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中共阿拉斯加伏擊的前因後果

大紀元專欄作家Austin Bay撰文/曲志卓編譯

Facebook

學者丹尼爾‧布盧門塔爾(Daniel Blumenthal)在他的新書《中國噩夢:一個衰敗國家的野心》(The China Nightmare: The Grand Ambitions of a Decaying State)中,對中共獨裁政權的運作和戰略決策提出了一個明確的觀點:「在採取行動之前,中國(中共)不僅對自身的強項和劣勢進行評估,它也精心算計華盛頓的力量和意志。」

布盧門塔爾專門討論了在前任主席胡錦濤的領導下的中共外交。但是他的觀點適用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所有的中共領導人,可以說是自1972年時任總統理查德‧尼克松會見毛澤東之後的領導人。

布盧門塔爾認為共產主義中國是一個非常脆弱的政體。我傾向於同意,只要一個自信和軍事強大的美國有意願反對中國的獨裁者,並提供傳統的、鼓舞人心的、保障個人自由的美國式領導,那麼共產中國就確實是一個脆弱的政體。(請允許我自我宣傳一下:參見拙作《來自地獄的雞尾酒》(Cocktails From Hell)的中國章節)。

一個莎士比亞式的提示:鼓舞人心的美國意志——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一個嚴重的摩擦在2021年3月暴露了出來:中共高級官員向拜登總統的政府展示了一次精心策劃的外交蔑視和個人蔑視。

這一幕發生在上週的美中高層會談中。會談(實際上是美國的「丟臉的慘敗」)發生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Anchorage, Alaska)的美國國土上。因此,我把它稱為阿拉斯加伏擊,一種中共外交和信息戰雞尾酒。

伏擊——這不是一種策略嗎?一位中共高級外交政策官員出人意料地向美國國務卿展示了,中共將從會談中尋求戰略優勢。

布盧門塔爾的洞察力有助於理解事件的前因後果。開場白應該限制在兩分鐘以內。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遵守了協議。但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楊潔篪發表了長達17分鐘的長篇大論。長篇大論包括下面這些例子。楊說「美國必須改變自己的形象,停止在世界其它地方推進自己的民主」。(嘿,難道自由是具有掠奪性的嗎?)他重複了冷戰時期共產主義的論調,聲稱中共反對使用武力「推翻其它政權」,並指責美國使用暴力「屠殺其它國家的人民」。請記住,中共目前被指控在西部屠殺維吾爾人(是的,種族滅絕)。楊還提到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M)運動,並聲稱「美國國內的許多人實際上對美國的民主缺乏信心」。

事實上,楊在美國本土胡言亂語,卻沒有美國官員打斷他,這可能加強了一些亞洲觀眾的「丟美國臉」的印象。

楊的言辭也嘲弄了拜登政府那愚蠢的口號「美國回來了」。

回到哪兒來了?這是一個好問題。「阿拉斯加伏擊」推翻了《華盛頓郵報》吹捧的道德高調,以及民主黨外交政策所推崇的(並且值得兩黨共同支持的)「軟實力」。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這一事件揭示了幼稚而又危險的華盛頓陳舊的外交政策又回來了。

唉,拜登新版的陳舊外交政策的執行人,正是那群有嫌疑在2020年向「黑人的命也是命」和「安提法」(Antifa)的街頭暴力磕頭,縱容叛亂,向身分政治和取消文化讓步的人。他們還利用了大媒體向公眾散布「大謊言」,比如《紐約時報》的「1619年項目」,該項目謊稱奴隸制是美國存在的基礎。

也許這種卑鄙的仇恨美國的論調和重彈共產黨在冷戰時期的謊言有助於擊敗前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

然而,拜登新版的拘泥習俗的政策執行人(是的,新版的)現在占據著權力的位置。所以按道理來說,他們有責任在人身安全上、經濟上和體制上保衛美國和美國人。

回想一下布盧門塔爾的觀點。中共的阿拉斯加伏擊展示了,新版拘泥習俗者在大選之年進行的反美宣傳是如何製造一個外交和潛在的經濟漏洞的,而中共已經決定利用這個漏洞。

涉及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高級官員以及前總統奧巴馬政府高級政治人物的俄羅斯共謀騙局,以及被媒體忽視了的(拜登總統兒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在烏克蘭和中國的商業活動,也令拜登政府的新版拘泥習俗者無法真正地團結美國人民。

我們不知道北京的手上是否有敲詐勒索亨特‧拜登的把柄。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中國投資醜聞困擾著美國外交。阿拉斯加伏擊精心策劃的誹謗和凶惡的表演表明,北京相信它擁有外交和信息主動權。它希望受驚嚇的亞洲和非洲國家會注意到美國無能的領導地位。

原文China’s Alaska Ambush of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in Context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奧斯汀‧貝(Austin Bay)是美國陸軍預備役上校、作家、聯合專欄作家,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戰略和戰略理論教師。他的最新著作是《地獄的雞尾酒:塑造21世紀的五場戰爭》(Cocktails from Hell: Five Wars Shaping the 21st Century)。

本文僅表達作者的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觀點。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