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對SARS-CoV-2病毒的自然防禦在很大程度上使他們倖免於難。所以我要問,我們為什麼漠視這些防禦,而使孩子們處於危險之中呢?
有些溫和的、非後果性病毒可以為孩子們帶來能夠對抗SARS-VoV-2病毒、其它冠狀病毒和呼吸道病毒的先天免疫力。為什麼我們要給孩子接種針對無害病毒的疫苗呢?有些孩子很可能因先前接觸過(無症狀或輕度疾病)和其它冠狀病毒(比如普通感冒)所導致的交叉反應/交叉保護,而獲得免疫力。我們為什麼要給這樣的孩子接種疫苗?
許多兒童很可能感染過COVID,但是恢復過來了,因此他們是免疫的。那麼為什麼不去評估他們的免疫狀態呢?考慮他們的年齡、強健的先天免疫力和這種從COVID感染中恢復的可能性,我們不應該為他們注射疫苗。
吉爾特‧范登‧博捨(Geert Vanden Bossche)博士寫道,兒童與生俱來的免疫力「通常/自然地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他們,並提供一種群體免疫力,因為它稀釋了人群一級的傳染性CoV『冠狀病毒』壓力。而大規模疫苗接種則使它們成為更具傳染性的變種。患此病的兒童/青少年大多發展為輕度至中度疾病,因此他們可以繼續發展廣泛和長期的免疫力來促進群體免疫力。」(註:有些病毒會演化出抵抗疫苗的變種,而接種疫苗可能會加快演化過程。)
這是一個潛在的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疫苗不會給兒童帶來任何好處,只能帶來潛在的傷害。因為沒有適當的中長期安全數據,這些疫苗最終可能會傷害成千上萬的孩子。以下是幾項研究,這些研究有助於證明兒童必須被視為「已經接種過疫苗」的人,並且不得接種這些疫苗。
不同的免疫反應
耶魯大學(Yale)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在2020年9月18日的《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的一份報告顯示,兒童和成人對SARS-CoV-2感染表現出不同的免疫系統反應,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兒童感染COVID-19後的症狀和死亡率要低得多。
耶魯大學一篇有關這項研究的新聞文章說:「自COVID-19爆發以來,科學家們已經觀察到,感染該病毒的兒童的情況往往比成年人好得多。」
研究人員報告說,「兩個分子的水平免疫系統,白細胞介素17A(IL-17A)和干擾素伽馬(INF-g),與患者的年齡密切相關。前者有助於在早期感染期間調動免疫系統的反應,後者則打擊病毒複製。分析顯示,患者越年輕,IL-17A和INF-g的水平就越高。這兩個分子是先天免疫系統的一部分,是一種更原始、非特定類型的反應,通常在感染初期被激活。」
不同的生理
宿主細胞的ACE2受體是病毒入侵的渠道,而ACE2受體在幼兒鼻內粘膜上較少(可能在上呼吸道中也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兒童一開始就不太可能被感染,或傳播給其他兒童或成人,甚至得重病。
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了充分的數據,證明這個生物分子裝置(ACE2)根本不存在兒童鼻腔內。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來自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和波士頓布里格姆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通過避開這種自然保護,疫苗進入肩部淋巴肌。疫苗的信使RNA(mRNA)和脂質納米粒子(lipid nanoparticle)以及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可以釋放到血液中,然後可能損害血管內壁並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這些發現來自以下文獻:Varga等人2020年《柳葉刀》(The Lancet)、Nuovo等人2021年《診斷病理學年鑑》(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中,緒方貞子(Ogata)等人2021年《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雷等人2021年《循環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
與其它常見原因相比,COVID-19造成的死亡率較低。
統計學家威廉‧布里格斯(William Briggs)根據兒童死於COVID-19的風險,審視了為兒童接種疫苗的理由。他指出,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截至10月22日的數據,自2020年1月以來,經診斷,542名0歲至17歲的兒童的死亡與COVID-19有關(每100名兒童死亡0.0007人;132名1歲以下兒童死亡)。
正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馬蒂‧馬卡裡博士所大聲疾呼的那樣,這並不能說明死亡是「(和COVID)有因果關係的,還是偶然的」。(作為比較),從2020年1月起,1,043名0-17歲的兒童死於(普通)肺炎。
布里格斯寫道:「我們沒有好的肺炎疫苗。但是,通過讓孩子們在社交上永遠保持距離,感染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一個人死亡就已經『太多』了的話,那麼你就不能讓孩子接觸任何有疾病的人,因為他們可能會感染肺炎。」
「(用同樣的邏輯,我們也可以說)孩子也不得進入任何汽車。一年內,大約有3,091名0-17歲的兒童死於車禍(435名兒童年齡在0-4歲之間,847名在5-14歲之間,6,031名死於車禍的人中,30%在15-24歲之間)。將這3,000例汽車死亡乘以約1.75倍(因為COVID的死亡數據是來自21個月的,而車禍數據來自12個月),我們可以估計,在同一時期內大約5,250名兒童死於車禍,是COVID致死率的10倍。」
每年,美國約有500名兒童死於季節性流感,但是從未有過強制接種疫苗。
布里格斯總結道,「根據任何現有證據,沒有任何理由為兒童提供強制性疫苗。」
不同的免疫系統
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Irving Medical Center)的斯圖亞特‧魏斯伯格(Stuart Weisberg)博士及其同事(以布拉瑪‧庫馬爾[Brahma Kumar]和哥倫比亞大學同事2018年的研究工作為基礎)認為,兒童更容易對抗病毒的原因是他們的T細胞相對幼稚(註:T細胞是一種主要的免疫細胞)。他們認為,由於兒童的T細胞大多未經訓練(註:即兒童沒有經歷過太多的感染),因此它們可以更快速、更靈活地對SARS-CoV-2等新型病毒做出免疫反應,從而獲得有效的強有力反應。
2021年8月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的研究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這種天然生物/分子保護的理解。研究表明兒童上呼吸道的預激活(原位)抗病毒先天免疫力能夠控制早期SARS-CoV-2感染。
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新聞(Genetic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News)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兒童呼吸道裡的免疫細胞為病毒傳感做好準備(預激活),所以兒童對SARS-CoV-2感染的早期抗病毒反應比成人強。」
接種疫苗或自然感染會驅動B細胞的形成、組織分布和克隆演化,這是體液免疫記憶的關鍵。(註:B細胞是另一種主要的免疫細胞)。2021年5月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證據表明,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從兒童中取回的血液中含有可與SARS-CoV-2結合的記憶B細胞,這些B細胞在兒童早期接觸普通感冒冠狀病毒的時候會起很大作用。馬特烏斯(Mateus)及其同事在2020年10月的《科學》雜誌上關於T細胞記憶與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稱為交叉反應/交叉保護)的報告支持了這一點。
最後,幾乎沒有風險,也沒有數據,或證據,或科學研究證明兒童有接種COVID-19疫苗的理由。這些疫苗是否會穿過兒童的血腦屏障,而進入大腦?我們不知道。沒有這方面研究。如此魯莽。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和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在沒有合理的醫學理由的情況下,都同意了這一舉措。
根據科學和19個月收集的所有數據,我認為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應使兒童面臨接種COVID-19疫苗的風險。將健康兒童置於危險之中以保護成年人是不合邏輯的、不合理的、反常的和魯莽的。我們沒有適當的安全數據。
我們的重點應放在早期治療和測試(血清抗體或T細胞測試)上,以確定在患者知情和同意的情況下,誰應該接種疫苗。人人接種是不可取的,因為研究表明,對現有的從COVID感染中痊癒的人來說,疫苗對自然獲得的免疫也是有害的。
這一切意味著什麼?我們最終可能會傷害我們的孩子。製藥公司的責任保護應該取消。(註:現有法律對製藥公司在發生疫苗事故之後所負的責任有一定的保護。)不僅僅是我們的孩子,政府官員和疫苗公司也必須承擔(疫苗事故的)風險。不要碰我們的孩子,除非你百分之百地確定藥物或疫苗是安全的。這些疫苗尚未被證明安全。由於COVID-19對兒童的風險接近零,他們不需要這些疫苗。
他們相當於已經接種疫苗了。別碰他們。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Alexander)博士擁有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的碩士學位和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的流行病學碩士學位、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循證醫學碩士學位以及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循證醫學和研究方法博士學位。他曾發表關於COVID-19早期治療,並和其它COVID相關科學出版物。世衛組織-泛美衛生局(WHO-PAHO)前COVID大流行證據綜合顧問(2020年),和川普(特朗普)政府中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COVID大流行政策前高級顧問。目前,他與來自美國、加拿大和其它地方的多個國際COVID-19研究小組合作,並在技術上提供支持。
原文「Children Are Essentially Immune Already so Don』t Touch Them With These COVID Vaccines」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