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無心插柳柳成蔭? 東風御柳斜感人老故事

【中華文化300問】 作者:容乃加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4月14日訊】清明節氣前後,正是柳條青青、柳絮翻飛的時節,「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耳熟能詳的諺語也隨風翻飛而起。這諺語藉著柳樹作譬喻,說無意中做的事,往往預埋下好種子,在往後出乎意料結出好果,而有計劃去做的事,可能費盡心機,卻常常事與願違,無法成功。

為何有這樣的諺語呢?古人觀察到柳樹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非常容易栽培生長。李時珍說:「檉柳(*河柳)小幹弱枝,插之易生。赤皮,細葉如絲,婀娜可愛。」另有一種杞柳也是「插之皆生。春初生柔荑,即開黃蕊花。至春晚葉長成後,花中絨,因風而飛。」因為柳樹易生,無論柳枝怎麼縱橫顛倒插隨處皆安,隨地可活,處處成蔭,於是孕育出「無心插柳柳成蔭」這諺語,借用了柳樹的生命力預示了好事天成。

中國古人的生活和柳樹早有千絲萬縷、相依相繫的關係。古人愛植柳,因為柳樹好種植、用處多。柳蔭可以乘涼,柳根可以護堤,柳枝可以作圍籬,柳條可以編製筐簍。此外,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離別時常有折柳相贈表示長相思之意,以及再相聚之願。

詩經《采薇》以柳條代言了戍役者的戀家心情:「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仙李白的詩藉柳條兒表現春天回到人間:「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又說「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宮中行樂詞》)。在詩仙李白的世界裡,迎春的是柳,送別的也是柳。對另一位唐代詩人韓翃來說,在他人生中關鍵的一頁,也是得自「無心插柳柳成蔭」。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圖為金 王庭筠《柳蟬紅蓼》,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中唐詩人韓翃(字君平)是南陽人,天寶十三年進士,大曆十才子之一,他的詩作很多,詩風富麗,技巧圓熟洗煉,受當朝之士珍愛。他有一首《寒食》在唐詩中是響噹噹的名作: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蠋,輕煙散入五侯家。

此詩在詩史上留名,還有個很有趣的故事背景,韓翃因為這一詩歌「無心插柳柳成蔭」,翻轉了他悒悒不得志的晚時運,留下黃昏的燦爛麗景。

話說唐德宗建中初年(780年)的一天半夜,汴州城裡,韓翃家門外突然來了一個小官吏,急急叩門。韓翃應門而出,見到來人是他的辦公室──汴宋節度使幕府中相知的小吏韋巡官,正感到訝異,韋就滿口報喜,道賀他說:「員外除駕部郎中,知制誥。」

韓翃非常驚愕,他僅僅是節度使幕府中的一員,皇上對他來說遠在天邊,怎麼可能欽點他成為御駕身邊的親信呢?更何況自己已經是近遲暮之齡,早年曾經名滿京城的大曆十才子的詩名,也沉寂了良久,幕府中後進也不知情了。

他一面延請韋巡官入內,一面肯定地答說:「必無此事,一定是誤傳了。」

韋巡官就座後,詳細地說道:「制誥一職缺人,中書省兩次推薦人選上呈,可是御筆遲遲不欽點。中書省請皇上親自下旨選才,這次皇上批示了:『與韓翃』。」

看到韓員外眼中又驚喜又疑惑,韋巡官接著說:「同姓名的韓翃碰巧有兩人,除了員外您之外,另一位是江淮剌史。於是中書省又寫了二位韓翃的名單,上呈給皇上欽點。

這次御筆親書一首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並在詩後批示『與此韓翃』。」

韋巡官肯定地說道:「這不就是員外您的詩嗎!」

韓翃說:「是的。」

韋巡官又說:「因此知道員外被欽點知制誥,這事絕對沒錯呀!」

天才放亮,刺史大人和僚屬也都到韓翃宅來祝賀。

韓翃詩作的匠意近於史,一篇一詠,意象富麗意蘊雋永,如出水芙蓉,連當朝皇上唐德宗都留下深刻印象,被深深打動。《寒食》一詩藉著歷史含蓄表達了詩人對朝政深切的關心和憂患。「輕煙散入五侯家」一語借古喻今:輕煙隱喻權勢富貴,五侯是東漢桓帝時同日封侯的五個宦官,權傾一時,擅權腐敗,埋下皇朝覆滅的禍因,隱隱對映唐朝宦官的嬌縱。《寒食》春城、御柳、蠟燭的富麗映象中現出款款深情,不露指責,然而警惕的寓意、深切的家國情懷含藏詩中。

韓翃因為《寒食》一詩見賞於德宗,受提拔為駕部郎中、知制誥,後來升遷到中書舍人。

韓翃寫《寒食》時,並沒有藉此謀官的想法呀,這是心中無求,「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一個典型例子。努力在人,成事在天,秉持誠心善念,做對的事,心無所求,上天不會忘記給人最好的回報。

(故事據《本事詩》、《唐詩紀事》)@*#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