下尾巴,很是溫順。耆域像是撫摸寵物一般,摸摸老虎的頭,老虎就離開了。兩岸的人們看著人虎相隨的奇特畫面,都跟著耆域而行。

天師馭虎 攝邪歸正

在道家信仰文化中,張天師馭虎,為百姓驅逐邪祟。《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18記載,漢朝天師張道陵修道煉丹時,經常有青龍白虎圍繞著丹鼎。他修成後,有一年西城房陵一帶出現白虎神,但嗜好飲人血,當地的百姓為了活命,每年必殺一人祭祀白虎。張天師憐憫百姓,於是召來白虎神,以神力教戒它,攝邪歸正,為百姓解除了魔難。

自宋朝以降,每逢端午,用艾草編成老虎,稱為艾虎。家家戶戶懸掛張天師馭虎像,以禳災辟邪。宋朝諺語說:「掛天師,撑著眼,直下覷,騎個生獰大艾虎,閒神浪鬼避他方。」又說:「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蟲歸地府。」諺語描繪了張天師為百姓驅逐妖邪,保護百姓平安。

參考資料:

《太平廣記》卷97

《齊東野語》卷17

《高僧傳》卷9

《續高僧傳‧僧稠傳》卷16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18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曉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