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全世界都在為「真相」發動各種不同形式的戰爭。而一般這些戰役,都會以錯誤或虛假信息的活動形式出現。
套句美國參議員海勒姆·詹森(Hiram Warren Johnson) 的話來說,「真相,是戰爭的首要傷亡」。
在整個中國,對真相發動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然而,這場特殊戰役的影響也沒有均勻的分布,甚至有些地區和特定人士,受到的打擊比其他人更加嚴重。如果您仍有疑問,讓我為您指出方向:香港,一個真相正在死去的地方,正經歷一種最痛苦的死亡。
2020年夏天,中國共產黨(CCP)公布了一項嚴厲的新法律,表面上是為了讓香港更加安全。然而,實際上,新的法律只會讓北京更容易懲罰支持民主的抗議者,從而降低了這座城市的自由度。
這部法律對香港自治,基本上是致命的一擊,目的在掃蕩顛覆(政府)活動。例如,破壞中國共產黨(CCP)和習近平的權力和權威、恐怖主義,以及與外國或外部勢力勾結等一切行動。
當然,誠如許多讀者們都已知道的那樣,中共對任何定義不屑一顧。在北京的共產黨員眼裡,任何背離習批准下的福音(信條)的人,都犯下了顛覆罪。
新法由香港第四任及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Carrie Lam)宣布。雖然林鄭月娥極力否認她是北京的傀儡,卻也很難從其它角度去看待她,因為如果你剛好是致力於揭露中共的虛偽和反覆無常的新聞界人士,那就能更加證明真相如此。
細繩上的木偶
致力於維護信息自由權利的人權組織「無國界記者」,是一個非營利和非政府的國際組織,它將林鄭歸類為「新聞自由的掠奪者」。 我們被告知,林鄭月娥「已被證明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傀儡」。自2017年上台以來(或者無論北京授予她多大權力),她都公開支持習近平的「對媒體的掠奪性政策」。
2021年夏天,林鄭的媒體掠奪性支持,最終導致香港最大的民主支持報《蘋果日報》關閉。該報的創始人黎智英(Jimmy Lai)和他的六名員工,被指控串謀、製作、分發具煽動性的材料。
勇敢,這個詞應該留給真正的英雄人物,而74歲的黎,絕對是最勇敢的一位。2019年,在全港反共情緒最高漲的時候,黎也在街頭,積極鼓勵民眾反抗共產黨。針對這一項和其它「罪行」,黎就被判20個月監禁。
然而,12月28日,檢方對黎和上述六名員工,提出了新的指控。據《南華早報》報導,新的指控稱,「被告共謀印刷、出版、販賣、公開招售、分發、展示或複製煽動性出版物」。有了這些莫須有的新指控,黎先生很可能會在監獄裡度過餘生,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勇於說真話。
自黎被捕以來,林鄭就一直對這位大亨充滿「愛戴」,並暢所欲言的批評他。因此,在無國界記者網站上,林鄭這位「掠奪者」,與其他反對新聞自由的敵人並列,包括了習近平、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俄羅斯總統普京 (Vladimir Putin) ,他監管了至少21名記者的謀殺案;還有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據說他是謀殺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的主謀;以及匈牙利總理維克多·奧班(Viktor Orban),這些都不是新聞界的友人。
在香港,林鄭將真相扔進垃圾桶的歷史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12月29日,香港這座城市棺材上的最後一顆釘子(最後一擊)已被敲入,也就是當支持民主的媒體「《立場新聞》」正式被迫關閉那刻起。
與《蘋果日報》一樣,《立場新聞》致力於提供未經修飾和過濾的真相。正如《路透社》報導的那樣,警察突襲了其辦公場所,並以涉嫌「煽動性出版」罪名,「凍結其資產並逮捕了資深職員」。
用博士研究員兼作家薩克席·卡班達(Sakshi Kharbanda)的話來說:「沒有什麼比新聞媒體能成為更好的工具,來對政府進行系統式的盤問了。霸凌攻擊、審查、監禁和謀殺記者,正是因為異議的真相,威脅到他們的生存,並卸下他們對權力的掌控力」。
今天,「多樣性」(「diversity」)這個字詞,居然變成負面含義。然而,要讓民主,甚至最終是真相,能廣為普及,讓觀點具備多樣性是必要的。沒有人應該壟斷真相,林鄭月娥不能,習近平不能,任何人都不能!
作家卡班達(Kharband)指出,暴政企圖束縛民眾,不允許他們有自由和多樣的觀點,而是把「政府版本」的所謂「真相」強加於人——其實就是宣傳謊言。真相先是被扭曲,從而被扼殺。暴政先發出威脅,最後掄起大棒重擊。黎智英就是受害者之一。
作者簡介:
約翰‧麥克格里昂(John Mac Ghlionn)是一位研究員和散文家。他的作品發表在《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悉尼先驅晨報》(Sydney Morning Herald)、《新聞週刊》(Newsweek)、《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美國旁觀者》(The Spectator US)等知名媒體平台。他還是一名社會心理專家,對社會功能障礙和媒體操縱有著濃厚的興趣。
原文:The Death of Truth and Freedom in Hong Kong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