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縱橫】甘肅慘案驚習李 美俄峰會沖中共?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5月26日訊】大家好,歡迎收看《時事縱橫》,我是扶搖。今天是2021年5月25日星期二。

今天關注的焦點:美俄敲定首腦會,普京為何排在習之前?甘肅奪命賽驚高層,黨媒熱炒貓膩多;遼寧阜新政府前大爆炸,是冤民尋仇?新西蘭判與華關係趨惡,加國亞省令高校切割中共。

美俄敲定首腦會 普京為何排在習之前?

首先我們來說說,週二(25日),俄羅斯和美國相繼宣布,兩國總統普京和拜登即將舉行峰會。

白宮在一份簡短的聲明中說,雙方將於6月16日在瑞士日內瓦會面,屆時,「領導人將討論所有緊迫問題,以尋求恢復美俄關係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

另據路透社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柯夫(Dmitry Peskov)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次峰會的目的,在於加強俄美在網絡安全的合作,以打擊某些謊稱為俄羅斯效力的黑客團體。此外,雙方也需要討論戰略核穩定,這一領域對世界造成影響。

在宣布這一消息之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在冰島舉行了謹慎的面對面會談。這是拜登就職之後,美俄最高級別官員會談。

不少朋友可能會想,拜登和普京怎麼突然就宣布要見面了呢?兩國關係不是挺緊繃嗎?

今年3月,美國制裁了俄羅斯政府7名成員,因為這些人涉嫌對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尼(Alexei Navalny)下毒、監禁;4月,美國再對俄羅斯個人和實體祭出另一輪制裁,針對侵犯人權行為、黑客行為、欺凌烏克蘭,和試圖干預美國大選等惡意行為,還驅逐了10名俄羅斯外交官。

在這種情況下,普京要繼日本首相菅義偉和韓國總統文在寅之後,成為第三位與拜登會晤的外國元首,多少有點令人意外。

也有人指出,4月份,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布了拜登上台以來的第一份情報報告,其中把中國(中共)和俄羅斯同列為美國的最主要挑戰。那麼,美國為什麼選擇先和普京見面呢?

對此,時事評論員唐靖遠認為,拜登不見習近平而與普京舉行首腦峰會,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儘快穩定美俄關係,減輕美國和北約在歐洲一側的壓力,好集中精力在印太遏制中共。

唐靖遠說,雙方此次會談主要涉及網絡安全和戰略核穩定,這兩個話題都和中共直接相關。對美國來說,最大的網絡安全問題來自中共,美俄峰會明顯有建立雙方互信機制的意圖。

另一方面,5月中旬,中俄剛剛就田灣核電站和徐大堡核電站合作項目舉行了開工儀式,這被中共視為中俄核戰略合作的優先方向。所以,拜登顯然是要通過美俄峰會來制衡中俄之間的合作,儘量穩住俄羅斯作為一個相對中立的第三方存在,避免中俄走得太近。

唐靖遠還指出,俄羅斯一直把和中共的合作,作為與西方博弈的籌碼,中俄之間缺乏根本性的戰略互信,不可能成為盟友。

甘肅奪命賽驚高層 黨媒熱炒貓膩多

中共在國際上被遏制,作困獸之鬥,在國內也過不上安心的日子。目前,甘肅馬拉松21名選手遇難事件仍在持續發酵,而且驚動了中共高層。

據陸媒25日報導,前一天,甘肅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稱習近平對甘肅馬拉松事件處置做出重要指示、對做好救援救治和善後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李克強也做出批示要求。

會議強調,要對涉及的相關問題徹查到底,根據調查情況界定責任,嚴肅追責問責;還要「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靠實地方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

但是,高層話音剛落,珠海又傳出越野賽參賽者事故身亡的消息。

25日,「凱樂石跑山訓練賽(珠海站)」組委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上週日(23日),36歲的澳門籍參賽選手劉某在比賽中不幸離世。

這場比賽的地點在珠海文樓山公園,全程15公里。23日上午8時比賽開始,全程有三段攀爬,限時4小時完成。

《澳門日報》報導說,賽事難度和強度不算高,但當天氣溫高達33度,而且悶熱,有些跑手都轉為行山。

比賽開始兩個半小時後,有人在10公里處看到死者,當時他跑在後方,看起來氣喘,好像有點體力不支。記錄顯示,劉某最後出現的地點是在距離終點1.5公里的打卡點。

比賽結束後,澳門隊友們一直沒見到他,而且失去聯繫,於是向澳門旅遊危機處理辦公室求助。24日凌晨,劉某的遺體在文樓山公園水庫附近山邊被發現。目前,死亡原因有待調查。

過去幾天,大陸發生很多悲傷的事情,比如大連男子駕車高速撞擊行人,造成5人死亡;水稻專家袁隆平去世;以及多名馬拉松選手遇難等。

人們在感到遺憾的同時,會發現一個罕見的現象,就是中共黨媒、喉舌、大外宣對這些消息紛紛跟進、大力報導,相關視頻也在網絡上廣為傳播討論,沒有受到太多管制。袁隆平也在過去幾天內,成為中共各媒體的熱門頭條,對他發表質疑言論的多名網友被抓。

自媒體人唐浩指出,特別是甘肅越野賽和大連撞人,是非常嚴重的社會事件,這些對中共來說屬於「負面新聞」,報多了可能會引發民眾對政府、對黨的反彈,按理說是要抑制的。但這次幾乎沒有,反而是擴大報導。

在言論被嚴厲管控的當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常的現象呢?

唐浩分析,中共很可能是有意放大這些事件,來吸引、轉移視線,他們不想讓民眾看到某些消息,想要遮掩某些他們覺得更敏感、更不可告人的負面消息。

那麼中共不希望人民看到哪些消息呢?至少有三種可能:

第一,歐盟凍結了中歐投資協定。這不但讓北京領導人在「建黨百年」前夕少了一項可以說嘴的成績,也令中共很難向老百姓說明,因為又和新疆人權問題有關。

第二,要掩飾中南海高層激烈的內鬥。「二十大」將在明年秋天舉行,但下一屆中南海的人事布局,必定提前確定,所以高層的人事鬥爭應該從今年下半年正式啟動。近期,外媒爆料出劉鶴的去留問題和他兒子的黑幕,隸屬江派的馬雲又不斷遭當局打壓,這些都透露出中共內部暗潮湧動。中共絕不願中國人看到他們內部分裂,所以要轉移視線。

第三,是要掩飾病毒來源的追責問題。23日,《華爾街日報》披露了一份此前沒公開的美國情報報告,指早在2019年11月,武漢病毒所的三名研究人員就病倒了。這條消息再次引發外界關注病毒的來源問題,這也是中共不想讓民眾知道的。

遼寧阜新政府門前大爆炸 冤民尋仇?

隱瞞、打壓都是中共統治的慣用伎倆。但是,民眾總有承受極限,也會有反抗的時候。近日發生的一起爆炸案,就被外界認為或是冤民的復仇。

24日,遼寧阜新政府門口發生大爆炸。網上流傳的監控視頻顯示,有人緩慢推著一輛電瓶車來到政府大門前,當一輛黑色轎車從政府院子出來時,電瓶車靠近。隨即,爆炸就發生了,現場升起「蘑菇雲」,濃煙的直徑有6米左右,地面都被燒黑。

網上消息稱,電瓶車車主被炸得「四分五裂」、「四肢分離」。隨後,官方發布通報稱,事故為電瓶車「爆燃」,造成1人死亡,5人送醫。還稱事發地為「阜新市中華路東段靠近人民廣場東側」。

官方的通報內容引起大量網民的質疑。有人說,「(電瓶爆炸)哪裡來那麼大的威力?那麼多電瓶車豈不是馬路上到處都是炸彈?」「明明是爆炸,你當老百姓是瞎子?」

遼寧前警察桂先生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短片顯示這是一宗爆炸案。

他說,「應該是一起故意而為之的行為。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好像是故意扔的炸彈。報復社會的可能性大。我知道那種炸藥用於開山、修路。」

熟悉爆炸物的大陸作家呂先生也認為,這是炸藥爆炸。他說,「汽車都炸壞了,炸死1人傷5個。電瓶爆炸威力很小的,也不可能炸死人。這明顯是炸藥,自殺式炸彈。」

此外,爆炸明明發生在阜新市政府大門口,通報卻稱在「人民廣場東側」,含糊的說詞也讓外界質疑。

不少網民認為,爆炸者不排除尋仇或上訪無路,所以鎖定市政府某一個官員,打算同歸於盡。

作家呂先生認為,「肯定是冤民。你看很多冤民集體自殺,此前有去《中國青年報社》,門口十六七個人集體自殺。冤民想不通就用極端的方式。」

遼寧訪民李女士說,「在政府正門口發生爆炸,因為冤假錯案都是政府製造出來的。」

新西蘭判與華關係趨惡 加國亞省令高校切割中共

政府門口發生爆炸了,這對中共及其官員們肯定是個震攝。另一邊,向來對北京態度比較緩和的新西蘭,也罕見地指出,新西蘭和中共關係惡化只是個時間問題。

24日,英國《衛報》刊出對新西蘭外長馬胡塔(Nanaia Mahuta)的專訪。

馬胡塔表示,在國際輿論壓力之下,新西蘭政府將對中共侵犯人權、迫害香港自由等行為,採取更強硬態度。

她還指出,新西蘭不能夠漠視中澳關係的惡化。她說,「如果他們關係越趨惡化,甚至處於激烈交鋒的風眼,我們就要合理問自己,『中國風暴』離我們越來越近,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馬胡塔同時表示,新西蘭目前相當依賴中國市場,與中國貿易總額超過330億新西蘭元(約238.6億美元),大約占出口額的三成。她對該國出口商發出信號,希望他們儘早分散市場,將出口多元化,以免因過度依賴中國市場而受害。

與此同時,加拿大亞伯塔省(亞省)也傳來抗擊中共的消息。

據《環球郵報》報導,亞省政府勒令當地4所大學暫停與中共、或和中共有聯繫的個人或組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理由是加拿大的國家安全,以及相關研究可能被用來助長中共侵犯人權。

這4所大學分別為:亞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萊斯布里奇大學(University of Lethbridge)和阿薩巴斯卡大學(Athabasca University)。

亞省高等教育廳長尼古拉德斯(Demetrios Nicolaides)要求這些大學的董事會,在90天內準備好報告,詳細說明他們與那些和中共有關實體合作的所有協議、研究關係、機構關係及合資企業等;並警告,這些大學開發的技術,可被用來達到中共軍隊和安全機構的目標。

一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亞省政府消息人士說,美國政府已私下將亞省大學與中共之間的合作,標記為令人關注的問題。

此外,尼古拉德斯特別提到,這些對加拿大國家安全的關注,是針對中共政府,不是針對中國人民。

好的,我們今天就先說到這裡,下期節目,我們不見不散。

《時事縱橫》製作組

(責任編輯:文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