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月6日在《大紀元》網站上寫了一篇《「全球暖化」為何失蹤了?》,解釋「全球暖化」假說為什麼破產。本文是續篇,分析破產了的「全球暖化」假說如何有了替身,又如何忽悠著各國政府及民眾為所謂的「氣候政策」買單。
一、從「全球暖化」到「氣候變化」
現在,拜登政府有關氣候政策的用語裡,「全球暖化」這個詞消失了,因為面對幾次酷寒的冬季,再繼續說「全球暖化」,都沒人相信了。但是,「全球暖化」作為政策,並未消聲覓跡,它搖身一變,換個名目已登上了國際峰會的「大雅之堂」。這個新名目就是「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現在都用「氣候變化」這個術語,並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防範『氣候變化』」的政策。
那「全球暖化」和「氣候變化」有沒有區別呢?其實兩者是一回事,只是前者在政治舞台上「倒了牌子」,就換了身「戲服」和「臉譜」,以「新角兒」的面目賴在舞台上了。這「新角兒」現在叫「氣候變化」論,「氣候變化」論與「全球暖化」論沒有任何實質區別,只是不再使用大家越來越不相信的「全球暖化」這個名義。
為「全球暖化」論換裝的始作俑者是誰呢?據德國之聲2007年2月3日報導,小布什任總統期間,首次使用了「氣候變化」這個詞,在他的任上「氣候變化」論「粉墨登場」,如今已「紅」遍全球。詭譎的是,居然沒人問一聲,既然「全球暖化」論聲譽不佳,那麼,用「氣候變化」論來代替「全球暖化」論,繼續推行按照「全球暖化」論制定的氣候政策,說的好聽一些,是「掛羊頭賣狗肉」;說的不好聽一點,是為已破產的「全球暖化」假說重新背書。
奧巴馬在位八年,大概因為「氣候變化」論本來就是他那左派意識形態裡的「標配」,所以對小布什在氣候問題上玩的把戲照單全收。而川普總統上任後不客氣地坦言,「氣候變化」是個騙局,然後他就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小布什對川普一直非常敵對,是否與川普戳穿了「氣候變化」論這套把戲而令小布什耿耿於懷有關,我們不得而知。
二、全球溫度持續上升?
「氣候變化」論的核心觀點還是「全球暖化」假說的猜測,理由是地球溫度不斷升高,必須採取各種二氧化碳減排政策來阻止這一趨勢。然而,地球溫度真的不斷升高嗎?
確實,1983年到2008年地球上不少地方比歷史上要暖和得多,但2009年底又變得很寒冷。而2019年1月北美洲五大湖地區的平均氣溫降至-34℃至-40℃,不少市鎮出現了創紀錄的低溫。2021年2月初美國再度數次降溫,範圍波及中部地區,這次寒潮讓美國很多地方的溫度再創新低,受寒潮波及嚴重的地區甚至包括靠近墨西哥灣的德州。
從網上查到的研究報告顯示,1999年1月到2008年12月全球溫度的變化是正負0.07攝氏度,比前一個10年的正負0.18攝氏度少很多,基本上穩定,引起全球溫度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海洋洋流的厄爾尼諾現象。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南方科學中心科學主任——海洋學家根納季·馬蒂碩夫(Геннадий Матишов)馬蒂索夫認為,全球不是在變暖,而是在變冷;他認為,氣候具有周期性,現在變暖周期已結束,正進入變冷周期。他今年2月23日接受《俄羅斯報(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採訪時表示,等待人類的不是全球變暖,而是小冰河期。馬蒂索夫說,他從1965年以來就一直在北極考察,沒有全球變暖這一說。如果全球變暖理論正確,那北極的冰早就已經融化了。馬蒂索夫還說,最近北極溫度確實略有上升,因此一些人認為全球氣候變暖。他指出,1878年和1933年的北極處於同樣的暖周期,但此後北極又進入冷周期了。馬蒂索夫院士無不嘲諷地發問:「難道我們的記憶果真如此短暫嗎?」
他認為,「要了解氣候(變化)趨勢,至少需要分析一百年的數據,而不是只關注最近一兩年發生的事件」;馬蒂索夫指出,氣候是周期性的,人類正在成為新冰河時代開始的見證者,北極溫度呈上升的暖周期已經結束,氣候正轉為寒冷周期;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出現了寒冷的冬季、乾旱,還有強降水等等,這都佐證一點,我們正迎來全球變冷時期。馬蒂索夫還指出,南極洲冰原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系統,「地球氣候變暖而全球洪水泛濫」之說實在不值得一談。
然而,「全球暖化」論的破產遭到了「政治正確派」的阻撓,他們出於自身政治、經濟上既得利益的需要,用政治力量壓制對「全球暖化」論的批評,同時強行推銷已破產的「全球暖化」論的各種判斷,用這些判斷作依據,硬性推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各種政策,通過組織全球峰會,試圖把這派政治勢力的企圖變成各國的政策法規。
三、氣候變化究竟有哪些致因?
地球上的氣候變化,指的是氣候在一段時間內波動變化,可能是指幾十年,有可能指幾百萬年;波動範圍可以是區域性的,也可能是全球性的。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屬於自然因素,包括太陽輻射、地球運行軌道變化、大陸漂移、洋流變化、造山運動等,這都是人類的不可抗因素;也可能與人類活動有關。然而,搞不清氣候變化的真正原因,把一切氣候變化都歸咎於人類的經濟活動,並非科學可靠的判斷。
首先,大陸板塊的漂移會造成陸地和海洋位置及面積的變化,進而影響全球大氣環流,從而產生全球或區域性氣候變化。其次,地殼的造山運動可能形成山脈或峽谷,會造成地形降水,這是高山冰川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三,太陽是地球最主要的外來能源,太陽本身的活動會影響地球的氣候。太陽短期的輻射變化,如11年1個周期的黑子活動變化和二十多年1次的輻射變化周期,都對地球氣候有影響。這種以11年為周期的變化會對平流層的氣溫產生1.5°C的影響,使高緯度更冷,低緯度更熱。根據從1900年到1950年氣溫變化的觀察,也許這種變化是引發小冰河時期出現的原因。現在人類尚未完全掌握太陽輻射變化的規律和影響。第四,洋流變化,例如幾年或幾十年內的周期性厄爾尼諾現象,比大氣溫度更能代表氣候變化;而聞名世界的墨西哥灣流所散發的熱量,比全世界一年燃煤產生的熱量還要多。世界大洋東部有5大著名寒流,同樣嚴重地影響氣候。
這些自然因素究竟如何影響氣候變化,科學家至今尚未找出清晰的規律,因此,哪些氣候變化是自然因素引起,哪些氣候變化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其實是個黑箱。但由於地面上可測量溫度變化,有些人就直接把所有這些自然因素的影響全都排除了,單一地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解釋地球上的短期溫度變化;而「全球暖化」假說則提出了一系列推論,如二氧化碳排放過多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在清晰準確地分析出自然因素對地球上氣候變化的影響之前,沿襲「全球暖化」假說的「氣候變化」論,可被質疑的地方太多了。這套說法相當於,看到一棵植物長得不好,不去具體分析天候、土壤、病蟲害、水分等條件是否變化,就主觀附會地斷言,因為住戶的戶外燒烤害得這棵植物活不好。
四、他們算對了嗎?
自從「氣候變化」論成為政府政策之後,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成了一個剛性指標。但關於煤炭、石油等燃料排放的影響,計算中存在人為的嚴重錯誤,即只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卻拒絕計算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中學的生物課都教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即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份變成碳水化合物,這個過程可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排出氧氣,因此能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某種平衡。人類正是通過植物的這個自然功能獲得穀物類食物。除光合作用之外,植物白天黑夜都呼吸,呼吸時會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氣遠多於植物呼吸時排出的二氧化碳。1公頃闊葉林每天可吸收1噸二氧化碳,釋放0.73噸氧氣。所以,忽略植物改善地球上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自然平衡這種功能,是毫無道理的。但是,當大肆鼓吹「氣候變化」論的「政治正確派」談論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時候,他們或者假裝不懂,或者故意忽略上述基本常識。研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學者不計算地球上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他們的計算結果就遠遠偏離了現實中空氣的二氧化碳自然平衡狀態。
20年前我參加過一個非盈利機構召開的會議,議題之一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導致地球暖化。會議期間我請教一位氣候專家,你們如何計算二氧化碳吸收量?他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他說,那樣的計算太麻煩,我們忽略不計。我問他,這不等於把綠化程度高的北美和沒法綠化的非洲沙漠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自然平衡完全混為一談了嗎?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北美鄉間和郊區可以被吸收很多,而在都市和沙漠裡則吸收很少,你們針對每個國家只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但不知道每個國家的不同地區實際上有多少二氧化碳被自然吸收,這不是誤己誤人嗎?他最後回答,我們只能這樣做,不然就爭取不到研究經費了。
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各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統計,卻看不到各國二氧化碳吸收量統計,「氣候變化」論鼓吹者至今仍然拒絕研究二氧化碳吸收問題。這樣的研究完全違反了正常的科學研究程序。任何科研都只能在研究開始前提出一些假設,但絕不能結論先行,用一個預先給定的結論引導研究過程,選擇有利於得出預設結論的研究方法,只採集有利於預設結論的數據,而排斥不利於預設結論的數據。如此研究結果確有欺世盜名、坑國害民之嫌。一旦這種為「氣候變化」論服務的研究被納入「政治正確」的範疇,它就成了不可質疑的東西,這就是今天我們面臨的政客們玩弄氣候政策的基本背景。
五、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一句成語,意即自己十分昏庸,他相信的說法其實漏洞百出,卻要別人以為,他的說法一貫正確。掌管各國氣候政策的袞袞諸公似乎就是這麼一撥人。 其實,若要分析某國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吸收量的關係,有一個科學上已經提出過的計算指標「碳通量(carbon flux)」,它合併計算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然而,到現在為止,沒有哪個國家關心這個數據,甚至都找不到研究這種測度的論文。我只看到2011年賓州李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一位華人學者發表了一篇關於世界上泥炭地區碳通量變化歷史的文章。
最近的國際氣候峰會提出,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目標。「碳中和」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總量,主要通過三個方法來實現「二氧化碳淨排放為零」。這三個方法是:一,植樹造林,多吸收二氧化碳;二,用風能和太陽能替代煤炭和石油;三,付錢讓發展中國家少排放二氧化碳。這第一個方法本身就反映出現行氣候政策的悖論:既然氣候政策的鼓吹者和研究者拒絕計算各國現有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就相當於假設所有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為零」,那為什麼還要把植樹造林作為氣候政策的首要任務?反過來,既然植樹造林成了氣候政策的首要任務,那就說明,鼓吹氣候政策的人其實知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那他們為何拒絕計算地球上各國已有的各類植物吸收了多少二氧化碳呢?
正是在這樣的「大忽悠」當中,氣候政策提出了全面替代煤炭和石油的方案,其成本極其昂貴,除非政府強制民眾支付巨額成本,否則,民眾如果明白氣候政策不靠譜,就不會接受這種政策。而上述第三個方法未必保證發展中國家拿錢就不用煤炭和石油了。
此外,目前關於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監測出現了兩種現象。一是超宏觀,即給出一個全球數據,但不提供各國觀測點的數據序列,因此無法判定這全球數據能否代表各國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趨勢。二是超微觀,常見的全球數據經常是來自夏威夷一個觀測點,有時再加上澳大利亞的另一個觀測點。但這兩個觀測點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究竟多大程度上是當地人類活動造成的,或是有其它原因,比如,夏威夷地區的火山噴發是否造成二氧化碳濃度過高?
目前世界上只有二百多個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趨勢的觀測點,但聯合國公布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趨勢報告不提供各國觀測點的數據序列,各國也不公布。這些觀測點的數據與聯合國公布的全球數據一致嗎?這值得關注。每個國家的人在看到本國所有觀測點的數據之前,不應該輕信聯合國的那些數據,畢竟聯合國的機構在相關數據上有造假記錄。
西方國家左派當政的情況下,他們追求所謂的「進步主義」把所有想推動的政策都納入「進步主義」範疇;為證明他們的「政治正確」,他們把不贊成「進步主義」政策的人套上一個「保守主義」的帽子,模仿共產黨劃分階級,把西方社會人為地分成對立的兩個群體,即「政治正確」的「進步主義」派和所謂「落後愚昧」的「保守主義」派。氣候政策就因為是他們「進步主義」的「神主牌」之一,便被標榜為不可質疑的議題。用「政治正確」干預科學研究,其後果就是上述氣候政策的出台。一些既得利益者藉助全球氣候變化的爭論,不斷鼓吹「全球變暖」,引起世界範圍內的恐慌,以便從中牟利,比如銷售清潔能源、輸出清潔能源技術,或者用來標榜自己的所謂「進步主義」,以操控選舉。民眾很容易成為此類洗腦企圖的受害者。
大紀元首發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