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2月30日訊】大陸移民楊士松回憶六、七十年代,中共搞社會主義,農村鬧飢荒,村民要麼餓死要麼逃荒,生活非常悲慘。他還談到1975年8月,造成23萬人死亡的板橋潰壩事件。來聽聽他的故事。
大陸移民楊士松:「我自己準備了一個這麼粗的小白布口袋,我跟我媽說,我跟他們一起去。我媽說好的,我那時大概七八歲。我把那棍子準備好,小口袋也準備好了。那一天早上起來,我看他們開始走了,去逃荒了。我拎著口袋就跑過去了,那時候不知道討飯什麼的。 」
「餓呀,吃不飽飯。」
「那時候很少吃米飯哪,就是吃稀飯哪,一天三頓吃稀飯。吃到一頓乾飯就是非常困難的。」
「我在河南信陽的農村,我們信陽也是河南最窮的地方,三年打飢荒啊,我們信陽是河南地區級餓死人最多的地方。餓死了一百多萬還是多少人呢,就是說餓死了很多人。」
楊士松的父親在鄉鎮供銷社工作,可以得到一些物資,也不用交公糧,這在當時算是相當照顧了。
「但是就這樣的情況下哪,我姐姐還是,餓死了一個姐姐。」
「我們村里,我們鄰居,就是我認識的人,他的兒女啊,認識的,好多就是他爸爸他媽媽他叔叔,餓死了。我有一個表叔,還有一個表哥都餓死了。」
「可以想像,我爸爸並不是共產黨的官員,他只是共產黨最基層,物質分配系統的一個打工的小螺絲釘而已。但是他在物質財富分配環節,是那個隊伍裡面的一個角色,他就有很大的特權和優勢甚至地位,共產黨我們村的書記村長,我們小村的干部,就對他就相當的尊敬和巴結,掌握共產黨物質分配的那些領導,他們的特權是多麼的可怕。 」
楊士松還談到他親身經歷的河南板橋水庫潰壩事故。美國「探索」頻道專題節目《世界歷史上人為技術錯誤造成的災害前十名》,把這次事故列為第一,超過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件。
「就是官僚主義嘛,那個當地的氣象局啊,還有當地的水利管理部門,已經非常清楚地告訴中央政府領導,有的說鄧小平正在睡午覺,夜裡在睡覺,有的說他在打橋牌,反正命令傳到中央,中央就是沒回复,錯過了五個小時還是八個小時。」
1975年8月的這場災難中,有62座水庫潰壩,千里平川,頓時成了一片汪洋。在這次災難中,死亡人數超過23萬,受災人口超過1015萬。而中共官方對外公布的死亡人數只有2.6萬。
「我們小時候啊,也就是我五歲左右的時候,我們那兒很多逃荒的,北方,我們叫北極,就是北方到我們這兒逃荒的,成天哪,就是很苦很苦的人都有,天天就是成群結隊的到我們那裡來逃荒。」
「我們那兒相對好一點,但是我們也是吃不飽的呀。但是我們北邊就更吃不飽了,甚至是餓死,不跑、逃荒就餓死啊。」
板橋水庫潰壩是中共建政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水庫潰壩事件,也是世界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潰壩事件。可是關於這場特大水災,中共官媒當時沒有任何報導,至今也沒有公開發表全面的調查報告和事故分析。
「沒有中央領導的命令,沒有上級的命令你動了,你有功,也不算你的功,但是至少不追究你的責任,如果你動錯了,替罪羊就是你。」
楊士松說,離他家十公里左右就是淮河,淮河經常氾濫。直到九十年代,兩岸人民的生活還是很苦。
「我小時候沒有見過磚牆,即使到鎮上,到十公里以外的鎮上才能看到磚牆,很少的,包括國家機關也是這樣的。到鄉下全是泥巴,九十年代我們村里到處都是泥巴的。」
「所以我們村上別人什麼生活我都很清楚啊。我雖然說我吃不飽,很苦,我很惱火,但是我們村上,我的小伙伴哪,我的親戚啊,我到他們家裡看,他們比我更可憐哪。」
楊士松說,他的表姐七八歲時,父母餓死了。表姐帶著五六歲的弟弟,到鄰村的叔叔家去。 在村口小路上,從一個死人堆上爬過去。
「她說路上有一堆死人哪,一個一個趴在這裡,就是死在那裡去了。說小孩太矮,她說她弟弟怎麼爬也爬不過去。她爬過去了,從人堆上爬過去找她叔叔。但是她的弟弟五歲,怎麼爬也爬不出去。她說她拉也拉不過來,就是從死人堆上翻過去呀。」
不過,楊士松說,在沒有共產黨統治的時候,河南曾是富裕的魚米之鄉。我們下集接著看楊士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