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突訪廣西表情凝重 提「不惜血戰一場」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4月27日訊】習近平25日突訪廣西桂林。期間,習在視察「湘江戰役紀念園」時,透露「不惜血戰一場」擺脫困境。有法媒稱,習頭髮花白,表情凝重,似乎有一絲不祥的感覺。

中共新華網官方微博4月26日介紹,習近平在桂林全州縣才灣鎮紅軍「湘江戰役」紀念園參觀期間,習以這場戰役折損超過一半以上軍力為例,宣稱「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下去」,這樣才能不斷取得「奇蹟般的勝利」。

習近平又稱,困難再大,「就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

法廣評論說,習近平此番話被認為可能透露習近平眼下陷入困境的心情。習通過緬懷過去,透露「不惜血戰一場」擺脫困境的決心,和對取得「奇蹟般勝利」的憧憬。局外人好奇:他向誰釋放這個信息?要跟誰血戰?

習近平提到的湘江血戰,即湘江戰役,發生於1934年11月底至12月初,是第一次國共內戰中的一次重要戰爭。

中央社介紹這場戰役說,當時共軍遭到國民政府圍剿後,突破包圍向中國西部轉移陣地,中共將這段逃竄的過程稱為「長征」。

途中因行囊眾多,行軍速度緩慢,遭到(中華民國)國軍追擊,兩軍在廣西湘江沿岸交戰。最終共軍雖然逃離戰場,但原本近10萬人的軍隊折損超過一半,僅剩約4萬人,被中共認定為共軍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

報導也提到,這場戰役也使當時中共內部路線的分歧、對於領導層的不滿加劇,間接促成「遵義會議」的舉行。毛澤東就是在這次會議中,增補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進入決策圈,自此掌握中共大權,直到1976年去世。

而中共宣稱的1934年開始的中共紅軍長征,被中共宣傳為北上抗日,卻早已淪為民間笑柄。由於紅軍的路線是從贛南等一帶的中共「蘇區」跑到陝北。而日軍當時侵占的是長城一線,在東北邊。民間揭露真相是,紅軍遭國軍圍剿,被迫北上大逃亡。

法廣:習表情凝重令觀察者有不祥感覺 

對於習近平突訪廣西紀念「湘江血戰」,中共新華社發布了一張習表情凝重,頭髮發白的照片。法廣說,這張照片令觀察者有一絲不祥的感覺。習的相關表述似乎更加重了這種不祥的感覺。

4月23日,習近平在中共海軍成立70周年紀念日,為南海艦隊的三艘大型主戰艦艇入列授旗,並於25日在廣西參觀湘江戰役紀念園,傳達「準備打仗」信息。

報導稱,如果說,三艘新艦同時下水,近指台灣遠指日美,多少有耀武揚威的意思,而接下來習在廣西借紅軍逃亡過程與國軍作戰的湘江戰役說事,氣氛就頗有點詭異。

親北京的多維網解釋習近平的寓意說,中國將面臨來自美國及其盟友所帶來的「最困難時期」,習近平廣西視察似乎給出應對答案,「一是藉助物質力量來提升自身防衛能力,二是藉助精神力量來強化戰勝困難的決心。」

但是這是一個什麼時代?雖然瘟疫還在肆虐,卻是全世界都嚮往和平,習近平為什麼一面顯得殺氣騰騰,一面卻說面臨最困難時刻?

報導說,一種分析認為,習近平近年來一直有一種很強烈的不安全感。在不安全感的驅動下,他的表述有某種分裂的特徵。比如他一方面指美國是中國最危險的敵人,另一方面卻說「東升西降」、「機遇在我」。他一方面慶祝脫貧全面勝利、抗疫決定性勝利,另一方面卻警告中共高層警惕黑天鵝、灰犀牛等突發事件。

分析認為,似乎從對美貿易戰爆發來,習氏話語一直在缺乏安全感和「機遇在我一邊」之間徘徊。這次去海南、廣西,在海南同時下水三艦,三艦凶猛,「憂思難忘」,冒出一個「最困難時刻」。

分析又質疑說,習近平在說什麼?暗示在中國和在中國周邊到處是敵人?在國內,習近平似乎可以一手遮天,但也恐暗湧起伏。

外界觀察習近平的困難,除美國壓力外,近期對他的最大挑戰,應該是今秋可能舉行的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如果這個會議能夠召開,按照中共的慣例,應該在會上敲定中共二十大的領導人選。

中共元老鄧小平與其同輩曾立下「黨規」,要求中共最高領導人10年一換屆,以防重演毛澤東終身獨裁。而掌握軍權的習近平,近年來通過「打貪」和「修憲」已為連任鋪平道路,但中共黨內權鬥洶湧之下,未來不排除仍有變數。

時事評論員司徒劍分析說,習近平自感中共面臨國際圍堵,陷於孤立,特別是在南海擴張,戰爭恐一觸即發。習在廣西重提「長征」,表明不惜要人民陪上性命血戰,這與近年頻頻對外宣示的備戰打仗有所呼應。

不過司徒劍認為,習近平更多是想靠鼓動民族主義,轉移國內重重危機,包括中共黨內路線分歧的壓力,以便在二十大順利連任。這和毛澤東當年藉「長征」最終鞏固權位是一樣的道理。

(記者李韻綜合報導/責任編輯:祝馨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