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中共拖垮WTO 現在轉向內循環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2月16日訊】今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年,在這20年裡,中國不但超過美國,成了世界第一大貿易國,而且,還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僅如此,現在的中國,還成了美國在21世紀面臨的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可以說,中共在2001年的入世,徹底改變了世界貿易體系和全球地緣戰略格局。

有評論說,中國入世20年,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沒有預料到中國能夠作為一個非市場經濟體,在世貿的框架下,發展到今天如此龐大的規模,而且,中共的不守規則,還把一個WTO給拖垮了,美國現在甚至要尋求建立新的貿易協定來捍衛經濟利益。那我們今天就來關注一下,中共政府入世這20年,都幹了些什麼事。

中國入世20年 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是冷戰之後,對世界影響最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之一。早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的同一年,中美兩國就在北京簽署了中美貿易關係協定,並從1980年2月開始,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不過,美國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要每年由總統提出,再由國會審議後延期。而且在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之後,1995年,美國總統克林頓仍然延長了中國最惠國待遇,並且將最惠國待遇和人權問題脫鉤。克林頓在第二個任期內,也就是2000年的10月,還簽署了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法案,從而結束了對中國的年度審查程序,助推中共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

這個法案的通過,對於美國和世界的影響之大都遠超預期。過去,美國總統對中國的年度審查,在約束和平衡中國貿易政策方面,提供了制衡機制,並且美國也是抱著一個想法,就是在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同時,能夠幫助中國走向市場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而且,由於這個年度審查的存在,也讓美國企業在進入中國投資時比較遲疑,但是,克林頓政府放棄了這個關鍵工具,而且美國逐步放棄了貿易和人權掛鉤的原則,可以說,這種放棄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

隨後在第二年,就是2001年的12月11日,中國在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後,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從2001年的4%一路攀升,到2020年已經增加到了17.4%,成為了「世界工廠」。根據中共官方數據,中國的GDP排名,在2006年擠下英國,2007年超過德國,2010年再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也在迅速擴大。從BBC報導中的這張圖片可以看出,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在2018年時達到了4,190億美元,是2001年時貿易逆差的5倍。

不僅如此,來自中國的競爭,重創了美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就業。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經濟學家羅伯特·斯科特(Robert Scott),早在2000年就預測,中國加入世貿會給美國帶來嚴重的工作流失,斯科特說,中國入世導致了美國貿易赤字的劇增,到2018年,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導致美國流失了370萬個工作崗位。

但是,最根本的問題,並不在於貿易逆差大小,而是中共並沒有遵守入世承諾。

2015年時,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發表了一個報告,題目是《虛假承諾:中國(共)的入世承諾與實踐之間的巨大差距》,報告通過逐條比對,發現在限制市場准入、限制技術或是知識產權轉讓領域,以及在對國有企業(SOE)和出口行業的補貼等規定上,中共完全沒有遵守入世承諾和成員資格要求。

比如,為了刺激出口,中共實行出口退稅政策。一些企業為了賺取退稅,以低於成本價出口商品,導致中國貨在國外賣得比在國內還便宜。此外,中共政府實行的產業補貼、低息貸款等政策,都違反了WTO原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曾經在今年的《各國貿易壁壘評估報告》中強調,加入世貿近二十年來,中國始終沒有提供一份完整的中央政府補貼通報。

中共承諾,在15年的過渡期期間,會逐步開放金融服務、信息網絡、影視文化、農產品等,但在2016年底,過渡期滿之後,這四個市場仍然都是關閉的。

另外,中共在入世時還承諾,逐步取消市場准入限制,開放外資進入,允許獨資、合資或全資擁有子公司。但是,在中國允許外資進入的領域,外國企業卻被迫按照中共政府的規定進行技術轉讓。此外,中共還盜竊其它國家的知識產權,包括銷售假冒商品和盜版軟件,以及竊取企業機密。非牟利機構美國國家亞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曾在2017年的一份報告中估計,盜竊知識產權給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可高達6,000億美元,其中最大的損失來自中國。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2018年中美貿易談判中,美方除了要求減少貿易逆差之外,還要求中方將進口關稅降到對等的水平,並且要給予美國投資者公平和非歧視的市場准入,以及終止國有企業補貼和其它政府支持,停止盜竊知識產權,停止強制轉讓技術等等。

自由貿易的基礎是:自由開放的市場、自由競爭的企業,以及鼓勵競爭的市場機制。而WTO的9項基本原則,也可歸納為「非歧視性原則」、「公平貿易原則」和「透明度原則」三大類別。但是中共在享有WTO好處的同時,卻在不斷的破壞WTO的基本原則,通過操縱匯率、政府補貼以及盜竊知識產權等一系列不公平和不道德的手段刺激出口,對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事實上,從一開始,中共就沒有遵守WTO規則的誠意,是以滲透和造假騙取了美國的最惠國待遇。前美國國防部官員、「中國通」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在2018年7月出席國會聽證時披露,一位中國大陸外逃者證實,中共在1995年到2000年期間,通過系統性造假,欺騙美國國會通過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審議,為中國加入世貿鋪平道路。一方面,中共在和美國的頻頻接觸中,不斷釋放假的宣傳信息,讓美國認為中共會遵守WTO的規則,中共還研究美國政治上的錯誤路線,並利用美國政界的內部分歧進行滲透和操作。

一些西方政治家和理論家曾經期望,中國的經濟發展會引發政治民主化。比如,克林頓就曾經說過,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中國會變得更自由。但事實大家也都看到了,中共箝制互聯網上的言論自由,並且利用互聯網和人臉識別等高科技手段,對民眾實行嚴密監控,變本加厲地迫害不同政見人士,並且強制在中國的外國企業幫助中共實施監控或者打壓自由。

如今,世界各國都意識到了,中共是全球貿易規則的破壞者,因為中共政府主導的模式,和市場完全不相容,和法治理念完全對立,跟WTO的原則完全背道而馳。但是WTO的爭端解決機制,卻對中共無可奈何。美國幾乎贏得了所有的對中國提起的WTO訴訟,但是,卻沒有什麼實際的價值,因為中共根本沒有改變,依然是我行我素。所以,川普政府才會繞開WTO,引用301條款的授權來捍衛美國的經濟利益。

WTO亟需立法變革,但在目前,WTO組織內部陷入僵局。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出現了眾多其它區域性貿易協定。比如《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簡稱CPTPP,以及《美墨加協定》,還有各經濟體之間的雙邊自貿協定等等。這些區域貿易協定和雙邊自貿協定涵蓋的議題,往往比WTO更廣,開放水平也更高。所以,一些專家認為,這些區域貿易協定,是未來全球貿易發展的方向。

目前,中共參與並主導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就是RCEP,並且在9月份時宣布正式申請加入CPTPP。不過,日本、澳洲等成員國,都在質疑中國的現行體制,是否符合這項協定的高標準。

我們看到,世界各國必須從中國入世中吸取一個教訓,那就是,以為讓中共加入一個全球性的自由貿易體系,就能夠改變中共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中共的政治體制決定了,它有自己的一套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經濟模式,根本不可能在中共黨的核心利益上做出讓步。

改革開發至今 中共走向窮途末路

不過,時至今日,美歐等西方國家也開始認清現實了,中美貿易戰也早就蔓延到科技、金融、政治,甚至意識形態和國家安全的層面。中共面對的國際環境正在迅速惡化,而且隨著中國政治不確定性的增加,監管措施的不斷加強,環保門檻的逐漸提高,中國的營商環境也正在進一步惡化,有大批外企選擇了撤離中國。

如今,「中國製造」的低成本優勢正在逐漸失去,「世界工廠」的地位已經不穩,各國開始將供應鏈遷回本國、或者是轉到印度和東南亞等地區。而且,中共過去依靠強制技術轉讓和盜竊知識產權,以極低成本獲得高新技術的「漏洞」,也在被美國和其它國家慢慢堵塞。

雖然中共領導人提出要進行經濟轉型,轉向以內循環為主的經濟模式。但是,「內循環」真的行得通嗎?

網上有一篇評論文章說的非常犀利,我們這裡也分享一下,這篇文章的作者說,沒有西方的資本、技術、市場、管理和營運方式,沒有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貿易規則和機制,沒有和諧安定的國際安全環境,所謂「中國崛起」、「中國奇蹟」,統統都是鏡中花、水中月。您還真以為是黨的領導、制度自信和人民勤勞勇敢帶來的嗎?所以,誰信「內循環」,誰就是傻子!除非有人要關起門來過「苦日子」、「窮日子」。

文章還質問說,現在,改革變成了「改回舊時代去」,開放變成了向非洲開放、對落後開放。但是,沒有貨幣購買力的非洲,怎麼可能成為中國的貿易夥伴呢?頂多是扶貧對象。歷史必將證明,中國這一波「棄白納黑」、「棄高就低」必將失敗,「內循環」是行不通的,「外循環」也必須是「西循環」而非「黑循環」。

當年,中國進行經濟改革和加入WTO,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增長,利用來鞏固其執政的合法性,目的是實現更大的政治野心。但是,一個更自由的市場,雖然能鼓勵競爭,但是在西方放棄了貿易與人權掛鉤的原則之後,中共就像脫了韁的野馬,在全球瘋狂擴張,而現在,二十年後的美國也不得不反思自己釀成的苦果,不過,中共同樣也在品嚐自己造成的惡果,在二十年不擇手段地急速擴張後,提振中國經濟的動能幾乎全部失靈,沒有出路的中共,正在走向全面倒退的回頭路上。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松筠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文靜

訂閱財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