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霞:反思文革過程中 中共一直迴避三大問題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5月19日訊】1966年的5月16日,中共中央頒布的《五一六通知》標誌著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開始。學者觀察,這場造成至少上百萬中國人死亡的浩劫,在五十五年後的今日中國,正在被以一種扭曲的方式重新定義。

今年的5月16日,文化大革命爆發五十五年後的中國異常平靜的度過了這個紀念日。毛左派團體原先計劃的紀念活動,在官方的壓力下臨時取消。官方媒體不見對歷史周年的反思評論,唯獨在網上流傳著多個在中國的校園、企業、公共活動中,出現跳忠字舞、唱紅歌的視頻。

觀察家們把原因歸咎於今年四月剛推出的新版《中國共產黨簡史》,其中不僅習執政九年來的「新時代」,占據百年黨史的四分之一篇幅;還淡化文化大革命的章節,輕描淡寫毛澤東文革的歷史錯誤。

中國官方對文革的定調正在轉向。4月20日,中宣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莊榮文在黨史教育會議上,對1949年至1976年文革結束的歷史給予積極的評價,稱其為「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的27年。」

一度「徹底否定」文革?

中國曾經有過一段反思文革的歷史。1981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決議提出,要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還認定「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的危害是全面而嚴重的。

「 中國共產黨在反思文革上是極不徹底的,1981年的決議把責任推到四人幫頭上,放過了真正的禍首毛澤東。」前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告訴本台,毛澤東在大躍進、大飢荒的政策錯誤後退居二線,又心有不甘,才會發動文化革命來清算異己、鞏固自身權力地位。

蔡霞說,在反思文革歷史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一直迴避三大問題,一是毛澤東本人的責任,第二是中共思想理論的根本問題,第三則是集權統治的制度問題。

「官方及學者都刻意躲避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麽文化大革命能由毛澤東一個人想發動就發動,而且能持續造成這樣一個十年浩劫?」蔡霞問到。

1967年1月,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初期,一群被稱為所謂「革命小將」的中國青年在法國駐華大使館前示威,揚言要血債血償。(JEAN VINCENT/AFP via Getty Images)

傷痕文學及民間短暫的反思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逐步走出文革的中國社會出現了傷痕文學的崛起。從作家白樺的《苦戀》、劉心武的《班主任》,到同樣以文革作為背景而拿下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電影《霸王別姬》,都從文學或藝術的角度,把中共在文革時如何消滅傳統藝術 、瓦解親情、泯滅人性描述得淋漓盡致。

「傷痕文學是民間起來的,因為受到那麽大的浩劫,人們自己的反思,震動了整個民族去思考這個問題,……自然也會觸及到對制度的控訴,這是中共容不得。」蔡霞分析,當民間反思持續,政府的禁令也隨之而來。官方及民間都無法對歷史徹底反思,「文革才有可能這麽多年一直潛伏在黨內跟中國社會。」

從1978年就開始記錄文革倖存者故事,在2004年出版《文革受難者 ——關於迫害、監禁和殺戮的尋訪實錄》的作者王友琴,對於想通過民間力量記錄歷史卻不斷遭到打壓有親身體驗。

「我作了上千個文革受害者的採訪……對我來說, 這就是文革的主要部份和主要場景。如果忽略了這個部份,這個歷史就有很大的偏差。」王友琴現在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教授。她告訴本台,自己主辦的網站「文革受難者紀念園」在中國被封禁,她的著作也被禁止。

著名的歷史學家余英時在給王友琴的書做的序言中誇讚她正在作「挽救記憶的偉大工程」,王友琴也常能收到中國讀者或文革受害者家屬的感謝信。不過,近幾年來,刻意說她是編造故事的網路攻擊也不少。王友琴說自己不願理睬。

王友琴的研究點出了兩個文革時期的死亡高峰,一是1966年夏天的「紅衛兵」殺戮,另一個是1968年冬天的「革命委員會」殺戮。

她寫到,這些人們的死亡模式都很一致,比如,死於暴力的「批鬥會」上或者死於「隔離審查」的「牛棚」之中。這些死亡模式清楚的和文革的步驟直接相連。他們的死亡不是個別的孤立的案例也不是出於意外事故,他們是作為文革的特定部署的打擊對象而被殺害的。

「這種大規模的對人的迫害,實際上是文革的最主要的場景。對大量的人的生命的殘害,是文革的最主要的罪惡。」 王友琴寫到。

「文化大革命是大革文化命,不只是人的災難,還是中華文化的災難。」 中國當代藝術策展人榮偉也激動的回憶道,自己的老家浙江普陀山,廟宇大佛在文革時期被摧毀的情況,「現在國內文革的氣氛越演越烈,是倒行逆施,開歷史倒車。」

重新定義文革的背後?

「凡是在政權內外交困時,中共一定會把階級鬥爭祭出來。目的是要在內部製造敵人、製造緊張氣氛,以此壓制言論。中共不能容忍人們在去回顧這段歷史。回顧這段文革就會聯想到現在,因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下問題的一種關照。」蔡霞分析,當「歷史」成為中共鞏固政權的工具,自然會出現這樣反覆定義歷史事件的情況。

翻開五年前文革五十週年的官媒報道,《人民日報》長文寫到《決不允許「文革」錯誤重演》;在那前幾年,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在《中國經濟五十人看三十年》發表一篇《沒有對文革災難的反思,不可能有今天中國的增長奇蹟》長文,檢討文革教訓。

但是在文革五十五年後的這天,當《紅衛兵戰歌》在中國民間響起,左臂上的紅袖標成了嬉鬧聲中的另類時尚,這類反思文章已不復見。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責任編輯:竺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