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3月21日訊】中美高層會談,原定「簡短開場白」,在媒體的攝像機前,楊潔篪卻出人意料地發飆,先戰狼式的一口氣講了16分14秒,翻譯之後,又講了3分26秒。相比而言,在楊之前發言的布林肯和沙利文,分別只講了2分27秒和2分17秒。在楊之後,中共外長王毅發言,講了4分09秒。
鑒於楊潔篪的冗長評論嚴重超時,布林肯建議在場的十幾名記者留下,以聽取美方回應。美方回應之後,媒體該撤離了,但是這時楊潔篪直接轉向電視攝像機,並用英語說「等等」。然後,他再次開始了對美國政策的冗長批評。此外,荒唐的是,中共央視宣稱,美方發言嚴重超時。
有評論指,中方代表似乎已經把重點放在「公開演戲,而不是實質性(內容)上」,「專注於公共戲劇(表演)和誇大性的表演」,因為「誇大的外交演講通常是針對國內聽眾的」。
楊潔篪年逾70,有人給以「溫文爾雅」的性格評價,曾先後在駐美大使館工作過12年,對美極為了解。其上述表演,固然有演戲,但演戲目的,是借題發揮,聲色俱厲地想給美方劃出「紅線」。這種看似拙劣、莽撞、赤裸的宣示,其實是中共慣常的拿手好戲,欲藉此給美方一個「下馬威」。
就演戲而言,與楊潔篪相配合,19日中午12點左右、下午約1點和下午4點,中共中央的機關報《人民日報》在微博等網站發布3張「文宣」,第一張寫楊潔篪在會上的發言,「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以及英文「STOP INTERFERING IN CHINA』 S INTERNAL AFFAIRS(停止干預中國內政)」;第二張是王毅的照片,配上文字「中國過去、現在、將來都絕不會接受美國的無端指責,同時我們要求美方徹底放棄干涉中國內政的霸道行徑,美國的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最後一張則是將1901年清帝國與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的照片,與2021年「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的照片作「兩個辛丑年的對比」,並在帖文內寫下,「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
楊潔篪如此演戲,在外交上是極不尋常的,已不是「外交」而是「戰交」了;他為美國劃「紅線」,遠遠超出了他的個人權限,他這是奉中共當局之命而行。
中共當局當今對美的戰略判斷,概括而言,有三:第一,美國正在衰落中,大瘟疫和2020年大選爭議大大加速了這一進程;第二,中美實力對比正在發生質的變化(中國經濟規模可能提前到2028年超過美國);第三,中共高層定調美國是中共的最大威脅,必要時對美「亮劍」。
中共對美戰略態勢,正從川普政府時期的被動、防守、收縮,轉向主動、進攻、擴張。這個轉變,表現在習近平的如下兩段話中——「時勢論」和「平視論」。
第一段話,今年1月1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習稱: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
第二段話,今年3月6日下午,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習講:「70後、80後、90後、00後,他們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也不像我們當年那麼『土』了……」習講的「平視這個世界」,實質就是「平視美國」。
習的「時勢論」和「平視論」,直接驅動著中共的「戰狼外交」。正是中共最高層的耳提面命,楊潔篪才敢拋開外交慣例,在拜登上台後的首次中美高層會談中發飆。
楊潔篪的發飆,意味著中共對美國的現實威脅,已經相當嚴重了,而且中共本身也不屑隱瞞了。
這裡舉中共兩個智囊的講話作為佐證。第一個,金燦榮,中國人民大學對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被網民戲稱為「國師」和「政委」。2016年7月23日,金燦榮在廣州舉辦講座,主題為「中美戰略哲學」,洋洋灑灑地講了整整兩天。其中說到:「以後老外問你什麼是民族復興,你就用雙百年來回答。但是我相信對習總來說民族復興就是超英趕美,就是做一把手」;「目前有全球戰略的就是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一個是美國……習主席上來以後提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戰略」;「原來我們攢力量不敢用,習主席是一個新的領導,他敢用,這一點不一樣,再大的力量不敢用也沒用,習主席就是敢用……」
第二個,時殷弘,國務院參事,研究中美關係最受學術界看重的教授。2020年12月23日,由笹川和平財團、美中新視角基金會聯合舉辦的主題為「中美關係下一站」的中日連線演講中,時殷弘說:「假如中國能在已有的戰略軍力所謂『井噴式騰升』之後,適當但顯著地放慢戰略軍力建設的高速度,那麼美國對華軍備競爭很可能得到緩解」;「就中國而言,第一,必須堅決足夠和較持久實施戰略軍事收縮——在南海、台灣和軍備競爭方面,以此作為基本的談判條件,謀求拜登政府遲早相應地收縮,以便促成中美之間新的戰略穩定,爭取分化美國政界的對華態度,爭取國際社會其他儘可能多的國家對中國有較多同情和理解。」
從金燦榮和時殷弘兩人對比鮮明的觀點論述中,中共的威脅和野心是不是看得更清楚了些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