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復航 航運亂局持續 行業反思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4月01日訊】蘇伊士運河本週恢復通航,不過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的衝擊,還遠沒有結束。全球航運業也在反思,未來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擱淺的貨運巨輪「長賜號」本週一脫困,全球貿易動脈蘇伊士運河隨之恢復通航。不過,之前堵塞在運河裡的數百隻船隻要想全部疏散,還需要四到五天的時間,而大堵塞對全球貿易的後續影響,則恐怕會持續更久。

埃及總統 塞西:「這次事件再次表明了,已存在了160年的蘇伊士運河是多麼的重要。」

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承載全球12%的海上貿易和10%的海上石油運輸。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統計,因這次事故延誤的貨物價值高達620億美元, 滯留的原油大約1200萬桶。蘇伊士運河通航後,此前上漲的油價在30日開始下跌。不過,接下來全球各地的港口將面臨巨大壓力 。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專家 Jan Hoffmann:「之前沒有船能通過蘇伊士運河。而現在,鹿特丹、漢堡、安特衛普的港口都在等待。一下子,會有太多的船到來。這些可能四天是消化不完的。一些人說,可能需要幾個月。」

一些消費者和廠家無疑要做好延期收到商品或貨物的準備了。同時,堵船事件使幾百萬個集裝箱一度滯留海面,也使全球集裝箱短缺的問題更加嚴重。由於連鎖反應範圍甚廣,對於航運業來說,相關問題可能持續到夏季。

有分析認為,這次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是給過度全球化敲響的最新警鐘。

航運業也開始反思,或許未來需要給長賜號這樣的巨型貨輪,增加更多的航行保障。

海難救助聯盟副主席 Nicolas Sloane:「我認為將來當你穿越蘇伊士運河或其他咽喉要道的時候,這樣大體積的船隻需要有護航的拖船,或者我們需要更多的拖船在附近待命。」

記者:「據日本媒體報導,管理及擁有運河的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很可能向「長賜號」的東家台灣長榮集團提出訴訟,要求賠償擱淺造成的通行損失費和運河修繕費。而對於因為海運延誤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所有受困在場的船舶主人,似乎都可以通過保險公司獲得賠償。」

新唐人記者金石紐約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