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13日,毛澤東親自選定的、被寫進中共黨章的接班人、當時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林彪,乘坐的256號三叉戟專機,在蒙古的溫都爾汗墜毀。林彪、林的妻子葉群、林的兒子林立果等9人全部死亡。這就是震驚世界的「九一三」事件。
毛澤東選定的接班人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共九大在北京召開。
中共九大通過的黨章寫道:林彪是毛澤東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
1969年2月初,中共九大黨章修改草案出來後,分送中共政治局委員劃圈。收到草案的政治局委員一一划圈,表示贊成。然後,送到林彪的住地——毛家灣,等林彪劃圈後,再送毛澤東劃圈。林彪看了草案後,用紅鉛筆劃了個大圈,勾掉了要他當接班人和贊語的一段話。林不同意在黨章中稱讚他,不同意把他作為毛的接班人寫進黨章。但是,中共九大通過的黨章還是把這段話寫進去了。
林彪的簡要經歷
林彪1907年出生,湖北黃岡人,18歲考上黃埔軍校;20歲參加中共搞的南昌暴動;23歲在井岡山當紅四軍軍長,25歲當紅一軍團軍團長;30歲任八路軍115師師長;39歲成為「東北王」—— 任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東北野戰軍司令員;42歲成為「中南王」——中共中南軍政委員會(後改為中南行政委員會)主席,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司令;48歲被授元帥銜;51歲成為中共中央副主席;58歲被確定為毛的接班人;64歲葬身蒙古荒漠。
林彪長期養病
1949年10月1日中共建政後,林彪長期養病。
1938年3月2日,中共中央命令林彪到呂梁山建立根據地。林彪騎馬路過隰縣時,因身穿一件繳獲的日本軍官的呢子大衣,被一個哨兵誤以為日本人來了,一槍擊中林的背部脊椎左側一寸處。林受了貫通槍傷,被打斷半寸長的一截肋骨。之後,林被緊急護送回延安醫治。
1938年11月,林彪赴蘇聯就醫。因蘇聯醫生使用藥物過量,損傷了林的神經機能,形成了怕水、怕風、怕感冒、易拉肚子、出汗等後遺症。從蘇聯回國後,由於長期緊張的戰爭,林的身體累垮了。1950年毛出兵朝鮮時,原準備讓林彪帶兵出征,林以身體有病為由婉拒。
上世紀50年代初,林彪從公眾視野消失。他熟讀《黃石公三略》,深知「高鳥死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的道理。為避免重蹈劉邦的大將軍韓信被殺的覆轍,主動隱退。
林彪被動參加文革
1966年8月1日, 宣告文化大革命全面發動的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開幕。其間, 毛澤東寫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 矛頭直指中共第二號人物劉少奇。
當時,林彪在大連養病。毛幾次打電話催林回北京參加會議, 林推辭再三,並寫了書面請假報告。8月4日, 毛再次讓祕書打電話給林, 林還是推卻。之後,中共總理周恩來多次勸說, 林才不得不回到北京。
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上, 林成為唯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林說:「我最近心情很沉重。我的工作和我的能力是不相稱的,是不稱職的。我意料是要出錯誤的。」「中央給我的工作,我自知水平、能力不夠,懇辭再三,現在主席和中央已決定了,我只好順從主席和黨的決定,試一試,努力做好。我還隨時準備交班給更合適的人。」
8月18日,毛首次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紅衛兵。林發表了一篇被稱為「文革宣言書」的講話。但講話稿不是林寫的,而是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起草、毛修改審定、交給林念的。
10月1日,中共的「國慶節」,中共領導人都上了天安門城樓。林的女兒林豆豆、毛的女兒李訥等都跟著。林豆豆聽李訥說,軍隊保守,按兵不動,抵制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長此下去,主席要解散軍隊。林豆豆回家將這些話傳給林後,林馬上讓祕書把葉劍英等軍隊高級將領找來,商討辦法。葉提議,根據毛的指示,軍以下的部隊不動,讓軍隊院校搞些串聯。林贊同,責成有關人員起草一個「緊急指示」,由葉對外發布。
當時,林不想部隊亂,但是,毛號召軍隊機關「打倒閻王,解放小鬼」。後來,毛看到安徽省軍區一份軍隊阻止造反派衝擊省軍區的報告,發火了,讓林收回「緊急指示」,重新發布新的八條命令。此後,280萬軍隊投入「三支兩軍」(支農、支工、支左、軍管、軍訓)。
從1967春開始,機關、學校、公社、工廠、企業、交通……軍人無處不在,國家進入軍人專政時期。
林彪與毛澤東的分歧
文革爆發後,林彪也搞過對毛的個人崇拜,整過一些人。但是,1967年初,林、毛分歧逐漸顯露,主要有三:
第一,林反對搞亂軍隊。
1967年1月, 在毛指使下,文革喊出「揪軍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口號, 軍隊各部門都受到造反派衝擊, 工作停頓, 一時陷入亂局。
1967年2月, 中央文革小組鼓動造反派揪斗軍隊總政治部主任蕭華, 徹底激怒了林彪。林把江青找到自己的住處, 怒斥道:「你們一定要把軍隊搞亂才罷手嗎?搞亂了軍隊, 究竟對誰有利?」此次林、江之爭,是林、毛分道揚鑣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林主張發展生產。
中共九大計劃在1969年4月召開,由林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報告。會前,中共大筆桿子陳伯達和張春橋、姚文元各起草了一個九大政治報告。
陳徵求林彪的意見時,林說,最好把中共八大提出的「當前國內主要矛盾不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寫進去。陳起草的稿子特彆強調,中共九大後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得到林認可,卻被毛原封不動退回。張春橋、姚文元起草的報告,突出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毛很滿意, 親自修改後予以採納。
據林彪的祕書張雲生回憶:林對張、姚起草的報告「根本不感興趣」,「一眼沒看」。汪東興回憶說:「由於林彪對『九大』的政治報告改用張春橋、姚文元起草的稿子不滿,在『九大』上,他只是照著稿子念了一遍,敷衍了事。」
第三,林彪反對張春橋。
張春橋、姚文元是文革中突起的緊跟毛澤東的新一代筆桿子,與江青走得很近,深得毛的信任。江青上世紀30年代在上海當過演員。張、姚、江也被稱為「上海幫」。
1970年春天左右,「上海幫」開了一個經濟工作座談會,把張春橋捧得特別高。會議簡報送到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手上後,汪感到「上海幫」要搶班奪權,把簡報轉給陳伯達,陳伯達轉給林彪的妻子葉群。葉群一看,感到事態嚴重。當時,軍隊的很多將領都很反感張。林得知後,想扳倒張春橋,來一個「清君側」。
1970年8月,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在廬山召開,林事先徵求毛的意見後發表長篇講話,不點名地批判了張春橋。陳伯達積極支持林的講話,很多軍隊代表也開始批張。江青帶著張春橋向毛告狀。毛認為,批張就是批文革,就是反毛。
8月25日,毛召開大組長會,停止討論林彪的講話。31日,毛寫了《我的一點意見》,說陳伯達到處煽風點火,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林一看就明白,毛打陳,就是打他,很生氣。9月6日,林不辭而別,直接下山,去了北戴河。
會後,陳伯達被軟禁。林彪知道,毛打擊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他了。
林彪最後的心願
廬山會議後,毛對給他當了31年祕書的陳伯達痛下殺手。1970年9月6日,中共中央宣布對陳進行審查。11月16日,發出《關於傳達陳伯達反黨問題的指示》,稱九屆二中全會「揭露了陳伯達反黨,反『九大』路線,反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嚴重罪行,揭露了他假馬克思主義者、野心家、陰謀家的面目」,「批陳整風」運動自此展開。
但是,無論毛怎麼批陳,林彪不動心,不參加,不檢討。歷史學家高華寫道:「在毛時代,特別是在文革時期,不管是真心還是違心,寫檢討的人無所不包,從劉少奇、鄧小平、周恩來、江青,到被打倒祈求復出的黨、政、軍要員,再到毛身邊的工作人員,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林彪,不管毛的壓力有多大,他就是不做書面檢討。」
1971年5月20日,林彪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提出「四不一要」。林口述,林的祕書於運深記錄。主要內容有,暫定十年內,對現任中共政治局委員和候補委員和大軍區的第一、二把手實行不逮捕、不關押、不殺、不撤職。這是「四不」。遇有特殊情況,要執行主席面授的機密指示。這是「一要」。並且要求將這「四不一要」傳達給每個士兵,十年不懈。這封信由保密員李根清抄成三份,一份留底,一份給葉群,一份送周恩來。
曾受邀寫作《林彪傳》的《炎黃春秋》原副總編輯劉家駒說:「從這封信可以看出,毛的權力無人可比,任何人他都可以打倒……在中國歷代六百一十一位帝王中,毛澤東是最獨裁的。林寫這封信雖是在忠告毛澤東對黨政軍的一把手不要輕易抓、殺、關,實際上是對毛獨裁的大揭露。」
「林彪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表態?他的意思是,即使我見不到主席你,也要用我最忠誠的話勸誡你。這是林彪從心底發出的最後呼聲。」
林彪出走
長久生病,對林的身心產生巨大影響。中共官場的你死我活,也讓林無比厭倦。
在林家幹了很長時間服務員的王淑媛,目睹了林觸電自殺的異常行為,及時救了林的命。林的祕書張韻聲說:九大前,「林彪想自殺,他厭倦了政治」。林的女兒林豆豆說:「林彪曾經想吃安眠藥或觸電死亡。他儲存過安眠藥,吃過蟑螂——他認為蟑螂有毒,吃了會死。」
1971年9月12日,林彪出走的前一天,住在北戴河96號樓內,上下午他一直在審查幹部名單,傍晚參加女兒林豆豆的婚禮。從現場人講述的情況看,林沒有任何要跑的跡象。
但是,9月13日,已吃過安眠藥的林彪,在兒子林立果、妻子葉群催促下,迷迷瞪瞪上了外面的小汽車,然後,登上了停在山海關機場的飛機,從此一去不復返。
結語
毛澤東的第一個接班人劉少奇在文革中被毛打倒,折磨致死。毛、劉的分歧在於,劉經歷了毛發動的大躍進運動導致4000多萬人被活活餓死的慘劇後,人性的一面促使他想有所改變。但是,被黨性十足的毛所不容。
林、毛分歧也在於,林經歷了文革的瘋狂折騰後,人性的一面還在,認為中共九大後的主要任務應為發展生產,反對毛亂抓、殺、關高官。
這一點卻與毛的鬥爭哲學發生衝突。毛在中共九大上說:「社會主義革命還要繼續。這個革命,還有些事沒有做完,現在還要繼續做,比如講斗、批、改。過若干年,也許又要進行革命。」
堅持「繼續革命」的毛與不想繼續革命的林的衝突無法避免,最後以林的離奇死亡告終。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