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1月18日訊】在疫情中,人人都可能得到新冠肺炎,如果不幸感染,大家都希望避免出現重症並快速痊癒。《自然》雜誌一篇研究指出,一名新冠患者僅用10天就痊癒了,為什麼她能好的這麼快?歐洲病毒學專家、生物技術公司首席科學家病毒學專家董宇紅博士分析原因,並提出提升免疫力可以做的11件事。以下為董宇紅專訪精華:
感染新冠肺炎 47歲女性10天不藥而癒
根據去年4月《自然》雜誌刊登的一篇研究,一名47歲女性,從武漢到澳大利亞11天後,在當地急診室確診新冠肺炎。
當時,她出現了乾咳、發燒、喉嚨痛、胸痛,以及輕度的呼吸困難症狀。胸部X光顯示,她雙肺下部有陰影,代表肺部已浸潤。出現症狀後的第4天,鼻咽拭子檢測到病毒,屬於輕到中度感染者。
當時,醫師沒有給她用抗病毒藥物、類固醇、抗生素等等藥物,也沒有使用氧氣,僅接受了簡單的輸液。然而,她卻恢復的很快。第7天,她體內就檢測不到病毒,第10天X光片的肺部陰影消失,第11天就出院了。
研究人員紀錄了她從發病開始直到20天後的免疫學指標。第7天,她體內的「增加抗體分泌細胞」和「濾泡輔助T細胞」已經出現,到20天後的康復期,這兩種細胞還是維持在比較高的水準。
這個女性的案例說明,人們得新冠以後,自身免疫健全的話,就算不用任何藥物,也能夠成功的清除病毒。
對抗病毒、細菌 身體設有五道屏障
人體的免疫力對付外來的病毒、細菌等等,有五道屏障。
第一道屏障:皮膚,能夠物理性地抵禦基本的外來入侵物。
第二道屏障:上皮細胞和干擾素屏障。整個呼吸道、消化道的上皮,都有產生干擾素的能力,而干擾素是病毒的天敵。
第三道屏障:血液或組織液裡的自然殺手細胞、吞噬細胞,它們如同身體的巡邏兵,是一支強大的軍隊,碰到病毒、細菌就會吞噬掉。
第四、五道屏障:T細胞和B細胞,在病毒更深入一層時會開始起作用,T細胞在消滅病毒的同時也在激活B細胞,打個比方,T細胞是直接攜帶武器與病毒對打,而B細胞則會製造「砲彈」等武器發射出去。
做這11件事,提升天然免疫力
如今,全球都在施打疫苗。疫苗主要是作用在人體免疫力的第五道屏障——B細胞上,讓B細胞產生抗體。不過,打了疫苗、戴了口罩、保持了社交距離,很多人會覺得除此之外,對新冠病毒就無能為力了。其實,我們能做的遠不止於此。
做到11件事,從方方面面加強人體的天然免疫力屏障,才能起到更好的防疫作用。
1. 補足營養
除了基本的蛋白質、脂肪、澱粉類等營養素,身體中還有很多的微量元素、維生素。比如:
維生素C:是免疫細胞最喜歡的東西之一,可以從蔬菜、水果中攝取。
維生素D:能增強人體抗病毒能力,除了從食物中攝取,也可以多曬太陽來補充。
礦物質鋅:有助於讓人體的天然免疫細胞發揮更強的吞噬功能,亦能幫助傷口的癒合。可以從菠菜、堅果等食物攝取。
2. 不飲酒、不抽菸
抽菸直接破壞呼吸道上皮細胞產生干擾素的能力,也會傷害皮膚結構,加速皮膚老化。
喝酒則會傷害自然殺手細胞、T細胞、B細胞。
3. 低鹽飲食
過多的鹽分不僅增加罹患高血壓的機會,還會破壞腸道的好菌,比如乳酸桿菌,從而導致腸道慢性炎症,不利於抗病毒。
4. 低糖飲食
吃太多糖不僅損害吞噬細胞,也會使腸道的菌群惡化,導致肥胖,增加心理壓力、慢性炎症。此外,過量的糖分對上皮細胞干擾素分泌,以及自然免疫細胞、T細胞和B細胞的抗病毒功能都有危害。
5. 維持體重適中
過重能引發慢性炎症狀態,抵消身體抗病毒的能力。
6. 少用非甾體類消炎藥(NSAIDs)
如阿斯匹靈、布洛芬等藥物。耶魯大學研究發現,這些藥物能夠抑制發燒、疼痛等症狀,但同時它們也降低身體的抗病毒水平。
7. 規律作息
人關燈休息的時候,身體裡的生長激素和褪黑激素會修復T細胞和B細胞的數量和功能。
8. 情緒平和、善於舒壓
人一發脾氣,血壓跟著升高,身體也會分泌壓力激素,而這些激素就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而善於舒壓的人,往往身體也比較好,這與身體中的催產素有相關。
9. 接觸大自然
大家在工作疲勞之餘往往都要度假,而人們又喜歡到山清水秀之地,因為大自然充滿生生不息的正能量。發表在《自然》雜誌的研究表示,綠色空間越多的地區新冠病例也越少;多接觸自然可以加強人體免疫系統的抗病毒能力。而另一個研究發現,森林綠地可以提升免疫系統自然殺傷細胞數量。自然殺傷細胞在人體第三道免疫屏障中,的作用之一就是抗擊病毒。
10. 打坐
打坐能夠減輕身體的慢性炎症,保持細胞年輕化。最近許多神經精神免疫學的研究成果也發現,打坐的人身體產生干擾素的水平高。
11. 做善事、保持利他心態
做一些小小的善舉,也可以提升體內的催產素,而催產素的分泌又能促進免疫細胞能力的增強,減少壓力激素釋放。研究也發現,保持正面思維、為他人著想,維持一個良好的群體的社會關係,能夠減輕身體炎症,提高抗病毒干擾素的水平。(推薦閱讀:善良竟然有療癒力!提升免疫功能、抗炎抗病毒)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