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冇搞錯】中共極左派的眼中釘 溫家寶文被封 說明什麼?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4月20日訊】《有冇搞錯》。4月19日。

北京的政治氣氛越來越肅殺

中國大陸的政治氣氛,近日越來越肅殺蕭瑟,也越來越詭異神祕。最新的發展是溫家寶的一篇回憶母親的六千字文章。作為中共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一篇完全不涉及任何政治內幕,不涉及政治歷史,甚至也不涉及他在政府中工作的回憶母親的文章,居然不能在中國大陸國內媒體發表,而是在澳門的一家街邊小報發表,進而遭到大陸當局全網封殺,甚至在微信轉貼和討論也不被許可,實在是極為罕見。

溫家寶雖然是一個技術官僚,但他身處中共政治變局的敏感時刻,名字本身就成了一個敏感的問題。當今中國政治的複雜敏感,再加上溫家寶涉及的左右之爭和政治上的歷史恩怨,使他無法逃脫中共的政治漩渦。

首先,刊登溫家寶《我的母親》的,是澳門名不見經傳的《澳門導報》,不但是份週報,甚至沒有正式發行。香港媒體詢問該報編輯,文章是約稿還是投稿,該報拒絕回答。溫家寶這篇六千字的文章,分為四次刊登,行文之間,可以看出文字是有詳細斟酌的,比如不提他在位時說過的普世價值,甚至未提民主、自由等字眼。唯一涉及他從政生涯的事件,是訪英期間被丟鞋子,那是因為他母親因此激動而中風。

但文字仍然被全網封鎖。當然,溫家寶所寫文字,有一部分可能會引起遐想,比如談及父母「文革」期間所受的苦難,比如對「文革」的否定言辭等。外界說得最多的,是整個文章的最後一部分。

溫家寶說:「人們之間許多事是可以相互模仿的,甚至是苦心孤詣做作的。但是,唯有真誠、樸實和善良的情感和心靈是做不了假的。只要看他的眼睛,看他的同情心,看他在危難中的勇氣,看他在關係國家前途命運關鍵時刻的擔當精神,就可以窺見他的真實。我同情窮人,同情弱者,反對欺侮和壓迫。我心目中的中國,應該是一個充滿公平正義的國家,那裡永遠有對人心、人道和人的本質的尊重,永遠有青春、自由、奮鬥的氣質。我為此吶喊過、奮鬥過。這是生活讓我懂得的真理,也是媽媽給予的。」

溫家寶文章出來後,鳳凰網和網易都曾經轉過,但最後一篇文章以後,所有相關內容全部都被刪除,微信上的相關內容也被封鎖。所以有人說,當局的措施和溫家寶這段最後的文字有關係。當然,其實並不一定,也許是北京最後才發現也不一定。

溫家寶的文章中,也有很多文字被視為是為自己撇清。比如說:「我退休了,在中南海工作了28年,其中擔任總理十年。對我這樣出身的人來說,『做官』本是偶然之事。我奉命唯謹,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受事之始,即常做歸計」。還有,「1985年我調入中央,媽媽從未因我的升遷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更沒有打我的旗號給家裡辦過任何事情。媽媽和爸爸一生從事神聖的教育事業,全靠微薄的工資度日,死後沒有留下任何財產和積蓄。」

有關溫家寶家族腐敗的指責

這段文字,起因於大約十年前中共權力鬥爭白熱化,對有關溫家寶家族腐敗的指責。中共十八大前夕中共高層搏殺白熱化之際,《紐約時報》2012年10月26日發表溫家寶家族相關的長篇調查報導,那篇報導稱,中國即將卸任的總理溫家寶家族在過去20年中積累了至少27億美元的資產。包括溫家寶的母親、老婆、子女、弟弟和內弟在溫家寶執政期間特別是1998年之後變得非常富有。

針對《紐約時報》的報導,2012年10月27日,兩名北京律師代表溫家人,發布六點聲明:所謂溫家寶家人的「祕密資產」並不存在;溫家人「沒有進行任何非法商業活動」;溫母親除了工資和退休金並不擁有產業;溫本人「從未參與」其親屬的商業活動;溫親屬「對其自己的商業活動負責」;將繼續澄清《紐約時報》的不實報導,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2012年10月30日,海外多家中文媒體報導稱溫家寶願意「率先公布個人財產」,並稱他希望中共中央對他和他的家庭進行專案調查。如果中共中央不調查,他希望請專業單位對其家庭財產進行獨立的調查、審計,如果涉及非法,他和家人願意承擔法律下最嚴厲的懲罰。

當時就有接近中共高層的北京消息人士向大紀元透露,溫家寶曾正式寫信給中共高層,堅決要求「立即成立專門機構」,「對我的貪污傳言,進行全面的、公開的調查」;「公開給人們一個交代」。溫家寶在這封信中特別要求,對他的貪污腐敗傳聞調查,「邀請中外媒體派代表參加」,而且他和他的親屬「將無條件地絕對配合這種公開的調查」。

消息人士表示,這是溫家寶第五次正式寫信給中共高層要求對他進行獨立調查。在此之前他已在政治局會議上多次要求,對他家族的貪污腐敗傳聞進行調查,並表示如有任何貪污腐敗行為,他願意立即辭職和接受黨紀國法處理。

溫家寶北京律師的聲明,強調了溫家寶母親並不擁有產業,溫家寶本人沒有參與親屬商業活動,所有親屬的商業活動,由他們自己負責,意思是和溫家寶沒關係。這個聲明中,沒有提到溫雲松,也就是他的兒子,因為外媒報導中,溫雲松借助了中國最大保險公司之一「平安保險」大發其財。溫家寶的聲明,顯然意味著溫雲松和他無關,溫雲鬆自己負責的意味。

當然,要求當局調查,以及如有貪腐會接受處理這些建議,北京都沒有也不可能實施。原因很簡單,北京不能被外國和民間輿論牽著鼻子走。溫家寶律師的聲明,鑑於中共信用極差,中國民間並不買帳,相關指責也並不會因此就消失。

海外主流媒體的相關報導,是否有中共大外宣的參與,我們不知道。但中共宣傳部門痛恨溫家寶,這一點我是知道的。

2012年中共高層權鬥如火如荼,王立軍跑去了成都美國領事館,薄熙來太太殺了英國人海伍德,但如何處理薄熙來中共黨內意見不統一,習近平接班最高權力,受到相當的阻礙。

2012年3月14日,溫家寶在全國人大閉幕後中外記者會上,藉王立軍事件批評重慶,要求時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領導反思,從事件中吸取教訓。溫又旁敲側擊,暗批薄熙來主政的重慶市違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搞「文革」一套,開歷史倒車。這是中共最高層首次公開對王立軍事件表態,並暗示薄難辭其咎。第二天,2012年3月15日,薄熙來即被解除重慶市委書記職位,4月10日被調查。

這是溫家寶在任總理十年間,最政治的一次表態。這次表態,除掉了薄熙來,幫了習近平。但卻大大的得罪了中共黨內的極左派。

中共內部的極左派

實際上,從2011年底開始,中共極左派就開始積極活動了。從2010年開始,中共內部一批外圍的極左派,開始在中國大陸進行串聯演講,他們演講的標題,是《反美備戰,除奸救黨》。反美備戰,這個好理解;除奸救黨,這個奸指的是內奸。中共內部極左派,大部分是「文革」期間的紅衛兵,現在正好六十多歲左右,集中在高校、理論、政策和宣傳部門。

他們熱愛毛主席,痛恨走資派,他們所說的內奸,第一名的是鄧小平,然後是趙紫陽、胡耀邦,當然這兩人已經死了,鄧小平雖然去世了,但他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思想還要批倒批臭。隨後還有很多內奸,江澤民是一個,朱鎔基也算上,還有就是溫家寶。

到了2011年和2012年,溫家寶是唯一一個仍在台上的「內奸」,所以那段時間,中國大陸網絡上發起了左派的所謂「送瘟神」運動。「瘟神」,指的就是溫家寶。

2012年,北京極左派召開了一次上千人參加的左派大集會,號稱是「真正共產黨大會」,中國民族大學教授張宏良在會上講了一個多小時,公開表示不要怕犧牲,要再次革命。不少與會的左派因此熱血沸騰,稱這是一次「真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動員報告。

更早一些,極左派的某個頭面人物,2011年9月到武漢活動,召見一些原紅衛兵人物,聲稱鬥爭即將展開,勝利後「要殺五十萬」階級敵人。

中共內部的極左派早就存在,但在鄧小平死後開始活躍。極左派的背後,有不少紅二代,大多數人的父輩,在鄧小平主政時期受到排擠,黨政軍各界都有。當然還有另一批人,「文革」時相當得勢,但鄧小平復出後清理「三種人」,就是在「文革」中造反派起家的人、幫派思想嚴重的人、打砸搶分子,主要是這批人。鄧小平清理三種人,主要是不讓他們升官,但大部分仍在各種機構中,相當活躍。

大家以為極左分子都是勢利眼,恐怕還不一定,有人還真的是因為意識形態,因為堅信毛澤東思想。我上大學的時候,八十年代初,學校裡就有一個人因為抗議審判江青而臥軌自殺,還留下了遺書。

這批極左派漸漸掌握了….

這批中共黨內的極左派,一直都存在,從來沒有消失過,並且因為他們正宗的共產主義理論話語,漸漸掌握了中共內部理論、宣傳、政策部門,後期又掌握了大學。薄熙來2009年的時候,開始系統接受這批左派人士。

中共自改革開放之後,實際上走上了權貴資本主義加國家資本主義,其實兩者差不多,也是必然重合的。結果是社會貧富懸殊越來越大,社會階層慢慢固化,底層民眾的生活境況惡化,這使得中共左派獲得非常多的響應,2008年之後成為一股風潮。

薄熙來在重慶開始啟動「唱紅打黑」運動,目的正是為了拉攏這批社會力量。

習近平清除了薄熙來勢力後,慢慢開始實行同樣的策略,按照極左派的說法,叫做「沒有薄熙來的薄熙來路線」,說穿了,就是「唱紅打黑」。其實,不管唱紅也好,打黑也罷,關鍵是獲得絕對地不受質疑的權力。但左派重新得勢是十分明顯的,習近平上台後南方報系被整肅,他父親支持的《炎黃春秋》也被關閉了,大批自由派知識分子被抓被打壓,中國大陸正在回到「文革」。

前面提過,主管意識形態的極左派嚴重,所有前領導人差不多都是「內奸」,當然也就不允許他們亂說亂動了。溫家寶哪裡能例外呢?何況溫家寶還要「一個充滿公平正義」,還要「對人心、人道和人的本質的尊重」,這完全和毛澤東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完全無法調和,甚至根本對立。

左,和右是對立的,但在一個體制下,卻是一致的,就像一個人的左右腳和左右手。中共體制內的左右之爭一旦變得你死我活,距離崩潰也就不遠了。我們倒是要看一下,習近平的這隻左腳,到底能夠自己走多遠?

(石山角度)

石山角度:https://www.youmaker.com/c/石山角度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