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美聯儲加息在即 中共圈錢受阻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1月12日訊】從去年底開始,美聯儲就一直傳要提前加息,而現在是「狼真要來了」,這也讓想用打時間差來圈錢的中共更加著急。我們看到,在新年第一週,中國資本市場沒有迎來開門紅,反而是股市連跌,就連新基金發行也「黃」了,不過,基建、銀行和房地產股卻表現不錯,這是什麼原因呢?另外,手裡沒錢的中共地方政府,今年的發債時間又大大提前,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話題。

A股連跌4日 基金銷售也黃了

大家看到,在開年第一週,中國A股市場連跌四個交易日,滬指累計下跌1.66%,深成指下跌3.46%,而創業板更慘,累計下跌了6.8%。

雖然A股指數在上週都出現了下跌,但是行業表現上卻出現了分化。動力電池的「一哥」寧德時代,單週跌幅超過了8%,自從高點回落之後,現在,已經跌入了「技術性熊市」;軍工和白酒股票也表現疲弱,不過,金融板、地產板,還有大基建題材的鋼鐵和採掘股反而走勢不錯。

股市有句話,就是股市的調整,不怕急跌,就怕陰跌。因為,市場信心很可能會被小波動消耗殆盡。

與此同時,基金市場也出現了和A股同樣的市況,新發的基金也沒有等來開門紅就黃了。

根據中國基金報的統計,1月4日,共有17隻新基金開始發行,市場曾預期其中一些產品是由明星基金經理掌舵,也許可以「一日售罄」。但是,和股市一樣,當天等來的不是開門紅,而是陸續傳來了整體發行不及預期的消息。並且經過一整天的努力,也只有兩隻基金全渠道募集規模超過了10億。

可以說,2022年一開年,想圈的錢就沒圈住。那麼,錢去哪兒了呢?

的確,當局也著急了。上週五,也就是7日的時候,中證監一口氣發了20多項關於上市公司的規則,包括上市公司現場檢查、獨立董事規則、轉板制度、停牌,以及復牌制度等等。終於,在這週一的時候,滬深股市有了微幅收漲,但是創業板仍然收跌。

「狼」真要來了 官媒提醒小心資本流出風險

其實,上週中國大陸資本市場出現的情況,也是在意料之中,原因也很明顯。大家知道,之前,關於美聯儲加息,一直是喊「狼來了,狼來了」,但現在是「狼真來了」。

目前,我們看到來自高盛的分析是說,預計美聯儲今年會加息4次,此前市場最激進的預期是加息2-3次,現在已經預期要加息4次,除了之前認為的,美聯儲會在今年3月、6月以及9月加息之外,又加上了一個選項,就是,還可能會在12月再加息一次。此外,市場對美聯儲縮表時間的預期也提前了,高盛預計,縮表將會從今年底的12月提前到年中的7月,我們知道,加快縮表是緊縮貨幣政策的一種方式,且無需更大幅度地加息。所以,高盛預計,最終聯邦基金利率將維持在2.5%~2.75%之間。

可以看到,為了應對通脹,美聯儲更加鷹派的立場震撼了資本市場,這種震撼效應不只是讓美國的資本市場嚇了一跳,因為美聯儲是央行中的央行,所以,新興國家的市場也變得緊張。

那麼,面對美聯儲越走越急的加息腳步,還沒做好資本市場擴容的中共怎麼看呢?

1月6日,中共官媒《金融時報》發表了評論文章,提醒企業要小心資本流出的風險。文章中說,如果美聯儲在今年3月開始加息,那麼,全年加息次數可能會上升到4次,並且這個概率已經接近40%。

文章說,要警惕美聯儲加息出現的「四差變化」,從而給人民幣帶來貶值風險。四差變化是指:本外幣利差縮小,經濟增長差變化,對外貿易差縮小,風險預期差逆轉。

具體表現包括,美聯儲如果超預期大幅加息,將推升美債收益率,縮窄中美利差,跨境資本則可能會從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流出,並且會推動,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另外,如果全球金融市場,因為加息而出現波動,導致投資者預期轉向,則可能增加外部的不確定性,部分風險還可能會通過新興經濟體的資本流動等,外溢到中國市場。

的確,1月5日的時候,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反彈,升破2.8%,同時,中信證券的數據顯示,美債利率已經快速上升突破了1.6%,中美的息差已經縮窄到115個基點。

如果按照高盛的預期,美聯儲會將聯邦基金利率最終維持在2.5%~2.75%水平來看,未來中美息差必然會進一步縮窄,那麼,原本在中國大陸市場,利用息差和人民幣升值預期進行雙重套利的資金,將會流向下一個賺錢機會。

在之前的節目中,我們說過,隨著美聯儲的政策轉向,資金已經在暗流湧動,觀察著新的賺錢路徑,一旦資金流出中國,缺錢的中共就沒了圈錢的機會,所以,現在留給中共的時間是越來越短,那麼中共會怎麼應對呢?

從時間上來看,今年3月份,中共兩會之後應該會有具體政策出台,那時候,第一季度的,關於信貸和社融的數據也快有了,所以,到那個時候,中共是繼續堅持貨幣政策「以我為主」,還是也跟著美聯儲轉向,市場就會看的更清楚一些。

10萬億基建 錢從何來?

在美聯儲貨幣政策迅速轉向的風險之外,中國經濟本身的下行風險,也是影響資本市場最不確定的因素。

剛才我們提到,在A股指數下行之際,銀行股、地產股還有基建題材走勢還不錯,那麼,是什麼支撐了市場對這些板塊的預期呢?

我們來看看這背後的經濟因素。

大家知道,長遠來看,股市一定是反映市場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但目前市場看到的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呈現越來越明顯的下行趨勢。在去年中國的GDP中,出口貢獻了將近五成,但是今年,中國出口的前景明顯疲弱,那麼,今年中國經濟增長要靠什麼來拉動呢?

可以看到,這幾天,大陸的媒體都在講新基建投資,還有機構研究預計,到2025年,新基建七大領域的直接投資將達到10萬億左右。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最新報告中也說,基建投資將是2022年,中共當局穩增長的主要抓手。

這雖然解釋了,市場為什麼預期基建題材的股票會走好的原因,但是,延伸想下去,這數萬億的基建資金要從哪裡來呢?

按照傳統的做法,地方政府是承擔基建投資的主角,而地方財政也是反映經濟情況的重要指標。而中國地方政府的情況是,即將失去土地財政支撐,從而面臨財政風險,如果依靠基建,地方政府從哪兒弄錢呢?中共給出的答案是債務。

靠發債支撐基建 不夠民企來湊

剛才說了,新年第一個星期,資本市場就因為「狼真的來了」嚇到疲軟,到了第二個星期,中國各個地方政府就開始行動了,紛紛準備啟動專項債發行了。不同尋常之處在於,今年發行的時間和去年相比,足足提前了兩個月。各地政府急著發債的原因,按照當局的說法,是因為今年一季度中共穩增長的壓力較大,中共財政部已經在之前明確要求,各地一季度的專項債要「早發行、早使用」。

那這些專項債有多少?根據中共財政部去年12月經濟會議的要求和相關授權,當時已提前下達了今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也有分析預計,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會和2021年相當,或者是略增,也就是有3.65萬億左右。

中共這一次對發債強調一個「早」,其實,就是原本就已經債台高築的地方政府真的沒錢了,發新債好還舊債。再一個,就是因為要應對美聯儲提前加息,中共這邊也得提前,搶時間。

根據大陸媒體的統計,截至目前,已經至少有17個省份和地區,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地方債發行的計劃,其中多數地區表示會在本月發行專項債。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地區在著急發債。

首先登場的,就是因為「永煤」債務暴雷而出名的河南省。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消息,河南省財政廳將在1月13日招標發行河南省2022年的專項債券,一到九期合計募資規模是381.47億元。緊跟其後的是湖北省,湖北計劃在1月14日,發行一般債券共三期,總額合計184億元。

可以看到,從房地產到新基建,中共始終還是沒有離開以債務拉動經濟的老套路。不過,地方債才3萬億多一點,這距離10萬億新基建資金的目標,差得還很遠。

陸挺也在他的報告中說,因為傳統上,地方政府承擔了中國九成左右的基建投資,在地方政府賣地收入下降和中央嚴控地方隱性負債的背景下,期待基建投資大幅反彈也是不現實的。而且,根據他的保守估計,按人民幣計,今年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可能會下降2萬億到3萬億元,即使有上年沒用完的專項債額度挪到今年,即使今年的專項債額度提升,也很難抵消地方政府賣地收入下降的部分。

有投資人告訴我們,按照以往的套路,地方政府只要一帶頭,各路資金就會跟進。

中共證監會原主席肖鋼曾在一個演講中說:與傳統基建完全不同,企業應該是新基建投資的主體。

按照中國大陸媒體的報導,目前,不少地方在吸引民企參與當地的新基金項目投資,這裡面就有今年被中共當局嚴厲監管並罰款的騰訊和阿里巴巴。

看來,陷入經濟和資金困境的中共,不僅發債的套路沒變,「割韭菜」的目標也沒變。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沺欣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文靜

訂閱財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