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長津湖到韓戰 中美的不同表述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0月08日訊】十一期間高調推出的電影《長津湖》,是中共為建黨百年「定製」的賀禮片之一,官方藉此激發民間所謂的「愛國抗美」精神。但在這場戰役的另一方——美國的眼中,長津湖乃至整個朝鮮戰爭卻有著不同的表述。

電影《長津湖》在去年中共高調紀念朝鮮戰爭70周年之際開拍,當時,美國駐華領事館也發推特,紀念曾在長津湖戰鬥過的25000多名聯合國軍,並補充說:「這個周年紀念日讓我們認清一些事實:戰爭始於1950年6月25日,當時朝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支持下入侵韓國。中國的教科書只說是『內戰爆發』。」

朝鮮半島在二戰結束後,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分界线,分裂成韓國和朝鮮兩個國家。朝鮮戰爭究竟是中共聲稱的「內戰」,還是美方說的「朝鮮在中國支持下入侵韓國」,不同的表述直接決定誰是這場戰爭的正義方。

中國當代史專家、美國明尼蘇達州諾曼岱爾學院的丁抒教授給我們發來兩份他的研究文章。

《朝鮮戰爭》這篇文章指出:「1949年6月美國從南韓撤軍,7月,金日成向斯大林提出實施攻打南韓的計劃,並打算一個星期內攻占南朝鮮。」在獲得斯大林同意後,金日成在第二年5月去北京密會毛澤東,中共承諾支援朝鮮。

之後在6月25號凌晨,朝鮮以所謂「反擊」韓國軍隊為名,發起突襲,越過「三八線」。28號,朝鮮人民軍攻入漢城,漢城國立大學附設醫院內共700至900人被朝鮮人民軍虐殺。

針對朝鮮單方面的行動,《1949–1966 政治運動簡介》這篇文章指出,聯合國安理會6月通過兩次決議譴責北朝鮮。 7月7號的《第 84 號決議案》,授權成立以美軍為主體的聯合國軍,先後共有16國派部隊參戰。 而中國則按斯大林的指示,將 7月間新組建的東北邊防軍更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從10月下旬開始祕密渡過鴨綠江。

旅美中國問題觀察人士張健指出,朝鮮戰爭實質是共產陣營對戰民主陣營。

旅美中國問題觀察人士張健:「朝鮮戰爭無非就是中共和朝鮮以及蘇聯,與聯合國民主國家的一場戰爭。而且民主國家並沒有對朝鮮他的領土,或者說對於中共所統治的大陸地區有任何的非分之想,他只是恪守了當時他們朝鮮內部的,既定的一個邊界線。」

中共在1950年10月25號對聯合國軍隊發起第一場突襲戰役,並在中國國內進行所謂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宣傳。但是美國真的有進犯中國之意嗎?這一點的表述雙方也有不同。

中國歷史學者張清:「這場戰爭到底是不是美國人挑起來的呢?中共一直是這麼宣傳的。我們根據各種事實就可以看到,從第一槍來看,就不是南韓先發的,也不是美方先打的。那麼從後來事實來看,美國也是到了鴨綠江邊,他就停了。」

1951年,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當時似乎有意「放棄把戰爭局限在朝鮮半島的做法」,但總統杜魯門在4月11號解職麥克阿瑟。

張清:「我認為美國根據他們的價值觀,他是無意發動侵入中國的這麼一場戰爭。他為什麼要去支援南韓呢?因為不允許蘇聯把他的勢力範圍擴張到三八線以南。」

對於朝鮮戰爭的傷亡代價,中美的表述也兩極分化。

71年以後,美國民間更多認為它是一場「需要汲取歷史教訓的戰爭」,但中共正在高調宣傳死傷慘烈的長津湖戰役,來激起另一次仇美情緒。

張健:「這兩極分化是對於歷史分歧,對於還原歷史的兩極分化。對於追求歷史,對於啟發後一代,什麼叫戰爭與和平,什麼叫殘忍與善良。他是會形成一個巨大的衝擊。」

中共自己對朝鮮戰爭的宣傳也並不一致,在1950、60年代,中共大力塑造邱少雲、黃繼光等英雄人物,謳歌抗美援朝。隨著中美關係在1970年代恢復正常,抗美援朝的文藝作品就較少出現。近期中美交惡,《長津湖》等影片又被官方推上輿論的頂端。

採訪/李韻、常春 編輯/尚燕 後製/王明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