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機觸發連鎖效應 中國恐面臨糧價飆漲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10月01日訊】中國大陸近期發生的大面積限電事件,讓中國能源短缺的危機凸顯出來,由此觸發的連鎖效應也開始顯現,中國國內一系列原材料價格近日已開始飛漲。與此同時,國際糧食價格恰恰也進入大幅上漲周期。有學者認為,國際國內形勢的相互影響下,中國的糧價恐怕會急劇上升。

近日,中國的建築業原材料和化工品等產品價格出現了跳躍式上漲。一噸重鉻酸納4天內兩次加價,海螺水泥則是在10天內三度提價,已從原先的每噸30元,上漲至每噸100元。有學者指出,這個現象與當前中國許多地區發生的大面積限電、斷電有關。

在各種商品紛紛漲價背景之下,糧食供應方面也被提到檯面。

糧食危機原本就是中國面對的長久問題,而與糧食相關的產業,基本上是高耗能的產業,無論是糧食原物料種植、收成還是加工都需要用電,近期發生的大規模拉閘限電的情況,必然對糧食生產造成影響。

另一方面,中國農牧業對化肥的依賴性十分嚴重,而生產化肥的主要原料是煤炭和天然氣。如今,中國國內正面臨著煤炭短缺的問題,國際上天然氣的價格也在持續上漲之中,化肥漲價也是大概率要發生的事。

今年以來,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價格漲幅已超過250%。今年9月15日,美國化肥龍頭企業CF工業控股宣布,由於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該企業決定關閉位於英國達勒姆郡和柴郡的兩家化肥工廠,至於何時恢復生產,目前無法估計。兩天後(17日),挪威雅苒國際集團也表示,該集團在歐洲的6家化肥工廠將減產40%。

可以想見,隨著和煤炭持續短缺,化肥的價格勢必也會上漲,甚至很可能出現短缺。而一旦化肥短缺,中國的糧食產量將無法保證,糧食庫存如果繼續下降,就會推高糧食價格。

事實上,今年以來,中國進口糧食的速度明顯加快,進口數量也大幅增長。

美國農業部今年7月發布的《全球穀物市場與貿易》報告稱,根據中國官方發布的海關數據,從今年1月到5月,中國的大米進口量超過220萬噸,已占去年全年大米進口總量的3/4。美國農業部預計,2021年中國的大米進口將增長近20%,達到380萬噸。

據路透社24日的報導,中國目前已成為澳洲即將收成的小麥的主要買家。在澳洲預售的2021/22作物年度約500萬噸小麥當中,中國買家收購了近200萬噸,這些小麥將在今年年底收割。

這篇報導還指出,由於俄羅斯天氣惡劣,美國和加拿大遭逢乾旱,外界預估這些國家的糧食出口量將會大幅度減少。今年8月,全球小麥價格已攀升至2013年以來最高水準。

中國糧油信息網28日發布的信息已經提到,「受全國性煤炭緊缺、煤價高企、煤電價格倒掛影響,目前部分省份出現供電緊張局面,而作為大米企業也會受到影響。」

中國行業網站發布的糧油行情簡析也表明,由於受到限電的影響,加工玉米、大豆、水稻的企業工廠開機率下調,預計將會對相關糧食的原料價格產生影響。

(記者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