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低迷 中共喊話機構投資者救市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1月28日訊】1月25日中國股市重挫,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2.5%。26日一早,《證券日報》頭版喊話機構投資者應「挺起A股脊梁」,下午券商股出手,股市觸底回彈。業內專業人士認為:一時的救市恐怕難以改變市場預期。

在中國新年前一週,A股(人民幣普通股票)著實讓股民的心情坐了把「過山車」。1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SSE Composite Index,簡稱上證指數)跌破3500點,降至3433.06,當日跌幅為2.58%,為一年半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深圳證券交易所当日的成份股價指數(SZSE Component Index,簡稱深圳成指)跌至13683.89,跌幅2.83%;創業板指數(Chinext Price Index, 399006.SZ)下跌2.67%,跌破3000点,為去年5月14日以來首次。

A股在1月25日也創下了單日首次下跌股的數量超過4000的紀錄。萬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Wind)統計,上交所和深交所有4399家在下跌,266家上漲,27家平盤。北向資金當日合計淨流出35.7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13.72億元(約合2.2億美元),深股通淨流出22.02億元(約合3.52億美元),合計35.74億元(約合5.72億美元)。滬港通及深港通指香港、上海和深圳三地股票交易所合作,使國際和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本地交易所買賣對方市場的證券。

北向資金中的「北向」為資金的流向,從香港市場流到A股市場的資金就是北向資金。北向資金流出即為外資撤出A股。

1月26日一早,中共官媒《證券日報》頭版喊話機構投資者要「挺起A股的脊梁」。文章以中美市場對比開頭,質疑在中國進一步增長的條件優於美國的情況下,A股為何一路盤跌。文章認為是機構投資者導致A股市場對利空因素反應過度,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利空」是股市用語,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

文章最後呼籲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機構投資者「主動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展、持續發展的局面」,要「挺起A股的脊梁」。

《上海證券報》也於26日一早登文,稱「多數機構對節後市場並不悲觀,認為A股具有自身運行節奏」。此外,《中國證券報》稱,「市場出現當日調整也在情理之中」,認為「A股將展現自身的運行韌性」;《證券時報》稱:「A股大跌主要是受到了外圍風險事件的風險偏好抑制,並不會干擾到A股的基本面預期。」

中共官媒1月26日一早集體喊話後,A股開盤後衝高回落,午後券商股護盤,最終三大股指反彈上揚,走勢圖呈V狀。

所謂「護盤」是指在股價下跌時買入股票,以便減少跌幅,把股價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歐基金)當日發布臨時公告:中歐基金將於公告之日起30個交易日內出資5000萬元(約合800萬美元)購入旗下醫療主題基金,並持有三年以上;基金經理葛蘭也將投入200萬元(約合32萬美元)自有資金購入相應的基金,並持有三年以上。公開信息顯示,葛蘭在2021年管理的數只基金虧損,但基民們逆勢加倉,普遍被認為是看中了醫療賽道的長牛屬性,抄底意圖明顯。

華安基金也於26日發布公告稱,自1月26日起至2月25日期間,使用固有資金申購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合計出資不低於5000萬元(約合800萬美元)。華安基金同時表示,後續將持續申購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

除券商回購外,新浪財經統計TOP20股票中,有12只股票有主力資金注入。其中寧德時代(300750.SZ)、隆基股份(601012.SH)和中環股份(002129.SZ)的主力流入淨額超過4億元(約合6400萬美元);東方財富(300059.SZ)、比亞迪(002594.SZ)、中天科技(600522.SH)主力流入淨額超過2億元(約合3200萬美元)。此外,北向資金在26日流入超過50億元(約合8億美元),超過了前一日的流出值。

雖然26日A股回升,但後續走向仍有待觀察。中國股市將於1月31日至2月6日期間休市一週,港股通服務在1月27日(星期四)至2月6日(星期日)期間暫停。

「A股大跌,其實並不出人意料,因為股市對預期是最敏感的,股市下跌,恰恰說明投資者對中國的經濟前景非常悲觀。」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博士李松筠1月26日對大紀元談了對A股的看法。

李松筠認為,正因信心不足,中共央行近日連續降息並表態要貨幣放水之後,A股的反應也極其冷淡,不僅沒有出現「千股漲停」,反而全線下跌,顯示中共面臨的三重經濟壓力中,「預期轉弱」可能是更要命的,因為市場信心已經崩潰了。因此中共四大證券類官媒一起喊話,力挺A股,無非是為了提振市場信心,改變市場預期。

2022開年,中共央行繼續推動貨幣寬鬆政策,尤其在1月17日起連續數日釋出利好政策或釋放利好的信息,如調降中期借貸便利利率(MLF)和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MLF和SLF都是央行設立的貨幣政策工具,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借款期限的長短。

所謂「利好」是股市用語,專指披露了會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如上市公司業績好轉,銀行信貸資金放寬等。但這次市場並未對央行接連的利好有太多的反應。

新浪財經大V杜坤維在1月26日的博客中分析:「滬深股市調整與美國股市調整的原因是不一樣的,美國股市調整是因為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帶來市場價值重估,估值需要適度回落,而A股調整完全不是貨幣政策緊縮引發,央行貨幣政策走的是與美聯儲完全相反方向,那就是降準變相降息,引導市場利率下行。」

他說:「2021年之所以消費不振,就在於消費者對未來的收入增長較為悲觀,不敢消費,需要儲備一定的錢以備不時之需。」他認為臨近中國新年消費旺季的關機時刻,股市下跌,不僅直接使居民財富縮水,更會帶來「悲觀預期」。

李松筠博士的看法是,中共現在要改變市場預期非常困難。雖然中共近期公布了一系列的經濟數據,看起來非常「亮麗」,GDP和出口增長不錯,外匯也是高順差,吸引外資也創紀錄,連財政收入都破紀錄,似乎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但這些數據經不起推敲,造假的成分很大。中國民眾在去年真實感受到了經濟的衰退,失業潮、減薪潮、斷供潮,一波接一波,所以提振市場信心很難。

她認為,中共現在應該也清楚,很多「韭菜」已經沒錢投資了,所以《證券日報》呼籲機構投資者「挺起A股的脊梁來」,但是在中共去年的嚴厲監管之下,房地產、教培、互聯網科技這些最賺錢的行業,都遭受到沉重的打擊。估計投資者也都感到迷茫,不知道什麼行業還能賺錢,也不知道下一個被整肅的行業會輪到誰。而且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就是美聯儲馬上就要升息,資本外流的風險正在加大,A股資者就更沒有信心了。

「韭菜」是中國網路用詞,泛指反覆被壓榨或欺騙仍不明真相的人,多用於金融或經濟圈。源於韭菜可以反覆收割的特性,被反覆壓榨的過程也被形象地描述為「割韭菜」。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葉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