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中共軍方高層為何拒絕與美方對話?

Facebook

美國當地時間5月25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John F. Kirby)在例行記者招待會上,又一次被問到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是否曾三次試圖與中共軍方對等官員通話,但對方不接電話。柯比沒有直接承認或否認,而是稱「我們當然希望能與在北京的對等官員們對話,我們仍然在為確認對話究竟如何展開而努力」。這其實也間接證實美軍方試圖與中共軍方高層溝通,但沒有成功。

此前的5月21日,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援引數名美國國防部官員的話稱,奧斯汀部長曾三次邀請與中共軍委副主席、政治局委員、中共最高級別軍官許其亮對話,但均遭到拒絕。不僅如此,美國聯合參謀長會議主席馬克‧米利(Mark Milley)​將軍自1月初以來也沒能與中方同行進行過任何交談。

在美國拜登政府和一些西方政府日益對北京強硬之際,美軍方緣何要與北京軍方溝通?而且還努力了三次?根據報導,美軍方提出對話的原因是近來印太地區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中共軍方在台灣附近動作頻頻,中美兩軍尤其在南海地區接觸越來越密切,因此拜登政府認為,奧斯汀與許其亮的對話很重要。

對話重要到什麼程度?顯然程度很高,而讓美方急於對話的重要原因大概率是中共軍方在上述區域的行動,已經趨於嚴重,甚至有可能觸及了美國的紅線。有消息指,是因為中共海軍和空軍在台灣附近發動了入侵行動。是以,對話的目的應該是警告為主,以便能夠緩解潛在的衝突或處理任何意外。

今年3月,《日經亞洲評論》網站刊登了美國退役海軍上將、北約第16任盟軍最高指揮官斯坦夫里迪斯(James Stavridis)的分析文章,明確了中共哪些行為被視為越過「紅線」,並闡述了未來美軍在太平洋對中共作戰的戰略。這完全可以視作美國軍方的態度。

其列舉的「紅線」包括:中共或朝鮮對美國或其盟友採取的任何核武、化學武器、生化武器行動;中共對台灣或其近海島嶼發起的任何軍事攻擊,包括對台灣公共基礎設施和機構的經濟封鎖或重大網絡攻擊;中共對日本軍隊捍衛日本尖閣列島(釣魚島)及其周邊東海專屬經濟區主權的任何攻擊;中共在南中國海的任何重大敵對行動,以進一步占領周邊島嶼並將其軍事化,以炫耀武力來嚇阻其它周邊國家,或阻止美軍和其盟國軍隊在海上進行自由航行;以及中共對美國盟友的主權領土或軍事設施的任何攻擊。

可以說,美國明確紅線,就是在警告北京莫要輕舉妄動,莫要以卵擊石,否則將付出慘痛代價。而中共近期在印度、南海和圍繞台灣的行動,或許正在觸碰美國的紅線。美軍方高層試圖打電話給北京,應該是遵循先禮後兵的節奏,即提前預警。

這樣的節奏1999年時曾出現過。當年美國轟炸了中共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明面上是死了三個記者,但實際上死了中共十多名軍事專家,正是他們幫助塞黑建設了米波雷達系統,並使得南聯盟軍隊成功擊落了當時最先進的美國F-117隱形戰機,也因此觸怒了美國和北約。

而在美國下令轟炸前,美國曾通過外交途徑多次要求中共放棄對南聯盟的支持,並發出「若再不停止要轟炸」的預警。當時的克林頓還曾親自給江澤民打電話發出最後通牒,但江卻無視警告,仍堅持對南聯盟的支持。最終,被激怒的美國在幾次發出警告無效後,向大使館發射了精確制導導彈,直接將中共軍事專家一鍋端。如今,美國再次發出警告,誰又能保證類似的情況不會發生?

無疑,對於中共軍方在印度、在南海,在台海的軍事行動,許其亮等軍方高層是一清二楚。那麼,他們為何要拒絕與美方對話呢?中共《環球時報》給出的理由是:「美方打破外交禮儀對中國提出過分要求」,是「美國想改變規則的另一個體現」;此外,美國五角大樓還希望以此嫁禍中共,製造出「中美軍事緊張關係責任歸於中方」的假象。

在北京看來,奧斯汀對話的對象應該是中共國防部長魏鳳和,而非許其亮,否則就是不對等。中共給出的理由很牽強。眾所周知,美防長在內閣中排名第四,而中共防長在中共體系內根本沒有太大權力,也不名列中共最高權力機構——25人政治局內;僅次於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副主席許其亮在中共政治和軍事系統中的地位明顯高於防長。對此,中共其實也是心知肚明。2018年,時任川普政府的防長馬蒂斯訪華時就曾跟許其亮舉行會晤。

至於所謂嫁禍中共,製造出「中美軍事緊張關係責任歸於中方」,更是中共信口開河。如果中共不觸碰美國的紅線,又何來中美軍事緊張?

既然藉口很拙劣,許其亮等軍方高層不願面對美國軍方的真正緣由就值得想一想了。是覺得自己理虧?不自信?還是不敢接受美國的警告或通牒?亦或是以此給美國下馬威增加未來談判籌碼?

但不管中共如何反應,美國軍方將中共軍方高層拒絕對話透露給外界,就是在告訴美國人和世界,美國已經儘力提前預警,一旦美國採取某種行動,責任在於中共,而且美國軍方業已做好了打擊中共的準備。近日,對北京而言又有一個壞消息:美國新的國防預算計劃增加針對中共的威懾開支,提高美國核武器的現代化程度和未來的戰爭能力。北京還要繼續一意孤行嗎?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